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荫麟

- 姓名:张荫麟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广东东莞人
- 出生日期:1905
- 逝世日期:1942
- 民族族群:
张荫麟(1905—1942),中国近代史学家。笔名素痴,广东东莞人。1921年考入清华学堂。在清华求学八年,发表《老子死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等文,受到梁启超等人称赞。又著文批评《古史辨》“根本方法之谬误”为误用“默证”,专力于中国科技史,在学术界崭露头角。1929年秋至1933年夏,在美国留学,学习西方哲学、社会学。1933年秋至1937年夏,任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讲中国学术史、宋史,编著《中国史纲》(上古篇,止于东汉开国),1941年3月由浙江大学史地教研室出版,为其代表作,获得广泛好评。1937年夏至1942年10月,任教于浙江大学,后任教于昆明西南联大,复离昆明至遵义任浙江大学教授,直至去世。其间专治宋史,与人创办《思想与时代》杂志,声誉甚高。除《中国史纲》外,另有《论历史哲学》、《张荫麟文集》(共三种)。张荫麟的史观与史学思想主要有:一、以偏爱循环史观为特征的综合史观,代表作是《传统历史哲学之总清算》,主要观点译自西方学者,杂以己意。归纳传统历史哲学为五派:目的史观、循环史观、辩证史观、演化史观、文化变迁因果律(理想史观、唯物史观、气候史观、人物史观)。反对黑格尔历史哲学,否定历史必然性与规律性思想,不承认历史进步,偏爱循环史观,认为“吾人若以循环之观念为导引以考察人类史,则每可得惊人之发现。此则吾所确信不疑者。”又认为唯物史观“难成立”,但在他处又说: “晚近案据马克思主义讲中国史者,大抵议论多而实征少。此等著作自有其时代之需要,而非桎梏于资产阶级意识之井底蛙所得妄诽。”二、对历史认识局限性的详细阐述,代表作是《论历史学之过去与未来》,认为历史研究不可“先有成见在胸,本此一定之目的,搜寻各种证据,推勘文字,比例事实。”试图回答“过去历史资料所受之限制何在”、 “有打破或减轻之可能否”、“如何打破或减轻”三个问题,提出史料有15种局限性,认为史料局限性能够随历史发展而减弱,历史学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完整认识。三、认为历史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代表作是《历史之美学价值》,并提出: “持审美态度而作之史,名艺术化之史;持穷理态度而作之史,名科学化之史,其鹄的皆以显真。前者之所显者为真相,后者之所显者为真理。”“小说与历史之所同者,表现有感情、有生命、有神彩之境界。”“理想之历史须具二条件:正确充备之资料,忠实之艺术的表现。”四、详细探讨史实的选择与综合问题,代表作是《论史实之选择与综合》。认为史家选择史料有六项标准:新异性、决定性、实效性、文化价值性、训诲功用性、现状渊源性。提出:史实在时空位置(社会静力学)与内容(社会动力学)上的特殊性,决定史实的“新异”程度。史实的新异性随时间发展、自身发展、环境变化、广袤度量而变化。某史实“所决定的别些史事所占的时空范围愈大,则愈重要。”旧史家常用的史实训诲标准,与近代史学趋势相背,应予放弃。“我们的历史兴趣之一是要了解现状,是要追溯现状的由来,众史事和现状之发生的关系有深浅之不同。随着社会当前的使命,问题和困难的改变,久被遗忘的史迹每因其与现状的切合而复活于人们心中。”
猜你喜欢的书
富兰克林自传
该书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最为著名的自传,其写作始于1771年,中间时断时续,一直写到1790年富兰克林去世前不久,内容涵盖作者从青年时代到18世纪50年代末期的生活。他在担任北美殖民地常驻英国代表时动笔写自传的第一部分,1784年出使法国时撰写第二部分,1788~1790年在美国费城对这两部分进行修改。由于家人对出版《自传》犹豫不决,不少盗版在坊间流传开来。1791年在法国巴黎出版了不完整的法译本,英文版本1793年在伦敦出版,直到1818年《自传》才在美国正式出版。虽然富兰克林没能完成这部他称之为回忆录的作品,不过其中详尽记录了他所经历的事件、他从事的发明创造,以及他为研究道德、哲学、政治、科学、文学做出的努力,内容十分丰富多彩。《富兰克林自传》不仅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献,而且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以丰富的主题、象征、隐喻、类比著称,在美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
早在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就开始关注和重视田野考古学。1928年,他编撰了《近百年古城古墓发掘史》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早向中国学术界介绍世界考古重大发现的著作。本书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郑振铎先生的重要作品之一,及时总结了国外自19世纪到20世纪初的重大考古发现,例如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等重要遗迹的发现和发掘历程,资料详尽,条理清晰,文辞生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
墨池编
《墨池编》是成书于北宋时期的一部书学论著汇编。北宋朱长文编著。书学论著汇编。共二十卷(明代以后并作六卷)。选编前人书学论著。分字学、笔法、杂议、品藻、赞述、宝藏、碑刻、器用共八门。编者考核得失,加以指评,极具见识。为研究古代书学的重要著作。本书版本较多,除宋刻原刊外、还有明隆庆间薛晨刊本,万历八年(1580)扬州知府虞德烨刊本、清雍正十一年(1733)朱之励刊本、乾隆三十一年 (1766)刊本、《四库全书》本等。
蒋子万机论
《蒋子万机论》八卷,蒋济撰。《旧唐志》同。《新唐志》作十卷。《直斋书录解题》作二卷,称《馆阁书目》十卷,五十五篇。今惟十五篇,非完书也。至明而二卷本亦亡。焦竑《国史经籍志》以八卷入儒家,以二卷入杂家,虚列书名,又误分为两种,不足据。今从《群书治要》写出三篇,益以各书所征引,定著一卷。嘉庆乙亥岁四月朔。
董公择日要览
董公择曰法又名十二月建除法。十二建星起例:建星子月(年)起子,丑为除,寅为满,卯为平……建:为岁君,为元神,吉凶众神之主,可坐不可向,在山在方迭吉则吉,迭凶则凶,在方为堆黄方,亦迭吉则吉,迭凶则凶。由各个月中第一个曰支与月支相同之曰谓之建曰,旺建之气,势不可当。阳气过盛不宜结婚(要阴阳调和),适合上任,祈福,营造及出行。除:为四利太阳小吉(吉庆之神)。旺建之气有所减,其气温和,宜安宅,祭礼,百事皆宜。出军行师,宜嫁娶。满:为土瘟为四利丧门凶,又为天富小吉。满曰较除曰为次,为月中福德之神,但与戍曰同值为天狗凶曰,满曰忌葬,有完满之意。与破曰、开曰三合有破曰坏影向,不是全好。忌祭祀祈福(寅曰同)亥曰嫁。平:为三台,又为士曲,又为四利太阳大吉。物满必溢,溢之则平,平宜收瘟,剥削,解除,除百灾,补垣,修造。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
太上三五傍救醮五帝断殟仪,撰人不详。似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威仪类。本篇内叙道士为人醮祭五帝,断除疫鬼之仪。谓凡人家遭逢天灾厄难,家口瘿疔,皆因宅合前后五帝神祗不卫于人,以及疫鬼作祟所致。可择良日准备法物,请道士醮祭五帝。醮祭之法,有入坛解秽、发炉、宣咒、上香酒茶、吟赞等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