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起凤

沈起凤
  • 姓名:沈起凤
  • 别名:字桐威,号薲渔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吴县人
  • 出生日期:1741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沈起凤(1741—?),生于清高宗乾隆六年,卒年不详。清戏曲作家。字桐威,号薲渔、红心词客,一号蓉州。江苏吴县人。出身于官宦家庭,乾隆三十三年(1768)二十八岁时中举,此后五次赴进士试,均落第而归。喜爱戏曲,常为戏曲艺人编写剧本。乾隆两次巡幸江南,扬州盐政和苏州、杭州织造所献演的新剧,大部出其手笔。曾先后任安徽祁门教谕、全椒散谕。因作《贤侯怒》乐府讽刺权贵而受咎,2年后被解职。其一生勒于笔耕,著述甚丰。今知所作传奇约30余种。今存《报恩缘》、《才子福》、《文星榜》、《伏虎韬》4种,并为其代表作。另有《泥金带》、《千金笑》、《桐桂缘》、《黄金屋》等,均不存。吴梅在《才人福·跋》中云:“余尝谓渔之才既不可及,而用笔之妙,尤非藏园,倚晴所能。笠翁自负科白为一代能手,平心而论,应让渔”。石韫玉云:“其所著词曲……风行于大江南北。梨园弟子登门而求者踵相接”。另作有《十三经管见》、《谐铎》、《续谐铎》、《人鹄》、《吹雪词》、《红心词》、《薲渔初移》等。妻张云,亦工诗文,颇享唱随之乐。

沈起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医学穷源集

医学穷源集

医案。明王肯堂撰,殷宅心辑释。六卷。肯堂有《证治准绳》已著录。宅心,庐江人,王氏门生。肯堂将所撰医案按运气、年代分类辑成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8)。卷一卷二为图说,载太极图、阴阳图、洛书三元九宫图、天地左右升降图,及元会运气论、标本中气、经络学说等图与论三十余篇,乃采取肯堂尺木楼图说而成。卷三至卷六选录万历三十九年至崇祯元年间临证验案,每卷首论是年运气所交节气,次以干支为序载列医案。每案详叙患者姓氏、年龄、症状、脉象、辨证论治及方药,后为殷氏释解。卷末取同门李顾诸客游淮时依运气施治各案,列为续编。书中以重视运气学说为特点,有些医案亦难免牵强。因肯堂晚年客游淮海邗江,故其方药多根据淮海人体气禀性施治。殷氏辑成此案后,肯堂嘉其“溯其源头,更述吾所以食古而不泥于古之意”,并命名。有清嘉庆十三年(1808)雉水汤世质刊本,嘉庆二十二年刊本。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

玄天上帝启圣录,原不题撰人。从内容看,当系元代武当山道士所撰。八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神部记传类。书中第一卷记述玄帝(真武)降生及修道成真故事。谓玄帝乃先天始炁所化,黄帝时托生为净乐国大子,生而神明。后放弃王位,遇紫元君授以无极上道,至均州太和山(即武当山)修炼,功成飞升后,奉上帝之命降妖伏魔。第二至八卷主要记述宋代真武灵应故事,谓宋太祖于瀛州建北极七元四圣祠,真武感降,助宋朝统一天下;又称真武下降,辅佐狄青平定西番南蛮;宋仁宗于内庭建真武祠堂等等。从中可见宋代崇奉真武神之事实。又本书中对宋元时武当山之玄帝神迹及宫观祠庙亦有所记述。

黄帝阴符经讲义

黄帝阴符经讲义

道家著作。四卷。南宋夏元鼎 (生卒年不详)撰。夏元鼎,字宗禹,号云峰散人,南宋永嘉(今浙江省永嘉县) 人。撰有《悟真篇讲义》、《阴符经讲义》、《崔公入药镜笺》等。《阴符经讲义》,全称《黄帝阴符经讲义》。此书以夏元鼎 《阴符经讲义》三卷及《图说》一卷合编,书末附有《崔公入药镜笺序》等总共四卷。是书前有宋宝庆二年(1226)楼防序。《阴符经》384字,不言丹,自李筌以后诸经家也不以丹言。而此书专以丹法释阴符之旨,成一家之言。

空轩诗话

空轩诗话

近代诗话。吴宓著。附刊于1935年中华书局(上海)出版之《吴宓诗集》。卷首有1934年作者自叙。自叙说:“近年编辑读书,及与友人通函谈叙之所得,有关于诗者若干条,录存册中未尝刊布,兹汇为一编,以示同好。”所录诗话52则,约7万字。其内容则兼顾记事与评论。所记述与评论者均为清朝末年及民国年间人士,其中不乏吴宓的师友。如杨钟羲、吴芳吉、张尔田、黄节、王国维、梁启超、姚华、柳诒徵、胡先骕、黄遵宪、于右任、汪荣宝、曾广钧、曾宝荪、胡子靖、凫公、徐英、陈家庆、吕碧城、李思纯、王越君、卢前等。所记黄节临终前关于顾炎武的谈话及王国维自沉前的题扇诗,均可补文献记载之缺。偶尔也有独到之见。如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以黄遵宪、夏普佑和蒋智由为晚清“诗界三杰”。吴宓却说:“细按之,蒋君殊平庸,夏君为史学家,帷黄先生可当此名”。吴宓认为爱国救亡与民族之复兴,同传统文化之保存完全一致。“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使得“旧诗之不作,文言之堕废,尤其是汉文文字系统之全部毁灭”,是最令人感到悲伤痛苦的。主张“以新材料熔入旧格律”,方才是诗歌创作的正轨。而黄遵宪正是以新材料入旧格律的典范,故“可作吾侪继起者之南针”。

网庐漫墨

网庐漫墨

清末民初昂孙撰。全书分清前杂谈和清代野史掌故两大类,所记朝野掌故轶事,多为作者亲历亲闻,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其内容曾在民国初年《民权素》杂志上连载,今据此标点整理。

金光明经文句记

金光明经文句记

凡十二卷。宋代知礼撰述。又作金光明文句记、光明文句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九册。本书随文解释智顗之金光明经文句。其初,知礼之师义通宣讲金光明经文句时,门徒竞录所闻成卷,然旷远之旨羁绊不宣,经论援证谬误亦不少,以致知礼有所感慨,遂援举所领大义,又借智圆之金光明文句索隐中之俗书故实以为裨助,撰述此书。至十七品,未竟而入寂。最后之赞佛品由其门人广智追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