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松梢风

- 姓名:村松梢风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89
- 逝世日期:1961
- 民族族群:
村松梢风(1889—1961),日本大正时代作家,知名的“中国通”,以代表作《魔都》闻名中日读书界,也因此成为上海“魔都”一名的命名者。除了上海之外,村松梢风还曾于1923—1933年间到北京、山东、江苏、浙江、广东、香港等地游历,留下大量描写山水风光、名胜古迹、市井风俗的游记。
村松梢风,1889年出生在日本静冈县的一个地主家庭。早年曾在东京庆应义塾大学求学,但他将学生时代的大好光阴都耗费在纸醉金迷之中,家中的田产也被他变卖得所剩无几。“少壮不努力”的村松日后当过教员、记者,自己也曾办过杂志,直到28岁时仍籍籍无名。
1917年,他试着将处女座小说《琴姬物语》投寄到当时著名的《中央公论》杂志。这部实际上是以作者大学时代寻花问柳的亲身经历改编的作品,却意外地得到了总编辑的赏识,从而令其一举登上文坛,并以一位小说家的身份载入了史册。
1923年4月1日,村松梢风到达上海,这次上海之行的一大收获是使得村松梢风成为首位与中国“新文学”的年轻作家们(郭沫若、田汉、郁达夫等人)有过交往的日本访华作家。此次上海之行,村松梢风在沪逗留了两个多月。返回日本后,村松梢风立即撰写了一篇近5万字的长文《不可思议的都市“上海”》,刊载在1923年8月号的《中央公论》上。第二年,村松梢风又将其余几篇记述上海的文字与《不可思议的都市“上海”》合集出版。他将自己在上海感受到的复杂的意象,用自创的“魔都”一词来加以浓缩,用于新作的书名。
1933年,村松梢风出版了一本名为《男装丽人》的书。虽然这是一个由作者虚构的故事,但被大家普遍认为是川岛芳子经历的真实写照,以至在审判川岛芳子时,中方曾参考此书的内容作为审判依据。该书滤去了川岛芳子在战争中的经历,但揭露了一些她曾做过的秘密任务。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村松梢风认为芳子的最终下场是通敌行为导致的。后来,国民政府确实也以相同的罪名处置了川岛芳子。
村松梢风的代表作当属《残菊物语》,这是一部1938年出版的短篇小说,讲述的是明治时代歌舞伎役人尾上菊之助的故事。在小说里,女仆阿德陪伴菊之助四处漂泊,她半生含辛茹苦,看着他走向艺术的巅峰,为了让他回归演艺世家、追求更高的成就,又黯然离开。1939年,著名导演沟口健二将其搬上银幕,大获成功。《残菊物语》此后又两次被改编成电影,这无疑是对小说原著的一大肯定。
1961年,村松梢风逝世。
村松梢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顾亭林诗文集
诗文别集。清顾炎武著。十七卷。凡《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内《残稿》系据旧抄本排印。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印行,1983年新版重印,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此前顾氏诗文集,有康熙间门人潘耒辑刊《亭林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光绪间合肥蒯氏刊《余集》一卷,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汇印。朱记荣重刻《亭林遗书》本、民国八年(1919)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二十六年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则均为十二卷本。文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十五年梁鼎芬辑刊《端溪丛书》本、三十年会稽董氏山隐居校刊巾箱本,均收《余集》。诗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年湖南书局刊本,又有光绪间幽光阁据潘耒抄本排印本《亭林诗稿》六卷,与他本多不同,此外还有宣统间神州国光社排印《亭林集外诗》,附孙诒让《诗集校文》。诗集注本有光绪二十三年味静斋刊徐嘉《顾亭林诗笺注》十七卷;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王遽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六卷,附集外诗存、事迹编年,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为今诗集最佳本。
素问绍识
医经著作。4卷。日本丹波元坚撰于1846年。此书系作者绍其先人丹波元简《素问识》而作,故曰《素问绍识》。元简殁后,仁和寺本《太素》始被发现。其经文异同及杨上善之注解虽不及启玄子所注《素问》之精审,然其可据以补阙订误出“新校正”所援引之外首颇多。在此书成书之前,张琦《素问释义》等数家之说亦相继问世,其中多有可取者。于是潜心研究,撷其精要,兼采其兄柳沜所撰有关《素问》之遗言余录,结合元坚本人研究所得续成此书。现有观养斋抄本、日抄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
唐钟馗平鬼传
清代白话长篇讽谕小说。又名《平鬼传》。八卷十六回。题“东山云中道人编”,作者生平不详。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存主要版本有清乾隆五十年(1785)凤城五云楼藏板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1980年长江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8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小说史料丛书”《古本平话小说集》、1990年辽沈书社“中国神怪小说大系”《荒诞奇书》排印凤城五云楼藏板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影印凤城五云楼藏板本。话说大唐德宗年间,有一名甲进士,姓钟,名馗,字正南,终南山人氏。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只因像貌丑陋,未中头名,一怒之间,在金阶上头碰殿柱而死。他的阴魂不散,飘飘荡荡来到幽冥地府,在阎君面前,将他致死的情由,从头至尾诉了一遍。于是钟馗冤魂被阎王封为“平鬼大元帅”,荡平人间诸鬼。
赵元任早年自传
本书是我国知名语言学家赵元任先生根据自己前三十年的人生经历撰写的自传。对于这段横跨其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经历,赵先生没有发表过多的感悟,只是对生活点滴如实记录,朴实无华的白话文中时不时还夹杂着那个年代的俏皮话,令人读起来不禁莞尔。赵先生从小对语言的好奇,对声音的兴趣,对音律的探究精神,无不预示着将来一位大学问家的诞生。此外,本书也从侧面反映出清末民初时期河北南部、南京、常州等地的一些社会现状和风土人情
孝经学
七卷。曹元弼撰。是书分七卷:一,明例;二,要旨;三,图表; 四. 会通;五.解纷;六.缺疑;七. 流别。明例卷又分三目:一、孝经脉络次第说;二、孝经微言大义略例;三、陈氏澧说孝经要略。要旨卷述《中庸》、《史记》、《汉书·艺文志》、郑玄《六艺论》以及陶渊明、黄道周、阮元诸家孝经说,另就书中某句某节加以阐释。图表卷分今文各本表、古文各本表,认为日本所传郑注孔传为伪本。会通卷以群经证本经,而见其相通。解纷卷为孝经述典礼部分,认为阮元据《周诰》说《郊祀》“后稷宗祀文王”一事间有语病,由陈澧删节而成。缺疑卷、流别卷只是虚立其目。关于孝经注、解、传、述人考正,认为“闺门”一章出自刘炫伪本,此说难以成立。证郑注确为郑玄所作,最为详尽,可息群疑。述孝经各家撰述所举过于简略,唐玄宗注疏后,仅举阮福《孝经义疏补》。是书体例较为完备。现存光绪三十四年(1908) 江苏存古学堂刊本。
清净毗尼方广经
全一卷。后秦鸠摩罗什(或谓竺法护)译。又称清净毗奈耶方广经、清净毗尼经、毗尼方广经。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本经叙述方广大乘之净戒,以寂调伏音天子与文殊之问答为其架构。就声闻及菩萨律行之不同,提出十七种对比。本经之异本有宋代法海所译之寂调音所问经一卷;西晋竺法护所译文殊师利净律经一卷,又称净律经、净经、文殊净律经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