康拉德

- 姓名:康拉德
- 全名:约瑟夫·康拉德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57年12月3日
- 逝世日期:1924年8月3日
- 民族族群:
约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1857年12月3日一1924年8月3日),英国小说家。真名特奥多·约瑟夫·康拉德·科尔泽尼奥夫斯基。原籍波兰。1857年12月3日生于一个乡绅家庭。父亲是贵族,具有爱国主义思想,1862年参加波兰民族独立运动曾被沙俄政府流放。他在父母死后由母舅抚养,自幼喜读法国文学作品,幻想摆脱社会的束缚,追求自由的冒险生活。1874年前往马赛学习航海,后在英国商船队担任水手、船长,在海上生活达20年,曾到过南美、非洲、东南亚等地。20岁时开始学习英语,以后又用英语进行创作。1884年加入英国籍。1894年之后,因为健康等原因脱离海上生活,定居伦敦,成为专业作家。康拉德共发表了13部长篇小说,28篇短篇小说,2卷回忆录以及政论、书信等。他的创作道路分为三个阶段:从《阿尔迈耶的愚蠢》到《台风》是他的思想和艺术深入发展的时期,称为“深渊中的漫步”阶段;从《诺斯特罗莫》到《胜利》,他的思想和艺术已臻成熟,特别强调人的孤独和忧郁,称为“空虚的人”阶段;从《阴影线》到《流浪者》是“回忆与总结”时期。康拉德的代表作品有《水仙号上的黑家伙》、《黑暗的中心》、《吉姆老爷》、《诺斯特罗莫》、《特务》、《在西方的眼睛下》等。康拉德擅长描写海洋生活,全他与许多海洋小说家不同,他注意的不是惊险的事件,而是惊险的事件在人们意识中的反映。他认为如果忽略人们的思想感情,艺术就失去了意义。康拉德同情劳动人民,关心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理,憎恶沙俄专制制度和西方强国的海外掠夺政策,向往大自然和东方各国人民质朴的生活。同时他又反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强调秩序和克制。他的作品往往染有神秘悲观的色彩,主人公多为特殊环境中的异常人物,有沉重的心理负担,最后不得不远走他乡,处于孤独之中。康拉德把福楼拜和莫泊桑的现实主义手法引入英国小说,又从英国小说那里继承了探索道德问题的传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猜你喜欢的书
伦理学
《伦理学》(Ethica in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是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创作的哲学著作,首次出版于1677年。 《伦理学》全名为《用几何学方法作论证的伦理学》,该书用几何学的方法写成,认为只有凭理性的能力获得的知识才是最可靠的知识,人有天赋的知识能力,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伦理学》从本体论、认识论开始,最后得出《伦理学》的最高概念自由,为人的幸福指明了道路。可以说,自由是斯宾诺莎哲学的核心和最终归宿。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
《金疮跌打接骨药性秘书》是一部在中医骨伤科领域具有重要价值的古籍医书,它详细记载了针对金疮(即刀斧等利器所致创伤)、跌打损伤以及接骨等方面的相关知识,着重介绍了多种具有治疗功效的药物特性、用法及配方等内容,是古人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宝贵总结,对后世研究古代骨伤科用药、治疗方法以及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摄生纂录
唐代王仲丘撰,1卷。《新唐书·经籍志》、《通志·艺文略》均著录。书书4篇;《导引篇》有赤松子坐引法、婆罗门导引法;《调气篇》载吐纳炼气法、胎食胎息法、食日月精法; 《居处篇》有摄理法、推岁德法、推月德法、埋沙法、老君说河曲父谢天地法、辟盗贼法、居家辟邪杂用方法;《行旅篇》则列举时日方向及吉日选择,列举六十甲子及五兵姓名,使人呼名自卫,以及念咒、佩符诸法。载《道藏》第321册。王仲丘,据民国五年(1916年)《临沂县志》载,为沂州琅玡人。
银元时代生活史
作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名医,陈存仁以个人亲身经历为线索,从细微处着笔,生动记述了上海由清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半个世纪的经济、金融、贸易、医药、民情、风俗,描摹了他所接触的三教九流的遗闻轶事,上至文化界、商界、政界风云人物——章太炎、于右任、吴稚晖、黄金荣、张啸林等,揭开这些名流普通生活的一面;下至底层小民——小伙计、妓女、里弄瘪三、贩夫走卒,娓娓道来的笔下是大时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浮沉。 陈存仁从一个市民的生活视角出发,以银元流通为线索,串起老上海的经济变迁;通过有趣的掌故,细致刻画了民国的人事风物,呈现一个时代的悲欢离合;此外,作为一位儒医,作者更在书中记叙了传统教育浸润下的处世哲学、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理财方法,对今日年轻的读者不失为一种亲切的启发与鼓励。
清夜录
一卷。宋俞文豹撰。此书其它书目均不载,惟《四库全书总目》入子部小说家类存目。所记皆宋时杂事,叙事次序较为杂乱。而且所叙之事,在其它书籍中多已见到。明陶宗仪《说郛》第三十八卷载有此书,与《四库全书》采进本相比较,仅多出二、三事,所以此本大约是后人从《说郛》中抄出来的,未必是原书。所记以两宋朝廷政事及文人轶事为多。涉及范仲淹、司马光、苏轼等文人。又多涉及时人诗文创作,如宣和间讽世之谑词、张元昊之名句、范仲淹幕僚求荐之诗等。此外亦评论文学,如赞苏轼之《后赤壁赋》而不同意吕祖谦之评、论制诰之文体而批评“务腴悦而极工巧”之骈文等等,可资参考。其书最早版本是顾氏明朝四十家小说本,后又有《历代小史》本、《说郛》本、《五朝小说》本、广四十家小说本。
略论安乐净土义
全一卷。北魏昙鸾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七册。略称安乐净土义、安乐土义、略论。相对于‘广论’。本书略说三经一论之广义,论安乐净土之相及其生因。由六个问答构成:(一)安乐净土之形成,并确立不摄属欲、色、无色之三界。(二)说果上之别相,举诸种庄严功德。(三)三辈九品之分别。(四)胎生者之相。(五)胎生者不了佛智,起疑惑。(六)明示十念相续法。亦即第一、第二问释能化之因果,第三问答以下,辨众生之果相。注疏有里书一卷(妙观)、同见闻一卷(圣观)、句解二卷(智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