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溪

- 姓名:戴溪
- 别名:字肖望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永嘉鲤溪乡杏岙村人
- 出生日期:1141
- 逝世日期:1215
- 民族族群:
戴溪(1141—1215),字肖望,或作少望,号岷隐,永嘉鲤溪乡杏岙村人。南宋淳熙五年(1178),以别头省试第一成进士,出任湖南潭州(今长沙市)石鼓书院山长。所著《石鼓论语答问》,颇受时人称赞。十五年,叶适上书右相周必大,推荐名贤34人,后皆召用,溪名列其中。绍熙元年(1190),任湖州教授,改十八斋为六斋。稍后内召,主管吏部架阁文字。庆元元年(1195)正月,任太学学录兼实录院检讨官。宋代太学正录兼理史职自此始。四月,升博士,奏请两淮立农官,括闲田,谕民主出财,客出力,主客均利,以为救农之策。除庆元府通判,未行,次年二月改任宗正寺簿,仍兼实录院检讨官。溪素行平易谨慎,不为新奇可喜之论。尝于旅邸遇朱熹,见其从行者甚众,告以“独不畏钩党耶?”故三年以伪学逆党得罪者59人中独无溪名。开禧二年(1206)三月,除秘书郎。四月,兼国史院编修官。七月,为兵部郎官。宋师溃于符离,溪因奏沿边忠义人、湖南北盐商皆当区画,以销后患。知枢密院事张岩督师京口,任溪参议军事。次年四月,以兵部员外郎兼资善堂说书。八月,为国子司业。十一月,升祭酒兼太子侍读并兼实录院检讨官。嘉定元年(1208)正月,升兼太子右谕德。五月,以兵部侍郎兼右庶子。八月,升左庶子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朝论将严惩“奸党”,尽投岭海,溪援先朝往事,“恐贻君子、小人反覆之祸”,议遂寝。三年正月,除太子詹事。二月,任朝散大夫试太子詹事兼秘书监。四年四月,权工部尚书并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六年十一月,除华文阁学士,提举佑神观。八年正月,除徽猷阁学士,后以宣奉大夫、龙图阁学士致仕。卒赠特进及端明殿学士,其后谥文端。遗著有《石鼓论语答问》、《续吕氏(祖谦)家塾读诗记》、《春秋讲义》、《易总论》、《书说》、《礼记口义》、《孟子答问》、《通鉴笔议》、《将鉴论断》、《复仇对》、《清源志》和《岷隐诗文集》等。《宋史·儒林》有传。
猜你喜欢的书
朝霞
尼采的《朝霞》1881年问世,1887年新版并附有一篇前言,它在著作史上位于《人性的,太人性的》第二部分(1880)与《快乐的科学》(1882)之间。《朝霞》分为五卷,每卷分为长短不同的节,少只有一两行,多则一两页,甚至偶尔长达三页以上。该书比较详细的部分,特别是前三卷,有点像随笔式的短文(essayistischer Kurzform),其思想素描与其说是巨细无遗的不如说是钩玄提要的。在接下来的讨论中,特别是在第四卷中,每段要更短一些,带有圣经经文(Textes)的思想风格。寥寥几个句子甚至单独一个句子构成浓缩的和凝练的格言,好像压缩甚至过度压缩的短文(Kurzessay)。
陶学士集
二十卷。明陶安 (1315—1371)撰。陶安,字主散,安徽当涂人。元至正四年 (1344)举乡试,授明道书院山长。朱元璋置翰林院,首召陶安为学士,并亲制门帖 “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赐之。洪武元年 (1368)命为知制诰,兼修国史,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著有《辞达集》、《知新近稿》、《黄岗寓稿》、《鹤沙小记》、《江行杂咏》等。后合为《陶学士集》二十卷。此书分体编次,收所作词、赋共为十卷;其文亦为十卷,而送人之序引居其半。人人以得其赠言为荣,故求之者多,可见其文名之盛;同时安还以儒臣司著作,于郊社、宋朝典礼,皆有奏议。如明初分祭南北郊,及四代各一庙之制,皆定于安,刑律亦安所裁定。然集中均不载此类之文,殆以朝廷公牍,同署者并非一人,故不复列入私集。世人言祝寿之序,自归有光始入集。考此集已有二篇,则此种作法非自归有光始也。陶安声价亚于宋濂,然学术深醇,其词皆平正典实,有先正遗风。一代开国之初,应运而生者,其气象固终不侔。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
歙砚说
一卷,辨歙石说 一卷。作者不详。《歙砚说》,主要记载歙砚石采掘之地,琢石之法,以及珍贵砚石的性质、声音、硬度、纹理、颜色等,并列举了“眉子”、“罗纹”、“金鈫”等珍贵砚石三十一种之多,也列举了砚石的十种病象。《辨歙石说》,专论珍贵歙石的纹理、星晕,凡二十七种。如,论“暗细罗纹”:“罗状虽细,晦而不露,纹理隐隐,石色微青黑。”又如,论“对眉子”:“石纹如人画眉而细,遍地成对者。”辨识颇为详尽,可资后世参考借鉴。现存《百川学海》本、《说郛》本、《学津讨原》本、《四库全书》本、《美术丛书》本等。
宋本备急灸法
《宋本备急灸法》一卷。夫灸治之法,吾国发明最早,且亦为特具效验之一种疗法。日本医 学改革,惟传自吾国之灸法,至今研究不遗余力。是书所列灸法,似别具真传,为南宋孙炬卿先 生旧刻,即著《鸡峰方》张焕先生所著。本国亡佚久矣,日本人仿宋影刻。前数年社友李程九君 寄自河南之抄本,裘君吉生将旧藏原刻本校对补正。尚有增刻《针灸择日编集》一卷,容再续印。
惜香乐府
十卷。宋赵长卿 (约1224前后在世)撰。赵长卿自号仙源居士,南丰(今江西东部)人,宗室子。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词集共十卷,分类编次。其中 《春景》三卷,《夏景》一卷,《冬景》一卷,《总词》三卷,《拾遗》一卷。据毛晋跋语,乃当时乡贡进士刘泽所定,其体例殊属无谓。且《夏景》中如 “减字木兰花咏柳”一阕,“画堂春辇下游西湖”一阕,皆属之春。《冬景》中 “永遇乐”一阕,皆属之秋。是分隶亦未尽惬。其词往往瑕瑜互见。如卷二中《水龙吟》第四阕,以了、少、峭叶昼、秀,纯用江右乡音,终非正律。卷五中 《一剪梅》尾句,“才下眉头,恰上心头”,抄袭李清照此调原句,窜易二字,无异于点金成铁。卷五中 “叨叨令”一阕,纯作俳体,已成北曲。至卷七中“一丛花”一阕,本追和张先作,前半第四句,张词三字一句,四字一句,此乃作七字一句,后半末三句,张词四字二句,五字一句,此乃作三字一句,五字二句。可见音律亦多不协。但长卿恬于仕进,觞咏自娱,随意成吟,多得淡远萧疏之致,固不以一罪而尽废其文。他如《小重山》前阕结句,用疏雨韵入芭蕉六字,亦不合谱,大概是毛晋刊本误增雨字。又卷六中《梅词》一首,题曰 《一剪梅》,而注曰或刻摊破丑奴儿。知此调非《一剪梅》,当以别本为是。卷五之《似娘儿》即卷八之《青杏儿》,亦即名 《丑奴儿》。晋于《似娘儿》下注云,或作 《青杏儿》。于 《青杏儿》下注云,旧刊 《摊破丑奴儿》,非。不知误在 “摊破”二字,《丑奴儿》实非误刻。是又明人校雠之失,其过当不在长卿。有《四库全书》本。
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
起信论疏记会阅卷首,一卷,清续法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