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予同

- 姓名:周予同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
- 出生地:瑞安人
- 出生日期:1898年1月
- 逝世日期:1981年7月15日
- 民族族群:
周予同(1898年1月-1981年7月15日),原名毓懋,学名蘧,字予同、豫桐,笔名天行,瑞安人。瑞安中学毕业后,1916年以第一名考取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师大前身)。五四运动前夕,和同学组织励学会、工学会、平民教育社,进行“工读主义”实验。五四运动起,以高师学生代表身份,参加火烧赵家楼的斗争;次年与在京温籍学生创办《瓯海新潮》半月刊,传播新思想,向温、处等地寄发。是年夏,又以第一名优异成绩毕业。1921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后任《教育》杂志社主编,并在上海大学任教。1925年春发表《经今古文之争及其异同》,次年改名为《经今古文学》出版。1926年,发表论文《僵尸的出粜》,反对北洋政府强令学校读经。1928年12月,任中国著作者协会执行委员。1929年出版《经学历史注释》。1932年一度回乡任教于浙江省立十中。1933年,任安徽大学教授兼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出版《群经概论》。1934年,印行《汉学师承记选注》。1935年,回上海任暨南大学教授兼史地系主任,后兼南洋研究馆主任及暨大教务长;曾与蔡元培、吴敬恒、陈望道等署名发表《推行手头字缘起》,与柳亚子、刘大杰等署名发表《我们对于文化运动的意见》。1936年8月,任吴越史地研究会理事;12月,与马相伯、李公朴、陶行知、邹韬奋等署名发表《上海文化界救国运动宣言》。1943年任开明书店编辑兼襄理。1945年,辞去开明职务,出任复旦大学教授,曾与张志让、蔡尚思、沈体兰等发起组织上海大学教授联谊会。
解放初期,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教务长,曾作为全校土改大队长参加皖北土地改革。后历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教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民盟上海市委副主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文史馆馆务委员、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等职。1959年起,担任中国经学史课,指导研究生撰写论文,并兼任《辞海》副主编、编辑委员兼分科主编,负责主编经学史部分。1961年,任大学教材《中国历史文选》主编,编成上下两册。“文化大革命”起,因在座谈会上公开指责姚文元“断章取义,乱箭射人”,并力言“吴晗是好人”,备受批斗,所著书籍文章被指为“毒草”。1969年,因急性心脏病发作,瘫痪卧床、双目失明达13年。1981年7月15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3岁。
生平著作还有《孔子》、《朱熹》、《群经概论》、《教材之研究》(与人合著)、《中国现代教育史》、《中国学校制度》等,主编有《中国历史文选》、《开明初中本国史》、《开明新编国文课本》(与叶圣陶等合编)等。
周予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征服者罗比尔
十九世纪后期,用比空气重的机器真正解决飞行问题仍是人们的一种设想。但是工程师罗布尔已经秘密制造了“信天翁号”飞行器,并驾机来到费城宣布:只有比空气重的机器才能真正征服天空。他把顽固的“比空气轻主义者”韦尔顿学会的主席和秘书“劫持”到飞行器上,带着他们做环球飞行,在同大自然的各种较量中充分显示了这种飞行器的巨大威力。最后,“比空气轻主义者”们的得意之作“前进号”飞艇与“信天翁号”飞行器较量,不击自破,再次显示了罗布尔的“信天翁号”才是人类征服天空的使者。
太上虚皇保生神咒经
太上虚皇保生神咒经,撰人不详。盖为宋元道士所作。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本文类。此经为四言韵语,凡五十六句,实即一篇咒文。据称念诵此咒,可感应太上虚皇及五方神灵。保生固气,祛妖获福。
三国志后传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本再刊本《三国志后传》目录书影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序本再刊本《三国志后传》正文书影明代白话长篇历史演义小说。全称《续编三国志后传》,一名《续三国志》。十卷一百四十回。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余杂记,西蜀酉阳野史编次”,酉阳野史真实姓名及生平不详。成书于明万历年间。属于《三国演义》的众多续书之一。是明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题“酉阳野史”编次,描绘的是西晋司马氏开国后六十年间晋国“八王”、成汉李特、汉赵刘渊、后赵石勒、东晋王敦、苏峻等逐鹿中原、杀伐征战的兴衰史。
负情侬传
文言传奇小说。明宋懋澄撰。收入《九籥集》卷五。本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明万历间,浙东李生,系某藩臬之子,携资财入北京国子监读书,与妓女杜十娘情好甚殷。往来经年后,李生资财用尽,鸨母对李渐以为厌,而杜十娘钟情不移,誓以身归。鸨母猜度李囊无一钱,乃云愿以三百金将杜许配。李生多方筹措,皆无办法,月余后空手来归。杜遂出私所畜碎银,及首饰衣物等,筹齐款项,以“秃髻布衣”,从李出门。临行之际,院中诸妓合赠一箱。杜李二人乘舟南下,沿途所费,皆杜所出。泊舟瓜洲之夜,杜宛转微吟,为邻舟贩盐的轻薄少年所闻。次日,少年呼李生至酒肆饮酒,议论之间,李生以难与杜共归故乡为忧,少年遂提出以千金换取杜十娘,李生告以欲归而与杜商议。杜佯作许诺,并嘱李以千金为重。次日清晨,杜至少年船上后,取出所携之箱,其中珍宝无数,世所无有,杜一一投诸江中,怒骂李生与贩盐少年后,自己也投江而死。据宋懋澄在传末所云,这则故事为庚子岁(一六○○)闻诸友人后,据以写成,可能为当时确有之事。本传文词工丽,对杜十娘性格的塑造,用力甚多,对李生的忘恩负义和贩盐少年的拆白之举,颇致不满。是明人传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本篇传世后不久,冯梦龙即据以改写成白话小说名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五灯会元续略
凡四卷或八卷。另有卷首一卷。明代远门净柱撰于崇祯十七年(1644)。略称五灯续略。收于卍续藏第一三八册。本书集录五灯会元以后禅门诸大德之语录。所收录者,曹洞宗自华藏慧祚、天童如净至觉浪道盛;临济宗自慈化印肃至天隐圆修派下诸大德,总计四百余人;其中临济宗之人数虽占压倒性,然编者净柱乃曹洞宗石雨明方之法嗣,由其自序及凡例中,可知本书编撰之目的,乃在确定宋、元、明三代曹洞宗之系谱,并搜集该宗诸大德之语录。于各种传灯录等禅宗典籍中,本书乃提供研究宋代以后禅宗史之重要资料。
法镜经
全一卷(或二卷)。东汉安玄译,严佛调笔受。收于大正藏第十二册。本经与大宝积经卷十九康僧铠所译之郁伽长者会,及竺法护所译之郁迦罗越问菩萨行经,皆为同本异译经。然本经系古译本,将释尊译作众祐,舍卫国译作闻物国,长者译作理家等。内容叙述释尊应郁伽(梵Ugra ,本经译作‘甚’)长者之请,为在家、出家之菩萨说戒行。[杂阿含经卷三十、大唐内典录卷一、历代三宝纪卷四、开元释教录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