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照

鲍照
  • 姓名:鲍照
  • 别名:字明远
  • 性别:
  • 朝代:南朝宋
  • 出生地:东海(今山东郯城)人
  • 出生日期:416年
  • 逝世日期:466年
  • 民族族群:

鲍照(416年—466年)字明远。南朝宋文学家。东海(今山东郯城)人。初拜谒临川王刘义庆,未见知遇。后欲贡诗言志,人或止之,鲍照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默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刘义庆见而奇之,寻擢为国侍郎,甚为赏爱。当时刘义庆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致,鲍照与袁淑、陆展、何长瑜等皆在其幕,并为文章之美。 后迁秣陵令。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鲍照作《河清颂》美之,其序甚工。宋孝武帝以为中书舍人。孝武帝好为文章,自以为人莫能及。鲍照悟之,所作文章多鄙言累句,以取悦于帝。 时人感谓鲍照才尽,实缘于此。 大明元年(462),临海王刘子顼为荆州刺史,鲍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孝武帝死后,明帝刘或杀前废帝自立,刘子顼与晋安王刘子勋起兵反,子顼兵败被赐死,鲍照为乱兵所杀。


鲍照出身寒素,“身地孤贱” 没有高贵的门第可资凭借,尽管才华出众,却不得重用,一生沉沦下僚,郁郁不得其志。但他文学成就卓越,生前享有盛名,死后影响又大。他与谢灵运、颜延之同时,都以诗著称,合称“元嘉三大家”。其诗歌创作以乐府诗见长,主要抨击门阀士族制度,发抒深受压抑的愤懑,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拟行路难》十八首是其代表作。诗歌语言质朴,感情强烈而奔放,辞藻华美,呈现出“遒丽”的风格。形式上颇多独创,往往五言、七言间杂而 下,有时甚至夹杂九言,文气充沛贯注,音节抑扬顿挫,光气煜耀,活泼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貌。《南齐书·文学传论》说他“发唱惊挺,操调险急,雕藻淫艳,倾炫心魄”,庶几可以概括其艺术风格。钟嵘《诗品》把他列为中品,说他“其源出于二张。 善制形状写物之词,得景阳之淑诡,含茂先之靡嫚。骨节强于谢混,驱迈疾于颜延。总四家而擅美,跨两代而孤出”,评价甚高。 但也批评他“不避危仄,颇伤清雅之调”。鲍照确有过于发露的毛病。


南朝齐永明年间,诗人虞言奉文惠太子之命编纂《鲍照文集》十卷。明人张溥辑有《鲍参军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较通行的有今人钱仲联的《鲍参军集注》。

鲍照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海经释义

山海经释义

《山海经释义》·十八卷、《图》·二卷(通行本),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书全载郭璞注。崇庆间有论说,词皆肤浅。其图亦书肆俗工所臆作,不为典据。

青门十四侠

青门十四侠

《青门十四侠》作者还珠楼主, 写于 1948年 。武侠小说。由正气书局出版第一集;1948年9月出版第四集。未完。

皇明纪略

皇明纪略

明皇甫录撰。一卷(一作四卷)。书成于嘉靖中。皇甫录,弘治九年(1496)进士,官至顺庆知府。本书主要记述嘉靖四十一年(1562)以前史事。其中亦收录科举、任官等事。如国朝科第,状元张信训诸王子,国初选庶吉士分置府部,主考乡试之选任,状元孙贤等等。

天宫事经

天宫事经

巴利名Vima^na-vatthu 。巴利小部经(Khuddaka-nika^ya)之一。略称毗麻那(巴Vima^na )。系收集说诸天胜报及生天因行之短颂经典,凡分七品八十五天宫。在叙述各天宫之初,皆有目揵连(巴Moggalla^na )等对住在该天宫之天子或天女,赞其依、正二报之殊胜,并问其得到该种果报之因行。其次,天子或天女叙述过去世在地上所行生天之因。经中所述诸天宫,以三十三天居多,少有述及化乐天、梵天界及四大王天。各品之终均附有摄颂。据大王统史(巴Maha^vam!sa, XIV )、善见律毗婆沙卷二载,阿育王子摩哂陀在锡兰开教之初,为宫中大夫人阿■罗及五百夫人说饿鬼本生经与天宫事,由此可知本经最晚之成立年代。

大乘起信论广释

大乘起信论广释

佛典注疏。唐昙旷撰。原著五卷。是对《大乘起信论》的论释。敦煌遗书藏本。因卷一佚亡,故本疏科分不清,但全书逐一疏释《起信论》文句,委曲详尽,并常依唯识宗观点评论《起信》。澄漪在《大乘起信论略述序》中评论本书谓:“包含事理,网罗邪正。无执而不口改,有疑而不皆遣。”《广释》完成后,昙旷又撰有《大乘起信论略述》二卷。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其中第五卷末有题记:“大历八年(773)六月十七日,齐奉道写。”证之大历九年六月一日昙旷自序《大乘百法明门论开宗义决》,可知本书抄写于昙旷在世时,较为可贵。日本书道博物馆藏有卷五一件,题记谓:“大历八年六月十七日,马奉芝写。”或即中村不折藏本。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青颈观自在菩萨心陀罗尼经

一卷,唐不空译。说观自在菩萨往昔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