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基

杨基
  • 姓名:杨基
  • 别名:字孟载,号眉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苏州
  • 出生日期:1326
  • 逝世日期:1378
  • 民族族群:

杨基(1326~1378)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其先嘉州(四川乐山)人,其祖父仕吴中(江苏苏州),遂家焉。生于吴,家于天平山南赤城下。幼时聪颖过人,九岁能背诵六经。著书十馀万言,名《论鉴》。元末诗人杨维桢来吴,基于坐上赋《铁笛歌》。维桢得此诗大喜,携与俱东,盛赞其才。天下大乱,隐于乡,张士诚据吴,曾入幕为记室,与吴人高启、张羽、徐贲相唱和,人称“吴中四杰”。明太祖攻下苏州以杨为张士诚之右丞饶介客而被安置于临濠,旋徙河南,不久放归,起用为荥阳知县。召至京城,改官太常典簿。寻谪钟离,被荐为江西行省幕官。不久,又获罪罢职。明太祖洪武六年(1373),复职,奉使长沙,还京后改任兵部员外郎,后迁山西按察副使,进按察使。以受他人谗毁被撤职,贬为输作,参加劳役,死于工地。基工诗文,善书画。其诗多描写个人生活琐事、闲情逸致,其中咏物题画,寄赠怀人之作亦颇多。有些作品透露出时代动乱的影子,表现出对元朝的眷恋。《送陈资深归广》的五古描写因战乱道路不宁,亲戚朋友会面之难:“奈何干戈际,万里涉沆漭。兹城颇阜庶,有女供奉养。世乱得粗安,胡劳问乡党?君言苦无家,一夕魂九往。乡书昨日至,捧读屡泚颡。四丧寄浅土,未得掩诸圹……”诗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期望:“安得混本书,妻孥共罗幌。兹事竞难期,泪眼一凄怆。”全诗五十句,言浅情深,很像古乐府。入明之后的作品中反映了对出仕的忧惧情绪,这与其经历有关。在《樟树镇舟中作》委婉地写道:“侬是吴淞钓鱼叟,全家生长吴江口。迟钝长飞众鸟先,迂阔每落众人后。城中父老少相知,乡里儿童亦见欺。几上细钞高士传,壁间大篆《考槃》诗。春风百草承沐膏,长掷渔蓑亲案牍。胥吏犹嘲吏事疏,妻孥欲笑形容俗。羸马长途恐不堪,君思何日许投簪?”诗中有自我表白,也有难以摆脱的痛苦。这些在《寄题水西草堂》、《闻蝉》、《哭高季迪旧知》等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基在吴派诗人中是有代表性的作者,其风格纤秾华靡,如其《结客少年行》“豪名独擅秋千社,侠气平欺蹴踘场,白璧一双酬剑客,明珠十斛买胡娘。金丸挟弹章台左,宝骑闻筝太液旁。梅子隔墙羞掷果,桃花深院求酒浆”,正是吴中才士生活的写照。这种诗风影响了几代吴中才子派诗人。基工于对偶,佳句甚夥。明都穆《南濠诗话》云:“孟载诗律尤精,如云‘花无桃李非春色,人有笙歌是太平’,‘一官不博三竿日,万事无过两鬓星’,予爱其闲旷。及云‘乱世身如危处立,异乡人似梦中来’,‘千金已废床头剑,一字无存架上书’,则又叹其困穷。如云‘红雨落花来衮衮,绿波芳草去迢迢’,‘六朝旧恨残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予爱其含蓄。及云‘柳色嫩于鹅破壳,藓痕斑似鹿辞胎’,‘小雨送花青见萼,轻雷催笋碧抽尖’则又惊其新巧”。这些对句无论写景抒情,还是叙事议论皆用词妥帖,精警动人。其五古冲逸峭拔,多有兴寄,七绝则较含蓄,有晚唐风调,七言歌行则学初唐。有《眉庵集》。《明史》卷二五八有传。

杨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法国大革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国大革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国大革命与法兰西第一帝国》通过丰富的史料,从细节上深刻剖析了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波旁王朝覆亡的深刻原因、历届共和政府更迭的内外驱动机制、反法同盟战争跌宕起伏的军事与外交成因以及法兰西*帝国兴亡的现实逻辑。

百年战争史:1327—1485

百年战争史:1327—1485

《百年战争史:1327—1485》是皇家历史协会主席查尔斯 •欧曼教授的代表作品。经过一百多年的战争,爱德华三世统一英格兰与法兰西、建立跨海大国的梦想*终破灭,而法兰西民族迎来了统一与复兴的曙光。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爱德华三世对法兰西王位的声索合法吗?英格兰的法兰西领地对法兰西王国造成的包围态势、法兰西王国内部矛盾对抗敌力量的削弱及黑太子爱德华的军事指挥艺术是如何使法兰西人经受家园被蹂躏、国王被俘虏的灾难与奇耻大辱的?黑死病是如何逼停处于白热化的英法战争的?理查二世之死为什么为玫瑰战争的爆发埋下了伏笔?亨利五世与亨利六世继续对法战争是如何将法兰西王国推向王国边缘的?圣女贞德是如何拯救法兰西王国的?英格兰陷入玫瑰战争的深渊,法兰西人是如何趁机夺取英格兰的法兰西领地的?本书将进行深刻解读。

宸垣识略

宸垣识略

笔记。清吴长元撰。十六卷。长元字太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间潦倒京都,为公卿校雠文艺,撰是书。约二十四万字。据康熙时朱彝尊编《日下旧闻》和乾隆帝敕编《日下旧闻考》二书增删重写而成。 全书记录了北京城近郊区(包括大内宫苑、皇城、内城、外城和郊垌)的史地人文情况。书中胪列城市,条析坊巷,杂载寺观,间徵轶事,收录诗歌,采掇大纲,事详语略。吴长元久居北京,他根据自己的实地考查与史籍、碑碣想印证,对所据底本疏略未尽之处予以增补,错误不实之处予以纠正质疑。书中考证的文字,原为《日下旧闻》中的加“原按”,补遗的文字加“补按”,《日下旧闻考》中的加“考按”,作者自己考证的加“长元按”。书前冠有18幅地图(城池、大内皇城、八旗界址、西山园囿等),可称是北京历史上最早的旅游地图。

二懒开关心话

二懒开关心话

斯二子不知何许人,亦不详其姓氏。阅其心话,殆养生家而将从事于南宫者。余见而录之,喜其言浅而深、粗而精,其间命意,似有所向,殆又非顽隐一流,趣味与余不二。爰去其不经,而存其常说,名之曰《二懒心话》。盖以一号懒翁,一号大懒。按其懒字,从心不从女,是有取夫赖心而学之义焉,是殆苏懒翁之流亚也。盖能从事夫天心道心者。

钟情丽集

钟情丽集

明代通俗言情小说。四卷,现存为弘治十六年刊本,传为成化时作者邱濬为记自己少年遇合事而作。又见于《风流十传》、《万锦情林》、 《燕居笔记》冯本(以上三种均为一卷) ; 《国色天香》、 《燕居笔记》林本、《花阵绮言》、 《绣谷春容》(以上三种为二卷, 《绣谷》篇名为《辜辂钟情丽集》)。叙辜辂和黎瑜娘的爱情故事。琼人辜辂到祖姑家读书,与祖姑的孙女黎瑜娘相爱,二人以诗词书画传情。辜生原住西轩,假说有鬼移入东轩,靠近女室,得与瑜娘通,两情缱绻。辜生两次回家后遣媒求亲,黎父允婚。后辜父死,家境衰落,生守制两年未通音信,黎父又允婚苻氏,瑜娘执意不肯,自缢得救。辜生第四次来黎家,在祖姑的帮助下,二人终于私奔。苻氏告到官府,辜辂、瑜娘陷入囹圄。虽经曲折,终成眷属。其间穿插诗词韵和,才子佳人小说格套。此小说早在明嘉靖年间晁氏宝文堂就出过单行版,后被收入《国色天香》、《绣谷春容》、《万锦情林》、《风流十种》等多种集子,在明代得以广泛流传。然而,由于《钟情丽集》与邱濬的形象之间存在巨大的文化反差,此说长期备受质疑。

大学本旨

大学本旨

一卷,宋黎立武著。其书采用所谓《大学》古本,认为曾子原著不分经传,《大学》所引曾子言为曾晳之语,而非曾参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