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獬

- 姓名:郑獬
- 别名:字毅夫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
- 出生日期:1022年
- 逝世日期:1072年
- 民族族群:
郑獬[xiè](1022年—1072年),字毅夫,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北)人。皇祐五年,应进士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四),考官刘敞谓其文颇似唐皇甫湜,擢为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治平中,出知荆南,还判三班院。熙宁元年,拜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二年,出知杭州,徙青州。引病乞闲,提举鸿庆宫。五年卒,年五十一。獬气节豪迈,宗尚韩、柳古文,所著文章有豪气,峭整无长语(《郡斋读书志》卷一九),议论精确,济于世用。其《论冗官状》、《论河北流民札子》、《救祖无择疏》能识见弊端,特立敢言。有一些诗歌反映社会现实,表现出对民生疾苦的关切,而含讽喻之旨。《采凫茨》诗,清人贺裳谓妙得风谣之遗,有《三百篇》之旨,可备采风之用(《载酒园诗话·郑獬》)。其馀《奉使过居庸关》、《汴河曲》、《戍邕州》、《捕蝗》诸诗均为一时写实之作。写景咏物诗则飘逸清新,颇多佳句,如“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田家》),“更无俗艳能相杂,惟有清香可辨真”(《雪中梅》),“料得凉风消息近,萧萧已在柳梢头”(《舟行次南都遇雨》),均为时人称诵。著有《郧溪集》五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九),南宋淳熙间,秦焴尝刻其文集于安陆郡斋,明代亡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宋文鉴》、《两宋名贤小集》中辑出诗文,编为《郧溪集》三十卷,现存翰林院抄本、《四库全书》本、民国八年无倦斋刊本。《全宋词》第一册收其词二首。《全宋诗》卷五八○至五八六录其诗七卷。《全宋文》卷一四五七至一四八三收其文二十七卷。事迹见秦焴《郧溪集序》(《郧溪集》卷首附)、《宋史》卷三二一本传。
郑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爱的徒劳
《爱的徒劳》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剧本,是一部喜剧,首次出版于1598年。该剧讲述那瓦国君臣四人发誓要清心寡欲,拒绝一切物质享受,不近女色,专心读三年。可是当美丽的法国公主和她的侍女们来到宫廷后,他们就把誓言忘得一干二净,争先恐后地向她们求爱。但由于他们缺少真实的感情,法国公主把他们训斥一番以后离弃他们而去。威廉·莎士比亚在这部戏剧中讽刺了宫廷贵族的爱情言辞和爱情观。
太虚心渊篇
太虚心渊篇,撰人不详,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前半篇为序说,后半篇载五言绝句四十三首,以解释序说之意,主要论述观心见性之道。谓我性既肇,禀受无殊,圆明澄莹,恶种不萌。唯逐缘滞因,贪恋尘欲,意昧识迷,乃背生趣死。若能浇善根,洗诸垢,以心观心,以性观性,内观我心无心,外鉴物形无形,令一性净洁明白,无挂无念,圆若秋月,湛若白云,得空空不住,实实无相,便可入净境,明见大道。此书受《清静经》及佛教心性说影响,显而易见。
善恶图全传
清代长篇白话小说, 四十回。清无名氏著。此书存颂德轩藏板小型本,卷首有“汉上浮槎使者”序。此本刻工粗劣,字体不一,人名有时也前后不统一。全书共四十回。叙述恶徒李磊恶贯满盈终遭恶报的故事。 李雷母子流落溧水县,穷困潦倒。乡邻林孔昭资助李雷往南京投奔七省军门冯承受。李雷奉命专查七省叛党贪官,但上任后却无恶不作,尤好女色,荒淫无度。一日偶遇林孔昭之妻罗氏,顿起淫心,强纳为妾,并将林孔昭关入土牢。后冯承受离任,李雷恶贯满盈,终遭极刑。全书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
远山堂剧品
明祁彪佳撰。一卷。体例与《远山堂曲品》相类。主要著录明人杂剧二百四十二种。分六品: 妙品二十四种,雅品九十种,逸品二十八种,艳品九种,能品五十二种,具品三十九种。每剧各加短评。品评注重首创精神和创作个性,标举“境界妙,意致妙”,“不知其何以入妙”的自然真趣。审美效果一方面要“宛若逼真”,一方面还要“咀之味愈长”。同时重“情”,“情至之语,气贯其中,神行其际”,但要“情与景会,意与法合”。语言方面,推重本色,“淡淡说去”、“融炼无痕”、“设色在浓淡之际”,得“镜花水月之趣”。另有“传奇取人笑易、取人哭难”,“于歌笑中见哭泣”,“以冷眼写出热心”等美学观点。有明远山堂蓝格原稿本和明启元社黑格钞本;今有黄裳《远山堂明曲品剧品校录》本,另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
通志
南宋郑樵撰。200卷。纪传体通史。记述上古至隋唐3000余年的史事。郑樵博学而著述丰富。南宋绍兴十九年(1149年),进经旨、礼乐、文字、天文地理、虫鱼草木、方书等31种书。绍兴二十六年,综合历代史料编成此书。分本纪、年谱、略、世家、列传等。计本纪18卷,自三皇五帝至隋,依各史抄录;世家3卷,分周同异姓;列传108卷,自周至隋;载记8卷,为五代十国;四夷传7卷,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年谱4卷,自三皇五帝至 隋;20略52卷,记上古至唐宋历代典章制度及文化发展。20略计氏族、六书、七音、天文、地理、都邑、礼、谥、器服、乐、职官、选举、刑法、食货、艺文、校雠、图谱、金石、灾祥、昆虫草木等,其中多袭用《通典》旧文,惟氏族、六书、七音、都邑、昆虫草木五略,为旧史所无。20略为作者用力之作,也是本书的精华。 其中最要者为《艺文》与《校仇》。《艺文略》为宋以前之图书分类目录,著录图书10912部,110972卷。《校仇略》为目录、校仇学之重要著作。旧以此书与《通典》、《文献通考》合称《三通》,但本书是通史,三书并列不当。元大德三山郡刻元明递修本,元至治二年福州刻本为现存最早版本。明清版本颇多,通行有清武英殿本。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有《十通》合刊本。《二十略》有单行本,名《通志略》,有明陈宗奎校刊本、《四部备要》本、世界书局本等。
佛说五恐怖世经
佛说五恐怖世经,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说末世不遵戒律有五种可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