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应文

- 姓名:张应文
- 别名:字茂实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明昆山人
- 出生日期:1524
- 逝世日期:1585
- 民族族群:
张应文(1524—1585),明昆山人,徙居长洲(今江苏苏州)。字茂实,一字彝甫,别字春塘,号彝斋、巢居子、闻闻居士、被褐先生。张情长子,张丑父,文柟岳父,归有光弟子。监生。与王世贞为莫逆之交。少侠义,好击剑博弈。中年慕道修炼,复笃佛注经。旁通星象、阴阳诸学。 能文工书,画长于兰竹,博雅嗜古多才艺。所藏古籍、器 玩、印章、书画既精且富,一时甲于吴中。以购得苏轼小楷《乞居帖》真迹,遂名所居为“苏庵”。精于赏鉴及装褙,时 与通家姻娅文彭、文嘉考古订今。生平宝爱三代九螭白玉 玦及宋高宗书《御制徽宗文集序》,为传家清玩。万历二十三年(1595 年)著成《清秘藏》,与所著《箪瓢乐》《老圃一得》《罗钟斋兰谱》《菊书》《先天换骨新谱》《焚香略》辑入《张氏藏书》。又续撰兰谱,所作品题歌诗古近体近百篇结为《国香集》。编有《中晚唐诗选》《杜诗内外编》等。曾注 《药师经》。另著有《巢居小稿》等。
张应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裴子言医
明代裴一中原著,清代杨素圃鉴定,王士雄评选。成书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前有顺治间赵善鸣序文本书首先论述行医原则、医德及医风,强调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医家不可缺一。其次,本书还就《内经》中的“治虚”与“补虚”之异作了阐述,颇为中肯。
中国接骨图说
日本人二宫献彦可撰。成书于公元1807年。此书精辟地总结了18世纪中国骨科的主要经验。全书列“接骨总论”、“正骨图解和接骨经验方”。此书最主要成就是“正骨图解”。书中绘有十五母法、三十六子法的骨折整复图及其说明,特别介绍旋转复位法整复颈、腰痛等。此书1955年人民卫生出版社译成中文出版。[图片请参阅PDF版]
周易集解补释
曹元弼在易学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三种,《周易学》八卷、《周易郑氏注笺释》二十八卷、《周易集解补释》十七卷。《周易学》,条理《周易》之义例。《周易郑氏注笺释》,以郑玄注为主,参详诸家,阐发经义。因为《周易郑氏注笺释》卷帙浩繁,不利于初学,又著《周易集解补释》,以唐人李鼎祚编著的《周易集解》为纲,加以补释。《周易集解补释》成书最晚,先补《周易集解》未收之古注,然后将诸家之注,条分缕析,详加阐发,以己意贯通,使得简奥难懂、流派纷呈的诸家古易说,灿然明白。此书,对《周易》研究欲登堂入室者,乃上乘之选。
太上开明天地本真经
道教书。此经以“本真”命名, 旨在论述“大道者,本真也,真是道之本”。认为自天地开辟, 育养万物,上世淳朴,人不迷本真, 故能长寿。后世风浇俗薄,人迷失本真,故体衰寿短。上圣开示,遂兴三教,儒务本,道守本,释返本。三教虽殊,返本归真则一,故不必斤斤于“人我三教之分”。本经题“师仁寿授”。其中以内丹为道教修炼之要,倡会通三教之说,从其内容看成书当在北宋后。收入《道藏》第27册。
童蒙训
一名《西垣童蒙训》。南宋吕本中撰著,基本上是一本对儿童进行道德启蒙教育的著作,也包含有成人修已治人之道。吕本中原属北宋故家,元祐遗老,成年后虽与程门游酢、杨时、尹焞交游,但幼时不名一师,多本于家传。《童蒙训》上绍原明(吕希哲,本中的祖父)。下启伯恭(吕祖谦,本中之孙),多录取大儒名言,述根本经训,集师友杂说,书正论格言。认为进行道德教育,当以儒家《孝经》等经典为本,融通诸子百家。
谏王经
梵名Ra^ja^vava^daka 。全一卷。刘宋沮渠京声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此经甚短,为平易之散文体。记述佛陀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为‘不离先尼王’说法,诫谏彼应以正法、慈心治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