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

- 姓名:和珅
- 别名:字致斋,姓钮祜禄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50年7月1日
- 逝世日期:1799年2月22日
- 民族族群:
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清代大臣。字致斋,姓钮祜禄,满洲正红旗人。少时家贫,读书不多,但聪明机警,强记博闻,能诗善画,通晓满、汉、蒙古诸文。19岁时被选到宫中任銮仪卫三等轻车都尉。由于善于察颜观色,奉承拍马,深得乾隆帝的宠信,因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历任副都统、军机大臣、内务府大臣、吏部尚书、大学士、直至晋封公爵。其子娶乾隆女儿孝和公主为妻后更加有恃无恐,为所欲为。他掌握朝政20余年,结党营私,权倾朝野,富埒天下。他公开向属员索要贿赂。四方进贡之物,“上者悉入和珅,次有始入宫也”。他还纵容爪牙搜刮民财,坐地分赃,使清廷从上到下形成一个贪污群体,当时民间流传着“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民谣。1796年乾隆禅位给儿子颙琰。颙琰即位后年号嘉庆。1799年(嘉庆四年)太上皇乾隆病逝,嘉庆帝亲政。和珅被王念孙等弹劾。嘉庆帝命王公大臣会审,公布其20条大罪,赐令自尽并抄没家产。根据《查抄和珅家产清单》记载,计有田地8,000多顷,宅地5所,房2,790间,当铺75家,银号钱庄42座,古玩铺13座,花园楼台106座,赤金84,000两,银元宝55,000个,窖藏银子100万两,珠宝、玉器、古玩值银800万两,人参600斤,绸缎、皮张值银100万两,珍贵毛皮衣2700多件,其他衣服5300多件。共折合白银约值8亿两,相当于清政府20年的财政总收入。数量之巨,中外罕见。嘉庆帝抄没和珅家产后,拿出一小部分赏赐给亲信和大臣,其余绝大部分都归己有,所以后来民间有“和珅跌倒,嘉庆吃饱”之说。
和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简论上帝、人及其心灵健康
斯宾诺莎(1632—1677),与笛卡尔和莱布尼茨并称为近代西方哲学的三大理性主义者。本书分为两卷和两个附录,第一卷为“论上帝”,第二卷为“论人和属于人的东西”,附录一为“论实体、自然、上帝”,附录二为“论人的心灵”。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基本上勾勒出了斯宾诺莎早期哲学体系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泛神论思想,因而对于我们研究斯宾诺莎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张文贞集
十二卷。清张玉书撰。张玉书字素贞。江苏丹徒人。清初古文家。顺治十八年(1661)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大学士。谥文贞。著有《张文贞集》。此集前有储大文序,不分卷帙,亦无目录。其善写格纸版心皆有松荫堂字。盖其家藏钞本编辑未成。首为赋二篇,次为颂三篇,表三篇,笺六篇,疏二十篇,议一篇,书一篇,考一篇,说一篇,序二十八篇,跋一篇,记九篇,纪事十篇,传一篇,赞二篇,策问十二篇,纪功碑二篇,墓碑六篇,神道碑四篇,墓志铭三十二篇。大抵皆雍容典雅。其所纪亦足与史传相参。纪顺治间乐章及钱粮户口三篇,皆足资掌故。其他如《赐游玉泉山记》、《赐游化育沟后苑记》、《赐游喀喇河后苑记》、《赐游热河后苑记》,皆足具史料价值。其余碑志,亦多清初将相事迹,可备考核。惟募疏、祭文之属,收载太滥。恐其后人遇稿即录,未加选择,转为全集之累。故悉删除,而惟其录其赋、颂以下诸篇,分为十二卷。此集有乾隆五十七年(1792)松阴堂刊本、光绪二十七年 (1901) 活字印本。
文镜秘府论
古代文论史料。日僧遍照金刚(774—835)撰。六卷。作者法号遍照金刚,俗姓佐伯,名空海。他生活在日本平安朝前期,于唐贞元二十年(804)至元和元年(806)在中国留学约三年,与中国僧徒、诗人交往甚密。对佛学以及文学、语言、书画均有研究。是作者来华留学后为向日本人民介绍汉语、汉诗而编写,回国后应日本人学习汉语和汉文学的要求撰写《文镜秘府论》。后人编有《弘法大师全集》十五卷。分天、地、东、南、西、北六卷,讲述六朝至唐前期有关诗歌声律、对偶、体式和各种文病。首卷序称“文章为纪纲之要”,其义既大且远,所作意在使国人了解汉诗,“不寻千里,蛇珠自得;不烦旁披,雕龙可期”。
隋炀帝海山记
小说。佚名撰。二卷。上卷原题下注曰“记炀帝宫中花木”,下卷原题下注曰“记登极后事迹”。鲁迅认为系编者所加,收入《唐宋传奇集》时删去。本编上卷写炀帝自出生至杨素扶他有国,继文帝位后,营造宫苑,奢侈淫乐的宫闱生活。下卷写炀帝东幸,荒淫无度,大肆搜刮,激起政变,最后自缢于扬州。作品从多方面揭露炀帝独断专行,谏诤莫从,“大兴西苑,两至辽东”,以致天下为墟,饿殍盈野,逼民造反的历史背景,具有一定批判和认识意义。有《古今说海》、《古今逸史》本《说郛》节删本。为鲁迅编《唐宋传奇集》收录。
凤池吟稿
十卷。明汪广洋(?—1379)撰。汪广洋,字朝宗,江苏高邮人,流寓安徽太平(今黄山)。汪广洋少师余阙,淹道经史,善篆录,工为诗歌。元末举进士。明太祖朱元璋渡江,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右丞相,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 (1379),坐贬云南广南县,于中途赐死。其事迹具载《明史》本传。著有《凤池吟稿》十卷。此集共十卷。辑录广洋所作之诗。其诗作开爽朗秀,自成一家,一洗元人纤媚之习。朱彝尊《静志居诗话》曾摘其“平沙谁戏马,落日自登台。湖水当门落,松云傍枕浮。怀人当永夜,看月上疏桐。对客开春酒,当门扫落花。天垂芳草地,渔唱夕阳村”等句数十联,认为可入唐人主客图。王世贞评其诗“如胡琴羌管,虽非太常乐,琅琅有致。”可见其诗虽当时为宋濂诸人盛名所掩,世不甚称。然终不愧为一代开国之音。有浙江汪汝瑮家藏本。
郭子仪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郭子仪》孙毓修著。郭子仪, 唐大将。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人。公元755年安禄山叛乱时,任朔方节度使,出河北击败史思明,潼关失守后退兵朔方,拥立肃宗即位。后主持平叛,率军收复长安、洛阳。758年迁中书令。与李光弼等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压回河北。进封汾阳郡王。后被夺兵权。代宗时仆固怀恩叛变,纠合回纥、吐蕃攻唐,他说服回纥统治者与唐联兵,共破吐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