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云霄

- 姓名:丘云霄
- 别名:字凌汉,号止斋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崇安(今属福建)人
- 出生日期:1368
- 逝世日期:1644
- 民族族群:
丘云霄(1368~1644),明代诗文作家。字凌汉,号止斋。崇安(今属福建)人。嘉靖十七年(1538)贡生,选为南国子监典簿,后迁聊城知县。归田后,栖息武夷山中,闭关讲学。著有《南竹集》4卷、《东游集》2卷、《北观集》4卷、《山中集》10卷。他善于借景抒怀,时有悲凉之调。如《江晚》:“帆势迎风疾,滩声入暮喧。渔灯出疏树,客路问前村。野鹤冲烟迥,山花带雨昏。寒江何处宿,幽思未堪论!”幽思借江晚的景色烘托出来。又如“有怀空自知,默默心摧伤”(《溪月初出水》),“泠泠秋已老,飘荡未还家”(《怨诗》)等都表达了这样感情。他的诗一般写得清俊雅淡,景、情能较好交融,如《黄钟渡口》“野草沿江四月花,惊心隔水夜来蛙。柳堤月下自孤棹,茆屋江边凡几家。青山点点南徐出,白鸟飞飞古渡斜。路入风尘几千里,人从斗外望京华。”纵览其诗作,他确是一位不蹈袭前人、异乎七子诗派、能自成一格的诗人。
丘云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湖山集
诗文别集。宋吴芾著。芾集最早 为其子吴洪编辑,周必大为之序,称“《湖山集》 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 卷”;而宋赵希弁《郡斋读书志·附志》、《宋史 ·艺文志》则称“《湖山集》四十三卷,《别集》一 卷,《和陶诗》三卷,《附录》三卷”;朱熹《吴公神 道碑》、《宋史·吴芾传》又称“表奏五卷,诗文 三十卷”。然原本亡佚。此本乃四库馆臣从《永 乐大典》中辑出。十卷,除卷十末附文二篇外, 余均为诗。卷一为《和陶诗》,卷二、三为五古, 卷四为七古,卷五为五律,卷六、七、八为七律, 卷九、一○为绝句,卷首有周必大《湖山集序》。 另有《台州丛书》本,乃道光间仙居王魏胜手录 杭州文澜阁《四库全书》本,又经黄岩王舟瑶据 文津阁《四库全书》本校补而成。有《补遗》一 卷,乃王舟瑶从《事文类聚》等书辑出吴芾散文 五篇。又有《仙居丛书》(第一集)本、《宋人集》 丁编本。前者除正集、补遗外,尚有附录一卷, 后者有辑补一卷。
太上洞渊三昧神咒斋十方忏仪
太上洞渊三昧神呪斋十方忏仪,唐末道士杜光庭删定。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内载道士为民家建三昧神咒大斋,行道礼忏,以期救治灾疾,请福祈恩。其仪式为依次向十方礼忏祝愿,并诵十方神咒。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
石田法薰禅师语录,四卷,宋法薰说,了觉、师坦等编,程公许序,心月序,师范题记,附行状、祭文。南岳下第十九世,嗣破庵先。宋淳佑十年(1250)刊行。又名《石田和尚语录》。卷一:平江府高峰禅院语录,平江府枫桥普明禅寺语录,建康府蒋山太平兴国禅寺语录。卷二,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禅寺语录,临安府景德灵隐禅寺语录,诸因缘普说,拈古。卷三:小参、法语。卷四:赞佛祖、偈颂、小佛事、行状、祭文、跋。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七套。
法澜澄禅师语录
清原澄说,清杲编。二卷。卷上收,住荆州天王禅寺、当阳度门禅寺语录。卷下收住荆州菩提场、报恩禅寺语录、机缘、入室、偈颂、佛事、塔记。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二十九册。
立世阿毗昙论
凡十卷。陈·真谛译。为印度小乘论部经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记经、天地记经录。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二册。本论解说佛教之宇宙论,说明须弥山说(梵Sumeruva^da )之原委;即叙述天地世界之建立,及有情世间之相。全论总分为二十五品,叙述有关大乘之共通法门、中般涅槃人、中阴、色界诸天、地狱位置、寒地狱、劫之数量,及分派之关系等种种问题。又本论之旨趣与长阿含世记经、俱舍论世间品等略同,且其记事大体精细。论中特置‘云何品’,重覆问答析征,为本论之特征。
西方发愿文注
题目五字,有通有别。“西方发愿”是别名,“文”之一字是通名。就别名中,“西方”二字是所发,“愿”之一字为能发,“发”字具兼能所。又“西方”是所愿之处,“愿”是能发之心。言“西方”,则该依报、正报。言“发愿”,则摄自利、利他。依报则七宝庄严,圆融四土。正报则弥陀、圣众,一体三身。四土者:一常寂光土、二实报庄严土、三方便有余土、四凡圣同居土。三身者:法身、报身、应身。应有胜劣,胜则巍巍堂堂,劣则丈六八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