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揖

- 姓名:张揖
- 别名:字稚让
- 性别:男
- 朝代:三国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张揖,生卒年不详,三国魏清河(在今河北省临清县东北),一说河间(今河北省献县东南)人。一作张楫。字稚让。太和(公元227—232年)中官博士。多闻古艺,特善《苍》、《雅》,后魏江式称他与陈留邯郸淳齐名。(事迹见《魏书》卷九十一江式《古今文字表》,张揖《上广雅表》,颜师古《汉书叙例》,《四库全书提要》卷四十,《小学考》卷九。)曾仿《尔雅》体制,博采汉人笺注,以及《三苍》、《说文》、《方言》等书,著《广雅》三卷,足补《尔雅》所未备。隋时为避炀帝讳,改《广雅》名为《博雅》,至今二名并称。今本十卷。又著《埤苍》二卷,以补《三苍》之缺。 原书不传,清陈鳣采自晋、梁至北宋传注、字部、类书、释典诸书所引,辑为二卷。揖又因古今字体不同,取而诂之,为《古今字诂》三卷,实承《说文》之统。 书不传,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存一卷。别有《难字》、《错误字》各一卷,《唐书·艺文志》题《杂字》一卷,今皆不传。马国翰据陆德明《经典释文》及玄应《一切经音义》、司马贞《史记索隐》诸书所引,辑为《杂字》一卷。
张揖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经典释文
工具书。唐陆德明(约550—630)撰。三十卷。德明名元明,以字行,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陈朝官国子助教,陈亡归乡里,隋炀帝时复征为国子助教,隋末留居洛阳,拒绝王世充之聘。入唐官国子博士。为著名经学家。先秦古书中文字和意义,屡经转变,阅读困难,汉魏以来不少学者加以注释,陆氏采摭诸本,搜访异同,成此编。有周易一卷,古文尚书二卷,毛诗三卷,周礼二卷,仪礼一卷,礼记四卷,春秋左氏六卷,公羊、毂梁、孝经、论语、老子各一卷,庄子三卷,尔雅二卷,第一卷序录,总三十卷。“释文”即为群书作音,因古文字多以声寄义,注音即等于注义。全书所采汉魏六朝音切,凡二百三十余家。又兼收各家训诂,解释文义。为阅读先秦古籍重要工具书。亦为研究古代文字、音韵及词义变迁的重要资料。有宋元两朝递修本,清徐乾学《通志堂经解》本,卢文弨抱经堂本。一九八三年,中华书局出版黄焯断句本,最为赅备。黄焯《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一九八○年出版),考核至精。
语体文法大纲
文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体文法大纲》共12章,讲述句法及名词、代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感叹词等词的种类、构造及其他的相关用法。后附图表法、文法略表等。内容浅显易懂,能使读者在短时间内掌握文法的纲领。定义、举例等都以简单为主,无繁长难读之弊。
雪心赋
《雪心赋》系唐朝卜应天所著,是风水形势法、峦头法的经典著作。卜应天,字则巍,号昆仑子,又称卜都监。卜应天世居赣州,荐太史不就而入道门,为黄冠师。因自许心地雪亮,透彻地理,因而将其著作取名《雪心赋》。《宁都直隶州志》载:“仆都监,逸其名。善青乌术,官司天监都监。黄巢之乱,仆与杨筠松避地县西怀德乡,遂以其术,传中坝廖三传,三传传其子瑀,瑀传其婿谢世南,世南传其子锡。
洛神赋
辞赋名篇。三国魏曹植作。《文选》、《艺文类聚》见载。此赋当作于黄初四年(223)。曹植入朝后回封地途经洛水时,联想起洛水神女宓妃的传说,受到宋玉《神女赋》的感发,虚构人神相爱的悲剧,以寄托情志。赋文围绕人神相爱的主线,分成六层。先写发现洛神的经过;其次写洛神的体态容貌美,这是全文描写最为精采的部分,作者从姿态美、容貌美、情态美、服饰美、行为美五个方面毕呈神女的魅力,为相慕作了铺垫;其次写君王对洛神的爱慕;其次写洛神受到感动而深切地爱慕君王,将人神相爱推向高潮;其次写洛神被迫离去的悲剧;最后叙述离开洛川,照应首段。此赋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是感甄说,见《文选》李善注引《记》:甄逸女本为曹植所求,后为曹丕所得,谗死后,曹丕将其枕赍曹植,植过洛水有怀而作《感甄赋》,魏明帝改为《洛神赋》。后世多不取此说。二是寄心君王说。赋文云“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本文的主题当是以“人神道隔”的悲剧,曲折地表达求试不可、壮志难酬的不幸身世。赋文描写细腻而生动,如写神女之美,广比博喻,多面烘托,穷形尽貌。此赋为我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作,最能体现曹植“文才富艳”的创作特色,其影响巨大。晋代书法家王献之曾书写过《洛神赋》,画家顾恺之也有传世的《洛神赋图》。
新传奇品
戏曲论著。清代高奕撰。高奕(生卒年不详),字晋音,一字太初,浙江会稽(今绍兴)人。所作戏曲有《春秋笔》等14种。《新传奇品》继吕天成《曲品》而作,体例与《曲品》类似。作者在自序中说:“偶检笥中所藏传奇数百种,自明迄今,考其姓氏,细加评定,识以一二语,足以想见其人矣。”书中著录明代至清代初年28个作家,在各家姓名之后,略述其乡里、所作传奇本数和具体剧目,对每个作家的品评,都以八个字概括其风格特点,如说李笠翁“桃源啸傲,别有天地”,说王香裔“空谷幽兰,清芬自远。”书中共录传奇211种,与《曲品》所录并无重复,可以弥补《曲品》之不足,对于研究古典戏曲具有重要资料价值。此书已收入《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第六册。
续近思录
十四卷。清代张伯行撰。此书依据宋代朱熹《近思录》书中的门类,摘录朱熹有关言论分别编入其中,并作了注解,计有六百三十九条,内容主要有“道体”、“论学”、“致知”、“存养”、“家道”、“辨别异端”等十四门类。有 《正谊堂全书》 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