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日褧

罗日褧
  • 姓名:罗日褧
  • 别名:字尚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豫章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罗日褧[jiǒng],字尚之,江西豫章人(今江西省南昌市人)。生平事迹今已不可考。只知他曾在万历十三年(1585年)中过举人,因而大致推断当为明末人。他的父亲罗文博曾以考廉而授官怀庆。


罗日褧生逢明代末年,时边患屡起。东面有从日本来的海匪“倭寇”,屡屡骚扰沿海;东北面女真也日益强大,虎视眈眈,时刻都有可能挥兵南下;西北面有瓦剌和鞑靼,虽不再兴兵构衅,但仍不服明中央政权管辖,时时弄一些边地小摩擦。西南面少数民族地区则经常起义造反,民族矛盾一度很不缓和;东南沿海有西洋诸国前来商贸,也是亦商亦匪,除了骗占澳门外,还时不时在海上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甚至还占据台湾,妄想弄一块殖民地做为大举侵华的跳板。一时间明政府可以称上是“四裔叛服,边火连天”。另一方面,大量的经济文化交往也给封闭的中国带来一些新鲜的海风,明人还不是非常封闭,最起码不象清代那样闭关锁国,从郑和七次下西洋开始,明代东南地区商旅与南洋甚至非洲东北部的贸易往来就十分频繁,对这些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科技的了解也日积月累,因而明人渴望了解外部世界。


在这种背景下,明代许多文学家、史学家尤其喜欢谈论边防、海事、外夷等事务,出现了大批的著作,如《瀛涯胜览》、《海语》、《赤雅》等等,但从全面、详细的角度来看,都没有《咸宾录》这样搜罗宏富、范围广泛,它堪为明代地理类著述中的佼佼者。这本书之所以取名为《咸宾录》,是因为罗曰褧以明王朝为“天下共主”,所有四方的“虏、夷”都要来觐见朝贡。“咸”是“都”、“全部”的意思,“宾”则是“宾服”、“顺从”的意思,因此他站在明代统治阶级立场上行文的背景就可以清楚了解了。也有学者认为“咸宾”是以明王朝为主人,四海“夷狄”都来做客为宾,从而反映出明室国力强大,也能说通。

罗日褧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瓦妮娜·瓦尼尼

瓦妮娜·瓦尼尼

《瓦妮娜·瓦尼尼》是司汤达于1829年写的短篇小说,收录于《意大利遗事》。1829年发表的《瓦妮娜·瓦尼尼》,是一篇短篇。它通过烧炭党人彼埃特罗与罗马贵族小姐瓦妮娜的爱情,歌颂了意大利的民族解放运动,歌颂了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烧炭党人。瓦妮娜是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她虽然出身于阀阅世家,但视富贵如浮云,心甘情愿地追求一个出身低微,身负重伤,又被官方通缉的逃犯。为了爱情,她甘愿舍弃一切,甚至不惜自己的名声。但为了得到彼埃特罗的爱,她竟然告密出卖了彼埃特罗手下的战士,破坏了他们的起义。她当初爱上彼埃特罗,是钦佩他为民族解放奋斗的大无谓精神。但由于私心的支配,她的爱情到头来变成了正义事业的阻力。

妇科百辨

妇科百辨

《妇科百辨》是明代庄履严撰写,二十七世孙憩樵抄录的一部妇科类中医著作,成书年代不详。前三卷论及杂证、调经、种子,后三卷续论胎前、临产、产后诸症的证治方药。本书采用提问的形式,针对主证介绍相应的辨证治则和方药,治法简明,切合实用。现存憩樵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周易图书质疑

周易图书质疑

清赵继序撰。二十四卷。《四库全书》本。此书说《易》,多取卦变,兼采汉、宋之学;其辨河图、洛书,不主陈抟、邵雍之说。原本不分卷,《四库全书》馆臣为厘定二十四卷。《提要》指出:“其书以象数言《易》,而不主陈、邵河洛之说,谓作图者本于《易》,而反谓作《易》者本于图。盖因钱义方之说而畅之。全书不分卷数。首为古经十二篇。次逐节诠释经义而不载经文,但标卦爻,用汉儒经传别行之例。次为图三十有二,各系以说,而终以《大衍象数考考》、《春秋传论易考》、《易通历数》、《周易考异》、《卦爻类象》。

古今词话

古今词话

词话。一卷。南宋杨湜撰。杨湜(生平不详),字曼倩。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对此书已加称引,知杨湜为绍兴年间人。《古今词话》采辑五代以下词林逸事,仿唐宋说部体裁,所记本事每多不实,大都出于传闻。胡仔《苕溪渔隐丛话》驳之甚烈,以为“《古今词话》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仍随其词牵合为说,殊无根蒂,皆不足信也”。如以秦观《千秋岁》(水边沙外)为任世德作,《八六子》(倚危亭)为贺铸作,《浣溪沙》(脚上鞋儿四寸罗)为黄庭坚作,皆非。所记又侧重冶艳故实,品评亦时或失当。但这是现存宋代第一部以“词话”命名的论词专著,其体例为后人沿袭,在词话史研究上有重要价值。《古今词话》明以后久佚,宋以来公私书目罕见著录(《也是园书目》载《古今词话》十卷,未知是否此书),卷数未详。近人赵万里从《岁时广记》、《笺注草堂诗余》、《花草粹编》、天一阁旧藏明写本《绿窗新话》中辑得六十七则,附载于《校辑宋金元人词》中。《历代诗余话》引《古今词话》,多涉宋南渡后及元明人事,盖另一书,与杨湜无涉。此外,清康熙间吴江沈雄(偶僧)亦著《古今词话》八卷,与此书名同而实异。有《校辑宋金元人词》本,唐圭璋收入《词话丛编》。

净土二藏二教略颂

净土二藏二教略颂

全一卷。日本了誉圣冏撰。收于大正藏第八十三册。又称净土略颂。即立二藏二教二顿之教判,论净土宗之教相为相顿教。谓一代佛教分声闻、菩萨二藏,菩萨藏分顿、渐二教,略颂各教之要义。其中顿教分性顿、相顿,判定净土教为相顿,乃本书之创倡。全篇计由一百六十六颂构成。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净土三部经音义集

凡四卷。日本信瑞编纂。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七册。本书系注释净土三部经中之梵语及难解之字、句、名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