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希言

钱希言
  • 姓名:钱希言
  • 别名:字象先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常熟人
  • 出生日期:1562
  • 逝世日期:1638
  • 民族族群:

钱希言(1562-1638),字象先,后避祖诲改为简栖,江苏常熟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十一年(1638年),是明代后期吴中地区著名的山人。少遇家难,迁居吴门。性孤高耿介,好诋呵人事而不屑屑干谒贵人之门。游浙东、荆南、江西,与王百穀、屠隆、汤显祖交。钱希言一生笔耕不辍,著有《狯园》、《桐薪》、《戏瑕》、《听滥志》、《桃叶编》、《二萧篇》、《讨桂编》、《织里草》、《辽邸记闻》等,晚年将之编为《松枢十九山》。在诸多作品中,又以小说成就引人注目,其种类多样,风格各异,在明代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志怪小说《狯园》,篇幅较长,文采斐然,内容取材广泛,分为神仙道化、释异报应、氵㸒祀妖怪、奇闻异物四大类;艺术特色上体现为较强的游戏色彩、教化特色,以及师法传奇的创作追求,这是整部小说的亮点。笔记小说《桐薪》,内容包罗万象,艺术特色上具有较强的“格物”性质,兼备浓郁的感伤色彩。志怪小说《听滥志》,其风格最为独特,体现了作者从“鼠思泣血”到“抒其愤懑”的心灵历程,同时小说着力刻画出一个跟现实生活相交织的神灵世界。


钱希言在明代万历文坛声名远播,以创作之丰富与交游之广泛获得了同时代人的认同,又因其特殊的生存状态所体现的晚明士人群体分化的新动向以及在此基础上展现的山人心史而具有一定的文学、文化学意义。在行迹上,“游”是钱希言生活的常态,从幼年逃避家难到成年后谋食于公卿间而成为山人,他的一生以“游”而终;在心态上,他刚作山人时自称“秦川贵公子”,壮年后却将“天地间一废人”重新定位自己的现实角色,“废人”既是发愤之语,也是冷眼自观。钱希言的山人行径与山人心态给他的文学创作以深刻影响,他游走于权贵之门的谋生方式决定了诗歌内容以投赠与唱和酬酢为主,而奔走四方、交游甚夥又使他掌握了大量故事素材和小说史料,奠定了他在晚明文言小说史中的位置。基于以上各层面的深入考察,钱希言在晚明文坛的特殊意义也得以形成清晰的指向,他既是我们把握明代山人行迹及其心态的重要个案,又是我们了解晚明文言小说发展史真相的关键环节。

钱希言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苕溪集

苕溪集

宋代诗文别集。55卷。刘一止撰。《直斋书录解题》卷18著录其《非有斋类稿》50卷,《宋史》本传也说他“有《类稿》五十卷”,直至明代焦竑《国史经籍志》卷5犹载其《类稿》50卷。但传世的刘氏别集仅见《苕溪集》55卷本。《四库全书》据朱彝尊曝书亭抄本著录,其中诗文53卷,末附行状1卷、诰词1卷,共55卷。《四库全书》的《苕溪集》提要以为“或后人掇拾遗篇增附其后,因而更名欤?”其卷1为赋,卷2至卷8为诗,卷9至卷52为文,卷53为词。文中外制占17卷、碑铭占5卷。韩元吉撰其行状说他“为文章推本经术,出入韩、柳,不效世俗纤巧刻琢,虽演迤宏博而关键严备”。“其为制诰,明白有体,丽而不俳”。“其为诗,高处陵轹鲍、谢,下者犹足眇视温、李,寄意深远,自成一家。吕舍人本中。陈参政与义皆号能诗,得公诗惊曰:‘此诗不是人间来也!’石林叶公梦得与公平生交,其论当世人物,以公为第一流;至公诗,亦日:‘世间久无此作矣!’”本集传世版本,除有数种清抄本,尚有清宣统三年(1911)沈耀勋刻本。

茶疏译注

茶疏译注

明代许次纾撰。次纾,钱塘(今杭州)人。全书约4700字。共分36则,即产茶、今古制法、采摘、炒茶、岕中制法、收藏、置顿、取用、包裹、日用置顿、择水、贮水、舀水、煮水器、火候、烹点、秤量、汤候、瓯注、荡涤、饮啜、论客、茶所、洗茶、童子、饮时、宜辍、不宜用、不宜近、良友、出游、权宜、虎林水、宜节、辨讹、考本。内容主要为评论江南各种名茶,茶叶采制及品饮的历史演变,藏茶、品茶的宜忌及上述具体方法等。其中以介绍炒茶较为详细。姚绍宪为之作序。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

《节韵幼仪》,汪志伊撰。汪志伊,安徽桐城双港人。乾隆中期举人,充四库馆校对。历官至副都御史、刑部侍郎、工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出任福建、江苏巡抚,湖广、闽浙总督。清除江浙漕粮积弊,整顿福建地方秩序,在湖北疏河建闸,编辑《荒政辑要》,增设苏州正谊书院,颇多政绩。嘉庆二十二年(1817)被革职永不叙用。次年卒。其采择《礼经》中曲礼、幼仪,参以近礼,斟酌古今,择其可通行者编成一书。或三字、或五字,节为韵语,务令易晓。名曰《节韵幼仪》。今据通行本整理。

学治臆说

学治臆说

二卷。续说、附说赘一卷。清汪辉祖撰。《学治臆说》二卷,是汪辉祖应其二子继坊、继培之请,将自己平日从政佐治的经验,整理出一百二十则。上卷主要谈及选幕僚、处理政务,而以审案为重点;下卷主要谈及治理恶棍、除盗、理财,而以勤职为重点。《学治续说附说赘》一卷,是应其弟子、河南夏邑知县慎习岩之请,整理出五十则理政佐治经验。通过汪辉祖《佐治药言》和《学治臆说》二书的记述,清代中叶政治腐朽、吏治衰败的状况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并成为国内各民族、各地区人民反清起义的主要原因。种种迹象表明,清廷大厦之将倾,已是无可挽回的了。本书有《读画斋丛书》 本。

三姊妹

三姊妹

柔石著 1929年出版。小说以委婉的笔调,叙述章先生与姊妹三人的曲折恋爱的故事。章先生在杭州德行中学读书时,认识了像“三位天使”的三姊妹。他热烈地爱上了大姐莲姑,后到北京大学读书,四年后学成回校,但此时莲姑已下嫁给一个胖商人,章先生内心十分痛苦。这时章见莲姑的妹妹蕙姑已长得与姐姐一样美丽,遂开始与她热恋。正当两人准备结婚时,因军阀战争爆发,章先生转入军界,对蕙姑的爱又逐渐淡忘。过了四年,章先生随军回到杭州时,惠姑已被迫出嫁。他见到小妹藐姑,深受良心谴责,想以娶藐姑为妻以赎前愆,却遭到藐姑痛责,并将他赶出门外。小说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造成章先生的爱情悲剧在于社会的黑暗和混乱;而作品着意于对爱情与道德问题的思考。它深刻地批判章先生在爱情上的不能专一,以追求“美人”和“名誉”作为人生理想的个人主义思想;并对平民女子三姊妹寄予深切的同情。情节波澜起伏,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心理刻画真切细腻,在委婉的叙述中带有抒情气氛。

漩澓偈

漩澓偈

《漩澓偈》又名《漩洑頌》或《法界颂》,杜顺作。十四句,目的在于阐明法界观的精髓。惟劲分十一段予以逐句阐释,每段分颂,最后有结颂。 惟劲 , 五代禅僧。长溪(治今福建霞浦)人。节操精苦,破衲拥身,号头陀,师事雪峰义存,依住执侍、深入玄奥,博学能文,出居南岳衡山般舟道场,楚王奏赐紫衣,署号“宝闻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