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邦彦

陈邦彦
  • 姓名:陈邦彦
  • 别名:字世南,号春晖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海宁(今浙江海宁)人
  • 出生日期:1678
  • 逝世日期:1752
  • 民族族群:

陈邦彦(1678~1752),清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字世南,号春晖,又号匏庐。康熙癸未(1703年)进士,由翰林历官至礼部侍郎。书法酷似董文敏。性耽群籍,收藏颇富,康熙四十六年(1707)尝奉敕编《历朝题画诗类》一百二十卷。著有《宋史补遗》、《谥法考》、《春晖堂书目》、《读书志》、《乌衣香牒》四卷、《春驹小谱》二卷、《墨庐小稿》一卷、《春晖堂集》、《海神庙上梁词》等、室名“春晖堂”。藏印有“世南”“朝朝染翰”、“诹随近鈢”等。

陈邦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清河书画表

清河书画表

一卷。明张丑撰。此表是记张丑家累世所藏书画。前有自序,称其始祖号真关处士。那时便开始收藏书画,时有黄庭坚、刘松年等人真迹,后散佚无存。其高祖出于明代书家沈度、沈粲兄弟之门,其曾祖也曾与沈周游,其祖与父都与文征明父子为姻娅之好。可见张丑之家的确渊源有自,所以他特以鉴赏而闻名于世。张丑又说他作此表时,家事已中落,书画已都卖尽,故此书是追其名以记之。表中所列,以时代为经,以世系为纬。第一格为其高祖张元素所藏,第二格是其曾伯祖张维庆、曾祖张子和所藏,第三格为其祖张约之、叔祖张诚之所藏,第四格为其父张茂实所藏,第五格为其兄张以绳所藏,第六格是张丑自藏,第七格是其侄张诞嘉所藏。时代是上至晋,下至明,作者共八十一人,书画帖四十九件、图一百一十五件。其中多有名迹。此书主要版本有:知不足斋别刊本、《翠琅玕馆丛书》本、《述古丛抄》本、《藏修堂丛书》本。

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四卷。书论。明代杨慎撰。慎(1488—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文学家。11岁能诗,受业于李东阳门下,以博学名于世。正德年间进士,授翰林修撰。世宗时,曾充经筵讲官,召为翰林学士,后被谪戍云南,颇多感愤,卒谥文宪。一生好学穷理,老而弥笃。著作丰富,有杂著百余种行世。究心书学,醉墨淋漓。是书颇抑颜真卿、米芾,推崇赵孟頫,谓赵得晋人法而为右军后一人而已。全书皆论书之语,或采前人之说,或抒己见。如:“书法惟风韵难及。唐人书多粗糙,晋人书虽非名法之家,亦自奕奕有一种风流蕴藉之气。”“行行要有活法,字字要生动。”、“‘篆尚婉而通,隶欲精而密,草贵流而畅,真务简而便。’此四诀者,可谓鲸吞海水,尽露出珊瑚枝矣。” “古文如春,籀如夏,篆如秋,隶如冬,八分、行、草,岁之余闰也”等等。

上清七圣玄纪经

上清七圣玄纪经

《上清七圣玄纪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成书于南北朝。《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八真七传七卷」,即此书。今《正统道藏》正一部仅残存原书目录一篇,误题「上清七圣玄纪经」。篇内列举《七圣传》、《八真传》、《二贤传》等篇目。谓世人能得此诸真传纪,可飞升成仙。七圣、八真、二贤,皆为上清派所尊奉之神仙真人。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

纯阳吕真人药石制,撰人不详。从内容文字看,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众术类。此书为草木药典。书中收录六十余种龙芽草药,列举其名称,并附诗歌。咏述草药之形状、产地、药性及用草药伏制金石丹药之功能。例如第一条。「天宝龙芽」(赤芹),其诗云:「草中第一最为先,点假成真遇有缘,伏制五金并八石,会点顽铜软似绵。」又如「天焰龙芽」(莲花),其诗云:「长生根叶在水中,花如火焰叶背红,六月采时堪供养,更能伏汞变成银。」其余各条与此相似。全书末有诗云:「七十二般龙芽草」,「解将假物变成真」。可知原书应有七十二条,今《正统道藏》本有缺佚。

如此京华

如此京华

近代白话章回小说。2卷32回。叶小凤(叶楚伧)著。初载1915年12月1日至1916年12月《小说大观》(上海)第3集至8集。文明书局(上海)1921年6月铅印单行本,1册。叙袁世凯窃得辛亥革命成果后,网罗前清遗老遗少组成所谓民国政府。为图谋称帝,又唆使爪牙上表劝进。终于悍然废除民国,恢复帝制。如前清帝师李纯伯,旗人贵公子长鹤山,清末秀才郑甘棠之流俱得袁信任,扶摇直上。小说成书于袁氏筹备帝制之时。

文昌旅语

文昌旅语

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 一卷。明王文禄撰。卷首撰者题记称,古者于旅,语夫旅众相聚不容无语,嘉靖戊申(一五四八年)冬,撰者与友人共十一人,约会于文昌祠, “聚而语,语而纪,纪而成帙,题曰‘文昌旅语’。”而所秉笔者,乃王文禄。观书中所记,为众人杂议当时所见所闻,以及研讨一些学术问题。他们谈到当时海寇掠扰之患,谈到游览张公洞的奇景,谈到诗学为何常盛不绝,以及交友之义等等,其中有些传闻带有神异故事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