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涂

李涂
  • 姓名:李涂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涂,字耆卿,里居及生卒年均不详,其事迹亦无可考。约宋高宗绍兴(1131—1162)间在世。

李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生五大问题

人生五大问题

原名《情操与习尚》,系法国小说家安德烈·莫罗阿的伦理学著作。傅雷的中译本于1936年商务印书馆初版,收入“文化生活译丛”。本书1986年由三联书店根据初版再次排印发行。全书7万余字,正文由5篇演讲组成,即论婚姻、论父母与子女、论友谊、论政治机构与经济机构、论幸福。作者在原序中指出:“人类之于配偶于家庭于国家究竟如何生活,斯为本书所欲探讨之要义。”本书的特色“是盖现世之人本主义论,亦二十世纪之道德论也。”作者认为婚姻是建筑于本能之上的制度,其成功须有意志、耐心、相互的接受及容忍,才能形成美妙的坚固的情感。父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也是如此。真诚的友谊是在高尚的情操指导下的,具有坚定信仰的人士间的知己。幸福乃系把心中自有的美点传达给外界事故的一种精神状态。本书论及的诸种观点对当今的伦理学研究仍有裨益。

梁溪遗稿

梁溪遗稿

诗文集。南宋尤袤撰。2卷。据《宋史·尤袤传》载,尤袤著有《遂初小稿》60卷、《内外制》30卷;《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梁溪集》50卷,今均佚。宋末,其曾孙尤藻刊其诗集20卷,方回曾为其作跋,称“中兴以来言诗必曰尤、杨、范、陆,诚斋时出奇峭,放翁善为悲壮,公与石湖冠冕佩玉,度骚婉雅,则袤在当时本与杨万里、陆游、范成大并驾齐驱。今三家之集皆有完本,而袤集独湮没不存,盖文章传不传亦有幸不幸焉。然即今所存诸诗观之,残章断简尚足与三家抗行,以少见珍,弥增宝惜。”然此本旋即焚于兵火。诸本明人已无著录,《两宋名贤小集》有《遂初小稿》,乃辑者沿用旧名,而非其原帙。清康熙三十九年朱彝尊辑尤袤古今体诗47首,杂文26篇,汇成2卷,出示同年之友尤侗,尤侗自称为尤袤裔孙,遂命名为《梁溪遗稿》,刊行于世。此康熙刊本国家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皆有庋藏。《四库全书》本即据此本,作1卷。另有《常州先哲遗书》本,有补编、附录各1卷;《锡山尤氏丛刊》本有补遗卷,收文47篇,诗62首(3首伪作),在辑本中较称完全。

宫教集

宫教集

十二卷。宋崔敦礼(?—1181)撰。崔敦礼,字仲由,通州静海 (今天津市)人。绍兴末,与弟崔敦诗同登进士。仕至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其诗文篇帙甚丰。大体格律平正,词气畅达。虽不能标新立异,但亦周规折矩,尺寸不踰。著有 《刍言》三卷。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敦礼集二十卷,其本久佚。《宫教集》十二卷,是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采掇编次而成。作者诗文中所包涵的思想比较复杂。在《枕上》诗等作品中,体现了关心国事的儒家意识; 在 《石湖赋》中,又抒发了近于道家的悠然忘机之乐。此外,在第三卷中的 《太白远游》、《太白招魂》等歌词十四首,摹仿楚辞形式,借李白的不为世用,抒发自己的牢骚,手法十分别致。今有 《四库全书》和 《螺树山房丛书》本。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

《了凡四训》又名《命自我立》是袁了凡用来训诫他儿子所作的家训,当时命名为《诫子文》,在劝善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佛家的“境随心转”与道家的“转改运数”中所谓“境”和“运”其实是瞬息万变的,变化的依据就是人的起心、动念。《了凡四训》列举了了凡先生的亲身经历及其他果报故事,从种何种因、得何种果的因果观出发,劝诫世人多行善举。《了凡四训》虽然是一部家训,但是其劝善之意已经超出了“小我之家”,更怀有佛家的“普度众生”精神。这部家训主体部分是“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和“谦德之效”,通篇都在说明人可以掌握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继承和践行。

法华经科拾

法华经科拾

法华经科拾,七卷,清普德立科,智一拾遗,了惠跋。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宝觉祖心禅师语录

全一卷。又作黄龙晦堂心和尚语录、黄龙庵主语录、晦堂和尚语录。宋代晦堂祖心(1025~1100)撰,子和录,仲介重编。神宗元丰元年(1078 )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册黄龙四家录卷二。本书系辑录上堂语、室中垂问代答、室中举古、偈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