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庄

- 姓名:谢庄
- 别名:字希逸
- 性别:男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陈郡阳夏
- 出生日期:421年
- 逝世日期:466年
- 民族族群:
谢庄(421年-466年),字希逸。南朝宋文学家。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七岁能属文,及长,以美容仪为宋文帝所赏,尚宋文帝女。文帝元嘉十七年(440)或稍后,入仕为始兴王刘浚法曹行参军,转太子舍人,又入庐陵王绍府为谘议参军,随府至江州。元嘉二十六年秋,又至荆州为随王诞后军谘议,领记室。元嘉二十八年,返建康。孝武帝即位,为侍中。孝武帝孝建元年(454),授吏部尚书。孝建三年,以疾辞官。次年即大明元年,复起为都官尚书。大明二年,复授吏部尚书。大明五年,再为侍中,领前军将军。大明六年,又与王昙生分居吏部尚书,以任寒人张奇为公车令与孝武帝意见相左,免官。前废帝即位,以庄为金紫光禄大夫。寻前废帝发孝武帝宠妃殷氏墓,忆及谢庄诔文中“赞轨尧门”语,怒,下狱。明帝即位,庄乃得释,授中书令。明帝泰始二年(466),卒。谥宪子。庄多才艺,青年时期曾以木制《左传分国图》,可分可合。通音韵。兼善诗文。《诗品》置之于下品,以为“气候清雅,不逮于范(晔)、袁(淑),然兴属间长,良无促鄙”。其辞赋尤为当世所称,其《月赋》清空婉约,与谢惠连《雪赋》并称南朝小赋双璧。有集十九卷,佚。明人张溥辑有《谢光禄集》,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又纂集《赞集》五卷、《碑集》十卷、《诔集》十五卷,均佚。存诗及断句十七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宋书》、《南史》本传。
谢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红马
本书是斯坦贝克出版于1937年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由四个短篇故事组成:《礼物》《大山》《许诺》《人们的首领》,由儿童主人公乔迪串联起来,写马的生老病死,各种劳动、西迁的过程和老人们暮年的命运。这一切都在乔迪幼小的心灵上打下了印记,或喜悦,或忧虑,或渴望,或悲恸。 在这部短篇集里,斯坦贝克创造了一个儿童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仙子,没有巨人,它的色彩在孩子眼里看得比成人清楚,体会比成人强烈,孩子们刹那间的悲伤心情也显得更加独特。作品散发出乡野的泥土气息,和儿童心态的细致变化交织在一起,达到清新可喜的效果。
太上浩元经
经名:太上浩元经。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本文类。老君教人吐故纳新,保营三宫精神。
颐和园词
七言古诗。近代王国维作。此诗作于清亡以后,王氏旅居日本初期。诗篇反映了自慈禧太后擅权至清亡五十余年的重大历史事件、清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和他们荒淫糜烂的生活。颐和园为慈禧太后所建,亦象征慈禧太后时代的政治。故《颐和园词》既是晚清的政治史,亦是慈禧的评传。此诗往复幽咽,一唱三叹,如诉如泣,痛悼清朝之亡,又以大量事实,讥评慈禧太后之失。深沉悲痛的诗人之情,与冷静审视的史家之识,二者在诗中得到完美结合。陈寅恪《王观堂先生挽词》尝以元稹《连昌宫词》相比,云:“曾赋《连昌》旧苑时,兴亡哀怨动人思。岂知长庆才人语,竟作灵均息壤词。”
三国史话
本书是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生前所写的惟一一部通俗性的史学作品。作者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基础,从文学和史学的角度,对三国史上存在过的与三国文学中塑造的人物、事件、战争及地理环境作了细致的区分,对许多重大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辨析,提出了不能完全信从史书记载和文学记载的观点。本书文字流畅,是一部难得的三国普及读物。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全一卷。唐代裴休集录于大中十一年(857)。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系裴休集录亲闻断际禅师希运之法要,间记其月日。由本书得以窥知宋代崄峻禅风之渊源。卷首有裴休之序,末附禅师之宛陵录一卷。然景德传灯录卷九所收之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各章皆删去年月,卷末又省略三分之一,而附以裴休之传心偈四言长篇。
弥勒上生经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全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又称弥勒菩萨般涅槃经、观弥勒上生经、观弥勒经、上生经。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为弥勒经典中最晚成立之作品,亦为弥勒净土信仰所依据主要经典之一。内容叙述弥勒菩萨命终往生兜率天宫,为教化诸天,昼夜六时说法。其中对天宫之描写远较弥勒下生经为精彩,颇能动人心弦。又谓,欲往生天宫,必修行十善,念佛形像,口称弥勒之名。以此功德并可超越九十六亿劫生死之罪。上记之种种观点,与观无量寿经所说相通,故此二经可视为同时于四世纪末成立之经典。且由(大一四·四二○上)‘如弥勒下生经说’之语,知本经当成于下生经之后。又有关本经之注疏有多种,如吉藏之弥勒经游意一卷、元晓之弥勒上生经宗要一卷、窥基之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赞二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