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继序

- 姓名:赵继序
- 别名:字芝生,号易门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赵继序,生卒年不详,字芝生,号易门。清乾隆六年(1741)乡试名列第二。致力于经学,以朱熹为宗,曾会讲于紫阳、还古两书院,并主直隶鸳亭、江西白鹭洲讲席。著有《周易图书质疑》,三十八年,诏命提取此书,门人汪滋琬誊写成帙上交,珍藏于四库。晚年,撰《孔门子弟考经说》史论、诗和古文若干卷。
赵继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存研楼文集
十六卷。《文集二编》二卷。《存研楼》二集二十五卷。清储大文(1665—1743)撰。大文字六雅,号画山。江苏省宜兴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改庶吉士,官编修。告归后,主持维扬安定书院,初以科举八股文出名,归田后乃潜心古学,尤精地理之学。是书内容:文集卷一辑《圣寿无疆颂》,《颁六十年时宪书贺表》等颂、表七篇,卷二至卷十辑《审势》、《荆州论》、《独石长城形制》等杂著一百十三篇,卷十一辑《山西通志序》、《双桥范氏宗谱序》等序二十八篇,卷十二辑《英巳庙碑》、《西塞山记》等碑记、记二十六篇,卷十三辑《沮授传》、《蒋平川传》等传十九篇,卷十四辑《书宣示帖后》、《收阆仙故宅》等书后、书二十篇,卷十五辑《子师陶公墓表》、《汤学士诔》等碑铭表志、祭告文、诔哀辞、辞二十篇,卷十六辑《与姜翰林》、《答万鹤��》等书札、杂文三十六篇。文集二编卷一辑《汇草辨疑序》、《寿本忠吕君序》等序二十八篇,卷二辑《杂记》、《刘启公像赞》、《勉学》等记传、杂文二十篇。《存研楼二集》内容:卷一为赋、诗,卷二为诗,卷三至卷九为序,卷十为记,卷十一为传,卷十二为书,卷十三为论、颂、赞、启,卷十四、卷十五为碑志,卷十六为墓表、行状、祭文,卷十七至卷二十三为各体散文,卷二十四至卷二十五为家传。是书以清乾隆九年至十九年 (1744—1754) 自刻本传世。
鲍明远集
10卷,刘宋鲍照撰,《四库全书》收录此集。《隋书·经籍志》著录其集10卷,而注日梁6卷,然则后人又续增矣。此本为明正德庚午朱应登所刊,云得自都穆家,卷数与《隋志》合。未审即《隋志》旧本否。考其编次,有后人重辑之明验,知非梁时旧本矣。此集收赋10篇,即《芜城赋》、《游思赋》、《飞蛾赋》、《尺蠖赋》、《舞鹤赋》、《芙蓉赋》、《观漏赋》、《野鹅赋》、《伤逝赋》、《园葵赋》。或为咏物,或为抒情。其中抒情之作《芜城赋》,最能代表鲍照辞赋创作水平。鲍照文集有《四库全书》本。《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及《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同时收录其文集。此书有明汪士贤刊本、明正德庚午朱应登刊本、明活字本、清扬州刊本、明程荣刊本、《四部丛刊》本等。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
《胡适传统文学研究》共6卷,收录了胡适在文学方面的研究论著。胡适对文学的研究范畴相当广泛,从诗词歌赋,到小说话本,无一不具。他对《红楼梦》研究、《水浒传》《西游记》等研究材料至今仍是解读这些名著的宝贵资料;此外,他对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分析,对明清时期的小说、话本的分析论证,至今仍是国学经典教材。
鬼曲
新诗。初载1934年9月《现代》第5卷第5期。初收《老舍新诗选》。现收入《老舍文集》第13卷。这是一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诗,据后面的说明原是作者想写的长诗的小引子,是他的“梦中之梦的头一个梦”。在梦中我孤独地在黑暗中行走着,摸索着,渴望着光明,然而听到的却是“操着鬼语”的海水与夜的交谈,见到是载着白骨和死亡的船驶过,我于是瘫在岸上把自己交给命运。
极玄集
诗总集。唐姚合编。原编一卷,南宋后析作二卷。录唐王维、祖咏及大历以下共二十一家诗一百首(今本实为九十九首),序称“此皆诗家射雕手也,合于众集中更选其极玄者”。所选多五律,尤以钱起、郎士元、耿湋、司空曙、皇甫冉数家居数量之首,显然偏于大历才子清隽一路诗风,故明胡震亨谓其“颇与高(仲武)合,大指并较殷(璠)殊”(《唐音癸签》)。但所录作品皆精当,唐韦庄称其“已尽精微”(《又玄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亦言其“特有鉴裁”。二卷本诗人名下附小传,南宋以后人所加,各各标明其字、里贯、登科年及简要仕历,有为他书失载及互异者,所谓“总集之兼具小传,实自此始,亦足以资考证也”(《四库全书总目》)。今传一卷本,有明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较接近原貌。汲古阁刻本及嘉靖、万历间多种明刻本皆作二卷,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唐人选唐诗十种》据汲古阁刻本印行。另明邵重生有《极玄集参》二卷,万历刻本;清康熙间王士禛有《极玄集选》一卷,辑入其所编《十种唐诗选》。
胡端敏奏议
十卷。胡世宁撰。胡世宁(1469—1530),字永清,号静庵,明代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弘治癸丑(1493)进士。历官南京刑部主事,上书极言时政缺失,与李承勋、魏校、余祜称“南都四君子”。迁江西副使,疏论宁王宸濠反状,系锦衣狱,后减死戍辽东,宸濠伏诛,起戍中。嘉靖 (1572—1566)中,累拜兵部尚书,陈兵政十事,又上备边三事,与张璁、桂萼不协,以疾乞归,卒谥“端敏”。此奏议原有二十卷,后刊印时仅汰存其半。此本所录奏议,皆有裨于世务,并可与史传相参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