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丁

- 姓名:菲尔丁
- 全名:亨利·菲尔丁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萨默塞特郡
- 出生日期:1707年5月3日
- 逝世日期:1754年10月8日
- 民族族群:
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1707年5月3日—1754年10月8日),英国戏剧家、小说家。生于萨默塞特郡格拉斯顿伯里附近一个没落贵族的家庭。父亲是一位军官。幼年时,曾跟一位牧师学习。13岁进入伊顿公学学习,受到良好的经典文学的教育。1728年去荷兰莱顿大学语言学系学习,并兼攻法律。两年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而中途辍学。1730年他来到伦敦,开始为剧院编写剧本。在回到英国以后的7年之中,他一共创作和上演了25部戏剧,其中有喜剧、笑剧和小歌剧等。他的主要剧本有《作家的滑稽》(1730)、《大姆指汤姆》(1730)、《悲剧中的悲剧》(1731)、《现代丈夫》(1734)等。他的所有的剧本都是讽刺统治阶级的荒唐生活和攻击社会政治的黑暗。1734年11月28日,他和夏洛蒂·克雷道克女士结婚,随后迁往东斯图尔特居住。1736年他重返伦敦,和《大蒙兀儿英国喜剧团》经管干草市小舞台。他把这个小舞台作为评击社会罪恶的讲坛。1737年5月,政府就警告他,不许在舞台上议论政治。6月,国会通过《戏剧检查法》,禁止讽刺时事喜剧上演,并封闭了大批戏院,实际上剥夺了他的剧本上演权利,扼杀了他的戏剧创作。这样,他就被迫结束了自己的戏剧创作生涯。
菲尔丁被迫放弃戏剧创作以后,为了寻找糊口之计,便于1737年进入伦敦法学院,攻读法律,1740年毕业,取得律师资格并参与法庭审讯工作,但他从事文学的热忱并未稍有减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他撰写了各种文章,包括政治性小册子和一些杂文,创办过《战士》杂志。他在杂志上发表的那些乡绅、牧师、时髦仕女、律师、流氓等人物的速写,为他以后的小说创作作了准备和提供了素材。
菲尔丁由戏剧而改写杂文又由杂文而改写小说。从1742年2月他的第一部小说《约瑟·安德鲁传》发表,以迄1754年逝世为止的12年中,他一共写了4部长篇小说。除《约瑟·安德鲁传》外,其他的三部是《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1739—1740)、《汤姆·琼斯》(《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阿米丽亚》(1751)。由于他生活经验丰富,观察力深刻而敏锐,语言生动多采,他的小说不但充满了生活气息,而且富于战斗性。1744年他的妻子夏洛蒂逝世。1747年11月,他和前妻的侍女玛丽·丹妮尔结婚。1748年,他任西敏寺治安法官,1752年又被任命为西敏寺代理司法官。他在任职期间的同时,还编辑《修道院花园杂志》。
由于紧张的工作和经常的贫困,以及不规则的生活,他的健康日见损坏。在医生和朋友们的劝告下,他于1754年8月携家去葡萄牙里斯本休养·病中他还写了一本最后的遗作《里斯本航海日记》(在他死后于1755年出版)。他在里斯本住了两个月,终于在1754年10月8日逝世,并被安葬在那里。 菲尔丁是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者,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继承了阿里斯多芬、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和斯威夫特等人的优良讽刺传统,加以发扬光大,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讽刺文学,给19世纪英国小说家狄更斯、萨克雷等以深刻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200多年来一直为全世界广大读者所欢迎。
菲尔丁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国人的特性
爱默生著,《英国人的特性》初版于1856年8月,此时作者53岁,正在进行从新英格兰到中西部的大范围演讲。书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同年稍晚即开机再印。次年稍事修订后,第三次印刷。1870年并入《散文集》再版,1876年编入“小经典”再版。至1883年,其重印次数之多,已无法统计。全书只涉及一个具体的题材,不像爱默生的散文那样暧昧、松懈、思想肤浅,是一本生动的作品。 全书讲到了英国的国土、种族,英国人的才能、习俗,他们的真诚、性格,说到了英国的贵族,他们的大学、宗教、泰晤士报,历史遗迹巨石阵,还有英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等等,精彩纷呈。
轮盘
短篇小说集。徐志摩著。列入“新文艺丛书”。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除沈从文《〈轮盘〉的序》和作者《自序》外,收短篇小说11篇。其中《春痕》描写主人公逸原喜爱美丽动人的日本姑娘春痕,10年后见她肥胖丑陋,顿生嫌恶之心;《两姊妹》描写残疾妹妹陪伴神经病的姐姐20余年,对青春已逝深感悲哀;《老李》描写老李中学毕业当了校长,不学无术的前任校长竟唆使别人将他杀害;《轮盘》描写三小姐倪秋雁赌博输钱后痛悔前非的心理活动。另外7篇是《一个清清的早晨》、《船上》、《肉艳的巴黎》、《“浓得化不开”(星家坡)》、《“浓得化不开之二”(香港)》、《死城》和《家德》。
古史辨自序
《古史辨自序》是史学家顾颉刚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书主要是提示出战国、秦、汉以来的古书,特别是经书上所载的古史,大多出于神话传说的演变,是由不同时代的神话传说一层一层积累起来造成的,从而把古书中的一些虚妄的伪史料清除出去,为进一步科学地研究中国的古代史开辟了道路。但由于该书篇幅有限,只能选入有关他创立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和提示三皇五帝古史系统的几篇论文。这是他主要的学术贡献,由此可以推定他在20世纪史学史上的地位。
壬午功臣爵赏录
壬午功臣爵赏录,一卷,后附壬午功赏别录。明都穆撰。穆字元敬,吴县人。弘治十二年进士,官至礼部主客司郎中,加太仆寺少卿。壬午即建文四年,革除后称洪武三十五年。是年燕王登极,封赏靖难功臣,藏其籍于有司。正德七年,穆官礼部,简视故牍,因编此二录。事载二录后都穆之书。
法华经玄义节要
法华经玄义节要,二卷,明智旭节并跋。
人天宝鉴
全一卷。南宋昙秀撰。乃依内典及儒、老之外籍等,编集学道之须知、修行之龟鉴等佳言秀句数百条,于理宗绍定年间(1228~1233)上梓刻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