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天通理

- 姓名:达天通理
- 俗姓: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河北新河人
- 出生日期:1701
- 逝世日期:1782
- 民族族群:
达天通理(1701~1782)清代僧。河北新河人,俗姓赵。字达天。幼时出家,随从显如珍学习经论,二十岁依潭柘山岫云寺德彰受具足戒,精研律部。后隐栖河北妙峰山,注释法华等诸经,读方便品十如是之文,了解权实二智双叹之意,由是通达诸经。更依岫云寺洞翁律主探研四分律,受南山之传,入京阐明华严五教十宗之旨,为清代华严宗中兴之祖。尝阅澄观之华严大疏,讲报恩经于五台山万缘庵,感得文殊来现。乾隆十八年(1753),奉命于圆明园佛楼管理僧录司之印务,赐紫衣。乾隆四十四年,高宗七十岁万寿之际,与入京之第六世班禅喇嘛论佛法大义,喇嘛赠与香帛、曼答等。后敕封‘阐教禅师’。乾隆四十七年示寂,世寿八十二。着有楞严经指掌疏十卷、楞严经悬示一卷、法华经指掌疏七卷,及法华经科文、法华经悬示、法华经事义、普门品别行疏等各一卷。[新续高僧传卷十、中国佛教史第四章(黄忏华)]
猜你喜欢的书
龙井访茶记
一卷,程淯宣统三年(1911)撰,较详地记述西湖龙井茶的土性、栽植、培养、采摘、焙制、烹瀹、收藏,以及产额、特色等。《龙井访茶记》未印行。民国时期,阮毅成在友人处偶见清末御史赵尧生书录手卷,即予抄录,辑人《三句不离本“杭”》。今已为《中国古代茶叶全书》(浙江摄影出版社版)收入。
医暇卮言
医论著作。二卷。清程林(云来)辑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此书以辑录医林掌故、笔记为主。程氏以天人合一之理,分述治法、本草、养生、气功等内容。书中以五脏之积为例,介绍治积宜先理气之法。以医话体裁论述日月星辰、风雨寒暑、天地物理、阴阳五行、万物生化、形神脏腑、脉证方药等内容,约二百余则,二万余言。其中还收载部分药物方论及肿、胀、痰、积等疾病证治。此书杂录各有关医药典故,并予述说,演成此帙。在杂谈自然、物理现象及释医中,虽然搜集了较多放失旧闻,但也掺杂了一些糟粕性内容。现有清抄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
哭庵词集
哭庵词集(实甫词集有《鬘天影事谱》、《楚颂亭词》、《湘弦词》、《琴台梦语》、《摩围阁词》等多种,未有合集。)
楚颂亭词(录自《琴志楼丛书.第一册》)
楚颂亭词弟四集 宝瓠斋杂俎之六
易顺鼎实父
醒人吹笛谱(己卯九月至十二月)
保宁仁勇禅师语录
保宁仁勇禅师语录,一卷,宋仁勇说,道胜、圆淨录,杨杰序,王贽开堂疏。原误作副目,今改著。语要收于续古尊宿语要三。南岳下第十二世,嗣杨岐会。又名《保宁勇禅师语录》、《金陵保宁禅院勇禅师语录》。主要收录上堂、示众、问答等九十余篇及偈颂二首。卷首收有宋元末年(1078)杨杰的序文。收入《续藏经》第二编第二十五套。
阿育王息坏目因缘经
一卷,苻秦昙摩难提译。阿育王之息,曰法益(Dharma-vardhana),容貌甚美,王夫人欲奸之而不能,遂与奸臣耶奢(Yaśas)谋,抉坏太子两目,此经为说其因缘者。
大乘二十二问
亦称《大乘二十二问本》。佛教著述。唐昙旷撰。一卷。敦煌遗书藏本。尾题:“丁卯年(787)三月九日写毕,比丘法灯书。”罗列有关大小乘教理、教义、教史方面的问题共二十二个,诸如涅槃、三身、佛性、真如、空有、十地菩萨、三乘异同、部派分裂等等,然后以“谨对”答之。乃是昙旷为回答吐蕃赞普关于佛法之垂询而撰。解释深入浅出,是研究昙旷思想及吐蕃占领时期敦煌佛教状况的珍贵资料。第二十二问论部派分裂虽主要取材于《异部宗轮论》等著作,但也提供不少新材料,如部派的划分与律藏的关系、各部派的流布等,是研究后期部派的重要资料。研究者或认为《大乘二十二问》的出现与在桑耶寺举行的吐蕃僧诤有着内在的联系。本书中国历代大藏经未收。历代大藏经未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但录文有疏漏。1992年有巴宙校勘、录文、研究与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