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璋

龚自璋
  • 姓名:龚自璋
  • 别名:字月川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龚自璋,清医家。字月川,又字茂才。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承家学,精于医。其家多自辑医书及经验良方,乃取简易确效者集成一编,通俗明了,可按证检用。后黄统取其所编并加自己所录简易方,合成《医方易简新编》(又名《家用良方》)六卷(1851年),甚便于穷乡僻壤之用。

龚自璋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赤松山志

赤松山志

南宋末松山羽士竹泉倪守约撰。书一卷,前有倪守约自序。赤松山在今浙江金华境内,相传晋道士皇初起、皇初平兄弟遇赤松子引入金华山之石室修道炼丹,丹成乘云上升。本书首记二皇君成仙事迹,载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封大皇君为冲应真人,小皇君为养素真人,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加封大皇君冲应净感真人,小皇君养素净正真人。然后分丹类、洞穴类、山类、水类、宫宇类、人物类、制诰类、碑籍类记载山中形胜、二皇君遗迹、宫观道士及文物古籍。值得注意者碑籍类记录《太上感应篇碑》和《注太上感应篇》,表明南宋末《太上感应篇》已有相当的社会影响。本书对研究南宋前浙江地方道教史亦具参考资料价值。收入《道藏》洞玄部记传类。

任光禄竹溪记

任光禄竹溪记

唐顺之撰。见《荆川先生文集》卷十二。其舅光禄任君治园荆溪,遍植以竹,不植他木,并于竹间作一楼,请顺之作记,因为此文。古来写竹之文不知有多少,而此文堪称绝妙。江南人薪竹而贵奇花石,京师贵奇花石亦贵竹而苦于不能移植,推想之,产竹之地竹贱,产奇花石之海外奇花石必贱,异地方贵,以稀为贵故重价买花、石、竹者,斗富而已,非真好竹者亦非真贵竹者。以此观之,贵竹者与贱竹者都一样不知竹。而任光禄身在砍竹为薪的江南竹乡,治园遍植竹而不植他木,竹无色彩气味,巧怪不如石,妖艳不如花,爱之如此,是无财力致奇花异石而“漫然取诸其土之所有者”吗?原来有如偃蹇孤特之士的竹是有竹之品格气节的人的精神写照,竹品辉映人品,人见竹因而有自得之乐,于是竹方可以不出江南而贵,这才是真知竹者。顺之为文,哲理深邃,又善于发挥,一个普通题目,也能写出奇绝文字,深刻蕴含,令人玩味。名为记,实议论满篇,且含讥带刺,表现了山水小品议论化并向杂文化过渡的倾向。

道德经注释

道德经注释

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的诠释理论,主要有“以老解老”“以丹解老”“以儒解老”“以易解老”四个方面内容。通过对以上四个方面的考察可以看出,李西月《道德经注释》的诠释理论表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1.几乎没有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2.丹道理论与王重阳所创内丹道北宗一致;3.受儒家思想影响极为深重。

彊村语业

彊村语业

词别集。近代朱祖谋著。三卷。龙沐勋民国二十一年(1932)跋云:“前二卷为先生所自刻,而卷三则先生卒后据手稿写定补刊者也。”二卷本有民国十三年张尔田序托鹃楼刊本,三卷本有民国二十二年刊《彊村遗书》本、民国三十八年薛氏崇礼堂刊《清季四家词》本。民国二十六年开明书店排印陈乃乾辑《清名家词》本,则并为一卷,较通行。先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朱氏“从半塘翁旨,删存所自为词三卷,而以己亥(1899)以前作为前集,曾见《庚子秋词》、《春蛰吟》者为别集附焉,后又增刻一卷,而汰去前集、别集,即世传《彊村词》四卷本也”(龙跋),晚年始订其词为二卷。《彊村遗书》所收《彊村弃稿》一卷、《剩稿》二卷、《集外词》一卷,均在《语业》所载之外。另有民国七年孙氏四益宧排印《鹜音集》本《彊村乐府》一卷。近又有1992年岳麓书社排印钱仲联辑《清八大名家词集》本。

墨子闲诂

墨子闲诂

注释书。清孙诒让撰。15卷。汉晋以降,墨学地位日下, 《墨子》一书,无人研究整理,传诵既少,注释亦稀,阙文错简,无可校正,衍夺误,沿袭不改,古言古字,更不可晓,墨学几成绝学。至清代,学者毕沅等始为之校注。清末,孙诒让用明吴宽写本、顾千里校道藏本作校本,别为写定、又纂集毕沅、苏时学、王念孙、王引之、俞樾、戴望、洪颐煊等清人校注,并附己见,撰成此编,为研究墨学成就最高之作。卷首有俞樾序、诒让自序。自序称许慎注《淮南子》,书题名《鸿烈闲诂》,“ 者,发其疑牾;诂者,正其训释。今于字义多尊许学,故遂用题署。”俞序称此书“乃集此说之大成”,“盖有《墨子》以来,未有此书也。”书前有《目录》1卷,列卷篇之目,述历代志书及书目所录篇目之异。书尾有《附录》1卷,附《墨子篇目考》、《墨子佚文》、《墨子旧叙》3篇。又有《墨子后语》2卷,附列《墨子传略》、《墨子年表》、《墨子学传授考》、《墨子绪闻》、《墨学通论》、《墨家诸子钩沉》等6篇,为重要研究资料。今有《诸子集成》本。

净土文类聚钞

净土文类聚钞

《净土文类聚钞》是亲鸾大师八十三岁时,以汉文所撰述,八十八岁时重新润饰誊稿。收录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真迹本收藏于京都本愿寺。本书是《教行信证》之精要的略说,故《教行信证》称为《广文类》或《广本》;本书则称《略文类》或《略本》。本书首先提示「净宗教义」的大纲;次述「念佛正信偈」;最后以「三信一心」的问答,详明信受的极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