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 姓名:杨基
- 别名:字孟载,号眉庵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1326
- 逝世日期:1378
- 民族族群: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其先嘉州(四川乐山)人,其祖父仕吴中(江苏苏州),遂家焉。生于吴,家于天平山南赤城下。幼时聪颖过人,九岁能背诵六经。著书十馀万言,名《论鉴》。元末诗人杨维桢来吴,基于坐上赋《铁笛歌》。维桢得此诗大喜,携与俱东,盛赞其才。天下大乱,隐于乡,张士诚据吴,曾入幕为记室,与吴人高启、张羽、徐贲相唱和,人称“吴中四杰”。明太祖攻下苏州以杨为张士诚之右丞饶介客而被安置于临濠,旋徙河南,不久放归,起用为荥阳知县。召至京城,改官太常典簿。寻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不久,又获罪罢职。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复职,奉使长沙,还京后改任兵部员外郎,后迁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以受他人谗毁被撤职,贬为输作,参加劳役,死于工地。基工诗文,善书画。其诗多描写个人生活琐事、闲情逸致,其中咏物题画,寄赠怀人之作亦颇多。有些作品透露出时代动乱的影子,表现出对元朝的眷恋。《送陈资深归广》的五古描写因战乱道路不宁,亲戚朋友会面之难:“奈何干戈际,万里涉沆漭。兹城颇阜庶,有女供奉养。世乱得粗安,胡劳问乡党?君言苦无家,一夕魂九往。乡书昨日至,捧读屡泚颡。四丧寄浅土,未得掩诸圹……”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安得混本书,妻孥共罗幌。兹事竞难期,泪眼一凄怆。”全诗五十句,言浅情深,很像古乐府。入明之后的作品中反映了对出仕的忧惧情绪,这与其经历有关。在《樟树镇舟中作》委婉地写道:“侬是吴淞钓鱼叟,全家生长吴江口。迟钝长飞众鸟先,迂阔每落众人后。城中父老少相知,乡里儿童亦见欺。几上细钞高士传,壁间大篆《考槃》诗。春风百草承沐膏,长掷渔蓑亲案牍。胥吏犹嘲吏事疏,妻孥欲笑形容俗。羸马长途恐不堪,君思何日许投簪?”诗中有自我表白,也有难以摆脱的痛苦。这些在《寄题水西草堂》、《闻蝉》、《哭高季迪旧知》等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基在吴派诗人中是有代表性的作者,其风格纤秾华靡,如其《结客少年行》“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踘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十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求酒浆”,正是吴中才士生活的写照。这种诗风影响了几代吴中才子派诗人。基工于对偶,佳句甚夥。明都穆《南濠诗话》云:“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云‘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这些对句无论写景抒情,还是叙事议论皆用词妥帖,精警动人。其五古冲逸峭拔,多有兴寄,七绝则较含蓄,有晚唐风调,七言歌行则学初唐。有《眉庵集》。《明史》卷二五八有传。
杨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屠夫十字镇
《屠夫十字镇》讲述的是一个在1873年从哈佛辍学的年轻人安德鲁斯,受爱默生和梭罗等人的自然观念影响,带着寻找美好、希望和活力的冲动,来到屠夫十字镇,并跟随猎人米勒和其他两人(剥皮人施耐德和随营干杂活的查理·霍格)进入科罗拉多山区猎捕野牛。他们各自带着不同的目的和想法,踏上了这次前途未卜的旅程。他们经历重重困难,还丢掉了一个人的性命,才重回屠夫十字镇,但这里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格古要论
文物鉴赏专著。三卷。明曹昭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据明舒敏《格古要论序》称其为“吴下簪缨旧族,博雅好古”。此书共分十三论。上卷有古铜器、古画、古墨迹、古碑法帖四论;中卷有古琴、古砚、珍奇、金铁四论;下卷有古窑器、古漆器、锦绮、异木、异石五论。每论又各分为若干子目,如古琴论下又分断纹琴、伪断纹、唐宋琴、古琴色、古琴样等子目;古窑器论下又分柴窑、汝窑、官窑、黄董窑、哥哥窑、象窑、高丽窑、大食窑、古定窑、古磁窑、古建窑等子目。此书专述古今名玩器具之真伪优劣,是明代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部文物鉴定学专著。编写方法为记事兼论述,从文物概述、作伪方法到真伪鉴别均有论述,还介绍了鉴别赏析的源流本末及典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该书的“真赝优劣之解,皆能剖析纤微,又谙悉典故,一切源流本末,无不厘然。”使人读后对各种古物有一个较系统的了解和增长鉴赏的水平。是较好的一部文物鉴赏书籍,为后人所重视。明景泰七年(1456年)至天顺三年(1459年)间,经吉水人王佐增补校订,变更章次,易名为《新增格古要论》,共十三卷,仍为十三论。对墨迹和古碑法帖等部分增补最多。新增本比原著内容丰富,流传为广。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
《洞玄灵宝无量度人经诀音义》,唐高宗、武后时道士张万福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玉诀类。本书前半篇摘录《金篆简文经》、《太极宝诀》、《洞玄灵宝十部经序》等六朝灵宝诸经,敷述诵读《度人经》时存神、唸咒、祝诵、引炁、叩齿等道法,是为「经诀」。后半篇为「音义」,摘录经文中若干罕见字词,加以注音释义,校正个别错字。篇末附《经说》,分析《度人经》篇章结构。
孟子今注今译
王云五主编,史次耘注译。本书参考《孟子》赵岐注、朱熹《孟子集注》、清焦循《孟子正义》、陈澧《东塾读书记》的孟子部分、戴东原《孟子字义疏证》、康有为《孟子微》、胡毓寰《孟子本义》、钱穆《孟子要略》、毛子水《孟子焦疏补正》等书,确保注释译文准确明白。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十卷。清刘逢禄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三十篇,分为十卷。内容包括“张三世例”、“通三统例”、“内外例”、“时月日例”、“名例”、“褒例”、“讥例”、“贬例”、“诛绝例”、“律意轻重例”、“王鲁例”、“建始例”、“不书例”、“讳例”、“朝聘会盟例”等等,专门阐明公羊学的大义,对何休学说不太明晰之处,如“张三世”、“通三统”、“黜周王鲁”、“受命改制”等义一一加以阐发,有独特的见解。对其他各家之说,也有所采用。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认为,此书采用科学归纳研究法,有条贯,有断制,是清人著作中最有价值的创作。该书是研究《春秋公羊传》的重要著作,有《皇清经解》本。
佛说八阳神咒经
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为八佛名号经之异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