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锡阐

- 姓名:王锡阐
- 别名:字寅旭,号晓庵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江人
- 出生日期:1628年
- 逝世日期:1682年
- 民族族群:
王锡阐(1628年—1682年),字寅旭,号晓庵,又号天同一生,清初江苏吴江人。从小诵习经史,综贯百家,不屑从事科场应试之学,独喜钻研天文曆数。他兼通中西之术,自立新法。“考古法之误而存其是,择西法之长而去其短”。用以测日月食,不爽丝毫。他曾根据圭表,改进曆法,取得很大成绩。在天体运行理论方面,有独到的见解,首创了日月食的初亏和复圆方位角的计算方法。在解释行星运行轨道的原因时,也有近于引力学说的探索。他一生重视科学实践,经常进行天文观测。独立地发明计算金星、水星凌日的方法,並提出精确计算日月食的方法。著有《晓庵新法》六卷,即曆法、曆法表、大统曆法启蒙、杂著、圜法、筹算各一卷,已收入《四库全书》。死後百四十年,其乡人搜辑遗文,编为《晓庵先生文集》三卷,道光元年始有刊本,然散佚之文尚多。
王锡阐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天文学家,他在清初,又是根柢深厚、学识渊博的著名学者。和他论学的朋友很多,与张履祥、顾炎武交往最密,最为顾氏所倾服。顾氏《广师篇》中,称他为“学究天人,确乎不拔”的人物,深愧自己赶不上他。保存在《晓庵先生文集》中的与顾氏书札,抨击陆、王心学甚力,他和顾氏平日论学的宗旨,如出一辙。至于谈到身体力行,他十分推崇张履祥为不可及。可知他治学为人,二者並重。潘耒在《晓庵遗书序》中称他“坦夷粹白,内行洁修,砥节固穷,有古人之操”,确不是几句滥加推许的话。
王锡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陶渊明集
诗文集。东晋陶潜(365—427)撰。七卷。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著名诗人。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等。四十一岁任彭泽令,在任八十余日,毅然解官归稳田园,躬耕自资,卒,私谥靖节。或题作《陶靖节集》。始为梁萧统所编,凡八卷。北齐阳休之增《五孝传》及《四八目》,为十卷。南宋李公焕加以笺注,成《笺注陶渊明集》十卷,凡诗四卷,赋一卷,文三卷,《圣贤群辅录》二卷。有影印本。少有“大济苍生”之壮志,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现存诗一百二十余首,凡四卷;传记、辞赋、疏赞和祭文十二篇,凡三卷。诗歌成就突出,内容丰富。
诸葛亮集
一名《诸葛忠武侯集》、《诸葛丞相集》。诗文集。三国蜀诸葛亮撰。亮字孔明,瑯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代政治家、军事家。东汉末避隐隆中,躬耕自给。后佐刘备,联吴拒曹,西取益州,建立蜀汉政权,拜为丞相。六次北伐曹魏,卒于军中,谥忠武。初,陈寿进《蜀相诸葛亮集》二十四篇,早佚。今传本皆后人所辑。有明刻《诸葛忠武侯集》二十一卷本,张溥刻《诸葛丞相集》一卷本等。清张澍刻《诸葛忠武侯文集》十一卷,凡文集四卷,附录二卷,《诸葛故事》五卷。其中文集部分收录了诸葛亮的许多主要军事著作,这是研究诸葛亮军事思想的重要资料。有1960年中华书局版传世。
雷峰塔
传奇剧本。清方成培著。作者《自序》说:此剧为“更定”他作而成,“遣词命意,颇极经营,务使有裨世道,以归于雅正。”近人吴梅《霜厓曲跋》说:“观其《自序》,煞费苦心。然剧中篇幅过狭,套数失次,亦非尽美之作。”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说:“今《水斗》、《断桥》二出,最流行歌场中,艳丽之中,鬼气逼人,别具一种风格,亦杰构之一也。”此剧是一部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著名悲剧。作品成功地描写了白娘子为了争取自由爱情而进行的反抗斗争,客观地反映了以法海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对异端思想的仇视和镇压,具有反封建的重大主题。剧本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悲壮的悲剧美感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但也有一定程度的宿命论观点和妥协思想。
百法明门论纂
百法明门论纂,一卷,明广益纂,德清手批,刘起相序,方远题后,程开裕后序。
赞禅门诗
唐人七言诗。诗后有“丁卯年二月廿三日沙弥明慧记”题款。《全唐诗》未载。诗云:“丈六谁迹(?)三世钦,菩提理绝去来今。欲升彼岸无学道,一切都缘草计心。”应为当时敦煌寺院僧人学禅习作。
普贤金刚萨埵略瑜伽念诵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明修普贤三昧成普贤之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