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皓

洪皓
  • 姓名:洪皓
  • 别名:字光弼
  • 性别:
  • 朝代:北宋
  • 出生地:鄱阳(今江西波阳)人
  • 出生日期:1088年11月28日
  • 逝世日期:1155年11月16日
  • 民族族群:

洪皓(1088年11月28日——1155年11月16日)字光弼,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北宋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治今浙江嘉兴)司录。秀州闹大水,百姓很多失业,他组织大家以织布自救。浙东运米从他的城下过,洪皓邀请郡守留住,郡守不同意,洪皓说:“愿以自己一身换十万人的命。”人们都感之切骨,外号叫他“洪佛子”。其后,秀州的军队叛变,纵掠郡民,没有一个得脱,只有过洪皓的门口时说:“这是洪佛子的家。”不敢冒犯。高宗建炎三年(1129),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命为大金通问使。适逢淮南骚乱,以知泗州,兼任淮南、京东等路抚谕使,羁縻李成,至境而还。寻出使金国,留太原一年,完颜宗翰(粘罕)逼仕伪齐刘豫,不从,被流放冷山(约在今吉林农安以北),历尽艰辛,复徙燕京,被金人羁留十五年,屡加威逼利诱,始终不屈。从建炎三年(1129)洪皓出使金国至绍兴十三年(1143)金熙宗获子大赦天下得以返回南宋。与张邵、朱弁同归宋,除徽猷阁待制,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出知饶州,遭秦桧党羽诬陷,责濠州团练副使,英州安置。居九年,复朝奉郎,徙袁州,至南雄州卒,年六十八,谥忠宣。


洪皓强记博览,书无所不读,虽食不释卷,在北地尝作诗千篇,北人抄写诵习,广为流布(《皇朝名臣言行续录》卷五)。现存诗词多作于被拘囚之时,就中以自明心志与怀念故国家乡之什最为感人。如《过穷头岭》“致命欲见危,委质复何悔”,《再寄孙文》“见危讵敢惜馀年,若欲全生义则骞”,均表现诗人临危不惧、舍生取义的精神品质。其馀如《思归》、《都亭驿》、《念母》诸诗也无不蕴含着家国黍离之情。其词以赋梅花为多,借咏梅寄托对南方故国的思念。《江梅引》四首尤为动人,以致北方士人争相传诵,(《容斋五笔》卷三),清王奕谓其铁面柔肠,不减宋广平之《梅花赋》(《历代词话》卷七)。其馀词如《临江仙》(冷落天涯今一纪)、《浣溪沙》(南北渝盟久未和)等亦为此类抒怀之作。著有《春秋纪咏》三十卷,诗凡六百馀篇(《宾退录》卷二),又有《帝王通要》、《姓氏指南》、《金国文具录》等书,均已佚。今存者仅《鄱阳集》及《松漠纪闻》二种。《鄱阳集》原为十卷,为其在北方时所作诗文集,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重编为四卷;《松漠纪闻》二卷,记录其出使北方时事,今存明初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二十一首。《全宋诗》卷一七○一至一七○三录其诗三卷。《全宋文》卷三九二五收有其文。事迹见《宋史》卷三七三本传。清人洪汝奎编有《洪忠宣公年谱》一卷。

洪皓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与妻诀别书

与妻诀别书

林觉民撰。亦称《寄妻绝笔书》、《与妻书》、《绝笔书》等。载《广州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史》。清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日广州起义前三天,即1911年4月24日写给妻了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信中委婉曲折地倾诉了自己对妻子的厚意深情,请她理解自己勇于赴死的原因,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的满腔仇恨,反复阐明了个人和家庭与祖国前途和革命事业的关系,并鼓励妻子要“为天下人谋永福”,不要为他悲伤。此信表现了作者先公后私、先人后己、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高尚品质和为拯救祖国危亡,使亿万苦难同胞从帝国主义魔爪和封建统治桎梏下解放出来,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战斗精神。全信笔调委婉曲折,不仅辞意恳切,中心明确,条理清晰,而且语言简明流畅,情真意切,直抒胸臆;并将叙事、说理和抒情有机融合在一起,把爱妻子的感情寓于爱祖国的感情之中,读来感人肺腑。

Dismeryer先生

Dismeryer先生

短篇小说,彭家煌著,《Dismeryer先生》写了一个失业的德国年轻人酸楚的遭遇,Dismeryer先生变卖了自己几乎所有的财产,却终于难以生存下去,自尊和自强的性格也使他杳然不知所终。同样有着争强好胜性格的H先生是冯至作品中比较独特的一个典型,不同于伍子胥等传统中国文化形象,H先生提供了一个“西方”想象,他拼命地教书,拼命地挣钱,到头来却一无所有,悲惨地死去。

白话后汉书

白话后汉书

《后汉书》,纪传体断代史书。”二十四史”之一。今本一百二十篇,分一百三十卷。记载汉光武建武元年(25)至献帝建安二十五年(220)一百九十六年史事。范晔以《东观汉记》为主,综合十八家后汉书成是编。此为《后汉书》白话文。

名家批注论语

名家批注论语

古圣先贤之书,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是华夏民族性格的内在成因。《名家批注论语》囊括了经、史、子、集的各类精华,再现传统文化的博大厚重。《名家批注论语》精选历代校注权威底本,集结当世国学大师之力,为文中古奥言辞注释,并用优美纡徐的白话文尽现古人言语风致, 传统版画廷展文章深远意境。

俱舍论法宗原

俱舍论法宗原

简称《法宗原》。佛教著述。唐普光撰。一卷。依《俱舍论》,为初学者略示一切有部之诸法,即色法、心法、心所有法、心所相应行法、无为法等;其后略释诸法体相,并略以百门分别七十五法。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

一卷,唐不空译。释遏阿等五十字门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