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时伟

- 姓名:杨时伟
- 别名:字去奢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554
- 逝世日期:1634
- 民族族群:
杨时伟(1554—1634),字去奢,又字去华,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经学家。生平不详。
时伟勤于古籍整理和校勘,凡涉音韵、诗文、经学,均有成就,平生著书主要有《诸葛忠武书》十卷、《正韵笺》四卷、《狂狷裁中》十卷、《春秋编年举要》。这四部著作中《诸葛忠武书》、《正韵笺》是在前人基础上改编而成,如:《正韵笺》,《四库全书》按语曰:“以《洪武正韵》不行于当代,故因其原本,增注于下。谓之‘补笺’。又取吴棫《韵补》、陈第《古音考》诸书所据古书之音,附于各韵之后,谓之‘古音’。又取熊忠《韵会举要》、杨慎《丹铅录》诸书所收字,增附于韵后,谓之‘逸字’。其用意颇勤。然《洪武正韵》分合舛误,窒碍难通。虽以天子之尊,传国十馀世,悬是书为令甲,而终不能使行于天下。二百六七十年之中,若存若亡,无人置议。时伟乃于举世不用之中,出奇立异,冀以匹夫之力颠倒千古之是非,抑亦难矣。”所著《正韵牋》, 取《洪武正韵》原本,搜采它书音释义训,兼以己意, 补而注之, 谓之“补牋”,取宋吴棫《韵补》、明陈第《毛诗古音考》等书,所据古书之音附于各韵之后,谓之“古音”,又取元熊忠《古今韵会举要》、明杨慎《丹铅录》等书所收字增附于韵后,谓之 “逸字” 。用意颇勤, 但所据材料及所补牋注,疏误均不少。今传于世。(见《小学考》卷三十四。)
杨时伟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不连续杀人事件
一九四七年夏季,大诗人歌川一马的山间别墅之中,聚集着前来避暑的学者、诗人、作家、画师、医生、演员……二十余名登场人物,无一不是当时的社会名流,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竟陆陆续续引发了八宗凶杀惨案!整个故事里面,虽无推理小说“不在场证明”和“不可能犯罪”这两大惯例,却藏有一个惊天诡计。这纵非史无前例,但就日本文坛而言,则是当仁不让的首创。
黄庭经秘义
回杨子着;古仙经,澹元冷谦注,道藏精华第三集之五。
桐江诗话
宋代诗论著作。卷数及著者均不详。唯书中有“程进道绍兴初帅闽中”之语,知其人已入南宋。成书当在绍兴十八年(1148)之前,而书中引《西清诗话》。此书约成于南宋初,后亡佚,陶宗仪《说郛》仅存5则,今人郭绍虞搜求于《苕溪渔隐丛话》等书,辑得佚文23则,编入《宋诗话辑佚》。其内容主于记事,多录唐宋诗人佳句,而品藻则较简略。
轻世金书
四卷,明末耶稣会士阳玛诺,以尚书谟诰体,译耿稗思修士十五世纪初所著灵修文集De Imitatione Christi,取名《轻世金书》,朱宗元为之校订。这是一本系统俨然的天主教灵修小品集,基督新教阅者亦伙。阳玛诺中译成书的时间大约是一六四○年(崇祯十三年),距清军入关尚有四年。内文依1923年上海土山湾印书馆重刊本。书后序录自法国国家图书馆所藏抄本。耿稗思一书,中译以此为最早,后来亦有多种中译本,书名有作《遵主圣范》、《师主篇》等。新教之广学会亦曾翻译出版,于不合新教教义处略为删削。
论语学案
明哲学家刘宗周阐发其理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凡十卷。此书为刘宗周讲义之纪录,用语体白话直抒胸臆,故“其论不无纯驳”(《四库全书总目》)。此书主要内容有四:一是以慎独为讲学之宗。《为政以德》章中说:“君子学以慎独,直从声嗅外定根基。一切言动、事为、庆赏、刑成无不日见于天下,而问其所从出之地凝然不动些子,只有一个渊然之象,为天下立皇极而已。”《朝闻道》章中又说:“闻道者,尽性焉已矣”,“然其要只是一念慎独。此一念圆满,决之一朝不为易,须之千古万世不为难,学者省之。”二是重义利之辨。《可以托六尺之孤》章中说:“古人济大事,全靠脚根定,只不从身家名位上起念便是,凡可夺处皆是此等作崇也”,“故君子非有才之难,而诚之难。”《士见危致命》章中又说:“学问只有生死一关为究竟地,寻常只有义利一关最难破解。”三是反对悟“空”。宗周笃信阳明之学,但对王学未流堕入禅学则深加鍼砭,主张“孝”、“悌”即为人性之“良知”、“良能”。他在《其为人也孝弟》章中说:“孝弟是后天最初一脉,为万化之所从出,故学以务本者本此。然孝弟之有本,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者是也,是为良知,是为良能。于此而反求其本,其为天命之性乎!”四是提出性即义理,而非气质。在《性相近》章中他指出:“愚谓气质还他是气质,如何扯着性!性是就气质中指点义理者,非气质即为性也。”有《四库全书》本。
观心食法
全一卷。又称观食法。隋代智顗述。收于卍续藏第九十九册。本书教人以观法受食,成为般若食,显明空、假、中三观中道之旨趣,并引净名所言(卍续九九·五五上)‘非有烦恼,非离烦恼,非入定意,非起定意,是名食法’为旨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