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捷

杨捷
  • 姓名:杨捷
  • 别名:字元凯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义州人
  • 出生日期:1627
  • 逝世日期:1700
  • 民族族群:

杨捷(1627—1700)字元凯,义州人,清朝将领。先世居宝应,明初,以军功授后屯卫指挥使,世袭,遂家焉。捷初为明裨将,顺治元年来降,授山西抚标中军游击。岚县土寇高九英等聚众剽掠,巡抚马国柱檄捷捕治,斩九英,毁其巢。国柱迁总督,以捷为督标中军参将,旋擢副将。四年,师定广东,命捷率宣化、大同兵三千往镇抚。五年,行次池州,金声桓、李成栋叛。大将军谭泰请以捷驻防九江会剿,即授九江总兵,率兵复都昌,获声桓所置吏余应柱等,斩之。江西平,叙功,予世职拖沙喇哈番。十年,从靖南将军喀喀木讨广东叛镇郝尚久,复潮州。调陕西兴安,经略大学士洪承畴请留原镇,加右都督。调福建随征右路总兵,十二年,叙复潮州功,进左都督。郑成功侵掠福建,与战云霄、铜山诸处,屡捷。十六年,擢江南提督。会成功陷镇江,窥江宁,加太子少保,充江南随征左路总兵,驻扬州,防江北要汛。十八年,命署庐凤提督,寻调山东。土寇于七败窜入海,捷捕治其党五十馀人,诛之。


康熙十二年,调江南。十七年,郑锦攻漳州,陷海澄。调捷福建,辖水陆各军,进少保兼太子太保。疏言:“臣前剿贼云霄、铜山间,深知闽兵不力战。自任江南提督,召募材健,训谏有年。拟选三千人随征福建。”诏允之。捷至福州,闻锦犯泉州,即督兵趋惠安。锦将刘国轩断洛阳桥,以三千人据陈山坝阻我师,捷遣游击李琏等袭破之。总兵黄大来与副都统禅布等会师洛阳桥南夹击,国轩遁,泉州平。锦将王一鹏复窥惠安,捷令总兵张韬御之,捕斩略尽。其别将叶明、纪朝佐等出没德化、永春间,萧武等以舟师泊湄州,窥兴化。捷遣将防守策应,移师至漳州。偕副都统吉尔塔布等败国轩於江东桥,又分兵屯守柯坑山、凤山、万松关诸要隘,遣别将扼守榴山寨。捷初上官,疏请别设水师提督,得以专御陆路。上授捷昭武将军,领福建陆路提督事。


十八年,国轩率众劫榴山寨,欲夺江东桥。捷会平南将军赉塔等分两翼夹击,大败之於下坑山及欧溪头,斩级千馀,获甲仗无算。国轩屯狮子山,联络远近各寨为声援。十九年,捷亲率健卒剿平乌屿诸寨,与总督姚启圣、总兵姚大来等分下玉洲、三汊、石码,连破十九寨,进取海澄。锦将苏侃以城降,遂乘胜与浙江提督石调声复厦门,国轩自铜山窜归台湾。是年,以老病乞罢,命还任江南提督。叙复海澄功,进世职三等阿达哈哈番。


三十九年,卒,年七十四,赠少傅兼太子太傅,谥敏壮。孙铸,袭职,请改籍扬州卫。

杨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类向何处去

人类向何处去

本书正如一封来自未来的信,跨越了20亿年文明历程的末人,从未来人类的进化形态、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生存哲学、两性生活等方面,向我们讲述整个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 欧战结束后的380年,初代人类建立第一世界国;约4000万年后,第三代人类诞生,并培育出第四代人类 ,人类从此进入新纪元——人造人时代;第五代人类获得了回溯时间的能力,与此同时,因遭遇天文灾难被迫移民金星;第七代人类获得了飞行的能力,“步行者”与“飞人”之间爆发战争,第八代人类诞生,移民海王星,人类发生退化......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文明被一次次推向毁灭的边缘,又在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人类最终会走向何种文明形态,其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牛虻

牛虻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的抚爱和教养。亚瑟除在大学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蒙泰尼里的书房里。在他的心目中,蒙泰尼里是他的良师慈父。后来亚瑟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些青年革命活动,接着又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没能动摇亚瑟的决心。不久,蒙泰尼里被调去罗马当主教。新来的院长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在卡尔狄的诱骗下,亚瑟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的党员身分,和他的一次秘密行动。当天夜里,亚瑟和波拉即被逮捕。亚瑟一直没有招供,直到被释出狱,才明白他是被卡尔狄神父所出卖。在监狱门口等候他出狱的他的恋人琼玛,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打了他一记耳光便离开了他。万分痛心的亚瑟这时又发现他最崇拜的神父蒙泰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虚伪和阴险,于是他悄然乘船前往南美,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亚瑟辗转流浪于南美各地,饱尝了人间的辛苦,苦难的生活反而把他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埋名隐姓,回到了意大利,用“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统治当局和天主教会。同时他还组织武装起义,从国外私运军火,准备把军火运入山区,分给起义者。正在这时,一位偷运军火的负责人不幸被捕,牛虻冒险在布列西盖拉布置工作时也遭逮捕。敌人威胁他,蒙泰尼里劝诱他,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后来牛虻越狱不成,终于英勇就义。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秦汉的方士与儒生

原名《汉代学术史略》。关于中国古代社会制度的著作。顾颉刚著。1935年上海亚细亚书局出版,1954年以现名再版,1978年2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新一版发行。本书1978年版由重版序言、序和22章组成,全书9.3万字。主要论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来源、内容、发展演变及其对秦汉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影响。序为1954年写成,介绍了本书的写作过程及主要内容。1—7章,说明在阴阳家和方士气氛下成就的秦汉时代若干种政治制度;8—18章,说明博士和儒生如何由分而合,又怎样接受阴阳家和方士的一套,成为汉代的经学,以及如何从他们的鼓吹里影响到两汉时代的若干种政治制度;19—22章,说明汉代经学转入谶纬的过程,阐述了谶讳的内容及其对东汉政治发生的作用。本书史料丰富,可读性强。因成书较早,作者当时还不能用社会经济基础来分析两汉社会的政治制度与学术思想,但仍不失其参考价值。

读例存疑

读例存疑

清薛允升著。54卷。有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北京翰茂斋刊本。清朝立法,律与例并行。律文自乾隆五年(1740年)颁布后,相沿未改。后世各朝多编修例条,与律共同发生效力。各朝编例数目繁多。薛允升长期供职刑部,精熟律例。本书以《大清律例》名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为篇目,逐条疏证历朝编订、增删的条例,阐发条例的编定原旨及要点,并指出例与律、例与例之间相歧异的地方。资料丰富,引据准确,所发议论多对清朝立法活动,具有较大的律学理论意义。

石璞质禅师语录

石璞质禅师语录

二卷。清超质说,明嵩等编,钱广居序,王掞序。南岳下第三十六世,嗣佛古闻。收住香林禅院、曹溪禅院语录、颂古、佛事、机缘、赞、诗偈等。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六册。

四不可得经

四不可得经

全一卷。西晋竺法护译于泰始二年至建兴元年(266~313)。略称四不得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内容叙述四位梵志兄弟为避免无常之逼迫,遂于预知命终之期后,一人踊身空中,一人隐入市中闹处,一人遁入大海,一人走避山中,然皆无法免除无常之来袭,终究不免命终。佛于祇树给孤独园,以天眼目睹此一事缘,乃对诸比丘宣说此欲求经常年少、长年健康无病、长生不老、永生不死等四不可得之理。又本经之异译本有东汉安世高(148~170)所译之同名经,然今已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