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君房

张君房
  • 姓名:张君房
  • 别名:字允方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若州安陆(今属湖北安陆)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君房,北宋藏书家、道藏目录学家。字允方,若州安陆(今属湖北安陆)人。北宋真宗景德间(1004—1007),进士,官至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等职,大中祥符中(1008—1016)从御史台谪官至浙江宁海、钱塘县令。大中祥符五年(1012),奉命戚纶等校正秘阁道书,戚纶推荐君房主持其事。于是取朝廷所降道书到苏州(今属四川冕宁)、越州(今属云南曲靖)、台州(今属浙江临海)与道士十人从事旧存道藏修校,至天禧三年(1019)编成《大宋天宫宝藏》4565卷。(已亡佚),又择取精要辑成《云笈七签》122卷。其内容为有关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服食、炼气、内丹、外丹、方药符图、守庚申、广解诸术及赞颂诗歌,神仙传记等。大都摘录原文,分类汇集,不加论说。《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此书“类例既明,指归略备,纲条科格,无不兼该,道藏菁华,亦大略具于是矣。”成为北宋道经目录中的代表,对整理宋代《道藏》很有贡献。张君房家中藏书甚富,居安陆时,同乡令狐揆常骑马,冒积雪入城至君房家借书,因此令狐揆曾作有“借书离近廊,冒雪渡寒溪”的诗句。存世著作另有《乘异论》、《野语脞说》、《科名分定录》、《潮说》等。

张君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鲜花盛开的森林

鲜花盛开的森林

三岛由纪夫生前亲自编选的短篇小说集。13个短篇故事,13种末路人生。收录三岛由纪夫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川端康成盛赞作品《旦角》。三岛由纪夫:“这些作品坦诚地选取了我自己感到满意的篇章。”关三岛由纪夫一生的文学主题和现实问题的萌芽都蕴含其中。包括写于16岁的成名之作《鲜花盛开的森林》,美学极致之作《远游会》《海和晚霞》,川端康成最喜欢的《旦角》,以及展现武士精神的、悲歌高亢的晚年作品《忧国》,呈现了三岛由纪夫创作生涯各个时期的作品形态,结构精妙,经典耐读,彰显日本文学及三岛由纪夫的独特美学。

龙云集

龙云集

诗文别集。北宋刘弇(1048—1102)撰。三十二卷,附录一卷。弇字伟明,号云龙,安福(今属江西)人。元丰进士。中博学弘词科,知峨嵋县,改太学博士。元符中,进《南郊大礼赋》,哲宗以为其才似司马相如。徽宗时,改著作郎。其集初刻于浦城,因弇居安福之龙云乡以名集。仅二十五卷,周必大为之序。绍兴四年(1134)其乡人罗良弼搜求别本,重编为此集。后附志铭及良弼跋。明宏治中刘璋复序而重刊。含赋一卷,宏词一卷,诗八卷,表一卷,启三卷,书七卷,记、序四卷,时议一卷,策问、疏文四卷,墓志铭二卷,凡诗三百九十余首,文二百余篇。附录一卷,收文二篇。其文不名一格,大都气体宏整,词致敷腴。有《四库全书》本。另有《两宋名贤小集》本,收有《龙云小集》一卷。载其诗三十首,多写其赴任途中所见,为即景抒怀之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清一统志台湾府

本书系据清嘉庆重修「一统志」选辑「台湾府」部分而成,因名之曰「清一统志台湾府」。书分二十四目,曰分野、建置沿革、形势、风俗、城池、学校、户口、田赋、山川、古迹、关隘、津梁、堤堰、陵墓(明)、祠庙、寺观、名宦(本朝)、人物(本朝)、流寓(明)、流寓(本朝)、列女(本朝)、仙释、土产、番民。书末,今另收顾炎武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中有关澎湖与泉、漳二府之资料,作为「附录」。

七十二候考

七十二候考

观象授时。起于上古。自炎帝分八节以始农功。少皞有分至启闭之官。颛顼命南正重司天。尧有羲和之命。大约由四时分八节。由八节分二十四气。由二十四气分七十二候。立法盖渐密也。候应之义。互见于夏小正诸书。尚未明分为七十二候。

张氏可书

张氏可书

笔记。宋张知甫著。一卷。书 中所记以北宋末年朝廷故实为多,如君臣享乐 之风,士大夫轶事等,“不无沧桑之感”、“往往 意存鉴戒”(《四库全书总目》)。书中又录有当 时君臣的诗词创作(如徽宗悼明节皇后词等), 此外,则记南宋初之政事、军事、外交事务及士 大夫之生活,间亦涉及医卜神仙及奇闻异事一 类小说家言。此书《宋史·艺文志》,及诸家书 目皆不载,清编《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中辑 出五十条。后陆心源得穴砚斋抄本,较之《大 典》所收又多六十条,陆氏以为乃宋时原本,收 入《十万卷楼丛书》。故此书今版本有二:一为 《四库全书》本及据《四库》本而成的《函海》、 《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本;一为《十万卷楼 丛书》本及据此本排印的《丛书集成初编》本。

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

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

一卷 (唐)释窥基撰 金皇统九年至大定十三年(1149-1173)刻元重修赵城金藏本,《因明论理门十四过类疏》为佛教因明类著作,仅存于《赵城金藏》。上世纪30年代曾经单卷模拟复制,并影印收入《宋藏遗珍》。但其后遗失。遗失的具体时间,应在1935年复制归还广胜寺之后,1949年送交北平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之前。由于《赵城金藏》在辗转搬迁的过程中曾经石门(今石家庄)、保定,故今在河北大学图书馆发现本卷,亦在情理之中。现虽缺失原卷之第8纸以后部分,但沧海遗珠,再现世人,令人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