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侃

皇侃
  • 姓名:皇侃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
  • 出生日期:488
  • 逝世日期:545
  • 民族族群:

皇侃(488~545),一作皇偘。亦作皇儡。南朝经学家。吴郡 (今江苏苏州) 人。自幼好学,受教于名儒贺瑒。瑒擅长《礼》、《易》、《老》 、《庄》诸学。侃 “精力专门,尽通其业,尤明《三礼》、《孝经》、《论语》。” ( 《梁书·皇侃传)》梁初任国子助教,以经学授弟子,从学数百人。后奉召入寿光殿讲解《礼记》,受到梁武帝赞赏,拜员外散骑侍郎,旋以母丧还乡。所著《礼记义疏》、《论语义疏》为时所重。清皮锡瑞称: “如皇侃之《论语义疏》,名物制度,略而弗讲,多以老、庄之旨,发为骈俪之文,与汉人说经相去悬绝。此南朝经疏之仅存于今者,即此可见一时风尚。” 又称: “《礼记疏》本皇、熊二家。熊安生北学,皇侃南学。孔颖达以为熊违经多引外义,释经唯聚难义,此正所谓北学深芜者。又以皇虽章句详正,微稍繁广, 以熊比皇,皇氏胜矣。此则皇氏比熊为胜,正所谓南人约简者。而《郊特性》疏云:‘皇氏于此经之首,广解天地百神用乐委曲,及诸杂礼制,繁而不要,非此经所须,又随事曲解,无所凭据。” (《经学历史·经学分立时代》) 这些,是对皇氏之学的中的之论。《论语义疏》在南宋时散佚。清康熙九年(1670年) ,日本山井鼎称其国见该书, 乾隆间传入中国。今《古经解汇函》 中有刻本。《礼记义疏》略见于孔颖达《礼记正义》。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 中,辑有《礼记皇氏义疏》 4卷。

皇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认识与谬误

认识与谬误

奥地利物理学家、科学哲学家马赫的主要著作之一,1905年在莱比锡出版。作者在书中立足于从他提出的要素论来讨论经验主义认识论问题。马赫认为,知识中不含有多余的、经验之外的存在,知识开始于感觉要素。马赫说,比如我会在其它物体所占有的空间中,通过物体作用而发现自己产生一种特殊的感觉,进而发展自己的记忆、希望、忧虑、愿望、意志等,它们都是感觉的组合。通过类推,可知其他人也是如此。空间中存在的东西在它们自身之间以及在它们同我的身体之间存在着依存关系。空间中的物体与我们的感觉,其基本成分相同,即都是由感觉要素构成的,只是组合方式不同而已。作者指出,物理要素与心理要素是同一的,自我包含着世界,世界就是自我,二者都是要素的总汇。人的认识对象是感觉,认识是对感觉及感觉符号的纯粹描写,而不是感觉之外的东西。把认识限制在感觉经验之内,这是思维的“经济原则”。他还认为,认识是相对于经验符号而言的,它的真理性在于对代表真实事物的经验符号的“经济”描写,是思维与存在的符号以及各种思想过程的符合。该书提出的认识论思想对科学界曾产生过较大影响。

三鱼堂文集

三鱼堂文集

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清陆陇其撰。陆陇其,字稼书,浙江平湖人。康熙进士,历任知县和行取御史。与陆世仪并称“二陆”,学宗程朱,以“居敬穷理”为主,力辟王阳明“致良知”说。认为王学之弊,“至于荡轶礼法,蔑视伦常”,“以禅之实而托于儒,其流粤固不可胜言”。强调“论太极” 目的,“不在乎明天地之太极,而在乎明人身之太极”。著有《困勉录》、《古文尚书考》等。是集为其门人侯铨所编。凡杂著四卷,书一卷,尺牍一卷,序二卷,记一卷,墓表、志铭、圹记、传共一卷。外集六卷,则汇编其奏议、条陈、表策、申请、公移而终之以诗,陆陇其行状之类亦并附。目录之末,有其侄陆礼征跋,言陆陇其平生不屑为诗、古文、词,尤以滥刻文集为戒,故死时手边没有留下传世的文稿。至康熙四十年(1701),礼征乃旁搜广辑,汇成是集,而指示侯铨分类编次。陆陇其没后九年,此集乃出。其文既非陆陇其所手定,则其中或有未定之稿,或属偶然涉笔,不欲自存,均未可知。然陆陇其学问深醇,即使信手之作,也大抵合于文法。综观陆陇其一生,并非只以讲明心性为一室之坐谈。其两为县尹,一为谏官,政绩亦卓卓可纪。而侯铨等编定文集时乃以奏议、公牍确然见诸行事都别为外集。徒知以太极论冠篇,欲使陆陇其接迹周子,而以其循绩别为外集。尊空言而薄实政,这恐怕不能合于作者的心愿。该书有《四库全书》本。

昭德新编

昭德新编

杂著。北宋晁迥撰。3卷。此书为作者晚年居住昭德坊时所作,故以名书。大旨劝人为善,掺入了一些佛教思想,可借以了解宋代的政治、伦理思想与佛教的影响。宋初承唐遗俗,士大夫多究心于佛典。晁迥晚年也受其影响,遍读经史百家及释老典籍,掇拾有关治道、劝善及风俗习惯等论述及遗文轶事,积累成编。因其居于昭德坊,故称《昭德新编》。晁迥生前此书未传,其五世孙晁溯搜集家集,从著名史学家李焘处得到此书。南宋庆元中曾有刊本,明嘉靖时又有重刊本.

证治摘要

证治摘要

临证综合类。二卷。日本中川成章编。成书于日本文久二年(1862)。系《皇汉医学丛书》之一。卷上为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诸病证治等内容,卷下为妇人、小儿、诸伤、麻疹、疮疡等。书末另附录家方、制铁粉法、《方舆》所载后世方及辨附子瞑眩与中毒等医方杂论四篇。本书是日本《皇汉医学丛书》所辑中川成章先生的名著,内容丰富,切合临床,从本书之内容可以了解到历史上我国医学对日本医学发展的影响。现存《皇汉医学丛书》1936年世界书局铅印书。

醴泉笔录

醴泉笔录

两卷,北宋江休复(一○○五~一○六○)撰。该书皆记北宋之杂说杂事,是一部史料价值较高的野史笔记。据清刻本首次整理。

魔逆经

魔逆经

梵名Man~jus/ri^ -vikurva^n!a-parivarta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本经内容为大光天子与文殊师利问答魔事,魔来扰乱,文殊以三昧力缚魔,复变魔为佛身,与诸比丘论法,终使魔波旬心怀忧戚,泣泪而去。本经之梵本不存,汉译无异本,惟藏本之题意为‘圣文殊师利神变品之大乘经’,与汉译本之经题全然相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