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台卿

- 姓名:杜台卿
- 别名:字少山
- 性别:男
- 朝代:隋代
- 出生地:博陵曲阳(今河北曲阳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杜台卿,字少山,杜弼之子,博陵曲阳(今河北曲阳县)人。生年不详,约卒于隋文帝开皇17年。齐时官至中书黄门侍郎。著《玉烛宝典》、《文集》、《齐纪》。《隋书》卷五八有传。台卿少好学,博览书记,解属文。仕齐奉朝请,历司空西阁祭酒、司徒户曹、著作郎、中书黄门侍郎。性儒素,每以雅道自居。及周武帝平齐,归于乡里,以《礼记》、《春秋》讲授弟子。开皇初,被征入朝。台卿尝采《月令》,解类而广之,为书名《玉烛宝典》十二卷。至是奏之,赐绢二百匹。台卿患聋,不堪吏职,请修国史。上许之,拜著作郎。十四年,上表致仕,敕以本官还第。有集十五卷,撰《齐纪》二十卷,并行于世。
杜台卿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教育通论
舒新城著。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通论类著作的代表作之一,该书特重历史演化与中国教育实际问题,在叙说教育与各种教育活动的关系的同时,反映了当时中国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的一般成果。1927年初版,至1933年,已刊行12次。他着重阐发了尊重学生个性与注意社会生活的基础,把自由与合作精神结合起来,在向西方学习的同时,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新教育的学术观点。对于目前言必称西方的学风,本书可谓一付难得的清醒剂。
复古编
辨正文字的字书。宋代张有撰。凡二卷。张有,字谦中,湖州吴兴(今属浙江)人。汉字自篆而隶,形体大变,讹异叠出,张氏欲以《说文》小篆形体矫正通行文字之误,故名其书为《复古编》。共收三千馀字,按四声编排。说解援唐颜元孙《干禄字书》分正、俗、通三体之例,正体用篆书,列为字头,别体、俗体均附载于注文之中。卷末附辨证六篇,为联绵、形声相类、形相类、声相类、笔迹小异、上正下讹,俱分组厘析各字细微差别。对研究汉字形体演变,了解汉字的形义关系,有一定参考价值。但不顾汉字发展大势而一意复古,是其局限。况其所谓“古”,仅止小篆而已,小篆较商周文字已多讹变,以小篆证今字,有时未免以讹证讹。元人曹本又撰《续复古编》四卷,收六千四十九字。张书版本较多,今存最早者为明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曹书有光绪十二年(1886)归安姚氏咫进斋叚皕宋景元钞本。
元阳子金液集
元阳子金液集,原题元阳子撰。元阳子疑即唐末道士羊参微。南宋《秘目》着录作「元阳子金液歌一卷」。今《正统道藏》本收入洞真部方法类。书中集录金液还丹诗三十一首,咏颂外丹,诗皆有注。其说以《道德经》、《参同契》为本,谓还丹唯以真阴真阳(即坎离中真铅真汞)为药,以神水华池为妙。又称神水华池「其精凝白,似马牙硝未伏火者。若经炼之后,呼为金液华池,名为真铅,亦名白虎。若修之后,即汞无黑色」。又云:「还丹入口身自轻,能销久病去妖精。」
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
《玄都九真明科》称“三奇”之二为《雌一宝经》,该经盖是。故该经亦为六朝上清经之一。述存思三一、存念太素三元君、三素元君诸女神、诵读《大洞真经》、上十二愿、服符朝礼等
禅非一枝花
《禅非一枝花:黄檗无念禅师话语录》黄檗无念禅师,法名深有,号无念,明末著名禅师。深得憨山、李卓吾、袁宏道、瞿汝稷诸人之推崇。原收录于《嘉兴大藏经》新文丰版第二十册《黄檗无念禅师复问》。 四卷,第一卷法语,涉及的是黄檗无念禅师参悟、觉解的“缘起性空”之论,不离法藏,融汇了儒家与道家的思想精随。第二卷酬问,谓之酬问,实是解经是也。第三卷复问,乃是黄檗无念禅师针对其所生活之时,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思潮动荡,在文化观念需要重建之时,而从禅宗角度给出的仁学机缘解答。 明末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思潮动荡,正值时下市场经济大潮带来的道德滑坡以及人心不洁等社会精神危机。故黄檗无念禅师这方面的话语录,近在咫尺却又溟深高远,其意境,无疑可以作为令之人心修为的参照。另有—卷,是为附录,可全方位了解黄檗无念禅师生平事迹。 禅是一种生活态度,无念禅师身体力行,从一字不识到开悟禅师,无念禅师悟道因缘,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如何笑对人生。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佛教著述。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妙叶集。二卷。是开示“三昧念佛”法门之作。谓“念佛三昧”是一切法门中“最上三昧”,故称“宝王”。上卷分九篇,下卷分十一篇,并附“真妄心胜劣图说”、“破妄念佛说”二文。收录于明《嘉兴藏·续藏》,亦见载于日本《大正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