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

- 姓名:李贺
- 别名:字长吉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郡望陇西(今属甘肃)
- 出生日期:790
- 逝世日期:816
- 民族族群:
李贺(790~816)字长吉。郡望陇西(今属甘肃),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宗室郑孝王亮后裔,但已没落。父晋肃,边上从事,曾官陕县令,早卒。贺家福昌之昌谷,故世称李昌谷。元和二年移居洛阳,曾以歌诗谒韩愈,深受韩愈器重。五年应河南府试,获解。入京应进士试。毁之者谓父名晋肃,晋、进同音,子当避讳,不得举进士。韩愈为作《讳辩》以解之,然终未登一第。六年仕为奉礼郎。或言贺于元和三年至河南府取解,明年应省试不第,五年为奉礼郎(钱仲联《李贺年谱会笺》)。位卑职冷,病贫交迫。八年春,辞官归昌谷闲居。九年秋,赴潞州依张彻。元和十一年病归,卒于家。李贺才名早著。贞元末即蜚声诗坛,与李益齐名,称“二李”。常骑驴,背古锦囊外出,遇所得,书投囊中。及暮归,足成之。其母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可见其冥搜之苦。长于乐府诗。史称“其乐府数十篇,至于云韶乐工,无不讽诵”。《猛虎行》、《上之回》、《雁门太守行》表现对藩镇割据之痛恨和对朝廷平叛之歌颂;《公无出门》、《艾如张》、《古邺城童子谣》、《老夫采玉歌》反映社会之黑暗险恶和对人民所遭苦难之同情;《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歌》等描写动人音乐,都为传诵之作。尤可注意者,李贺一生仕途偃蹇,多病早衰,深感世变无涯,人生有尽,于死生问题常纠结于心,所作如《天上谣》、《浩歌》、《古悠悠行》、《日出行》、《梦天》等,“皆深有感于日月逾迈,沧桑改换,而人事之代谢不与焉”(钱锺书《谈艺录》)。虽情绪低沉,而想象新奇,境界寥廓,冶瑰奇秾丽与幽峭凄清于一炉,于中国诗歌史上可称独树一帜。杜牧《李长吉歌诗叙》以“风樯阵马”、“时花美女”、“牛鬼蛇神”喻其诗境,钱锺书以为“皆贴切无溢美之词”(《谈艺录》补订本)。严羽《沧浪诗话》称“李长吉体”,当指此类乐府诗而言。后人虽有诋之为“诗之妖”者(潘德舆《养一斋诗话》),然仿效之者亦复不少。其五七言绝句,明白晓畅,风格与乐府歌行迥异。《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李贺集》五卷。《郡斋读书志》著录《李贺集》四卷、外集一卷。《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长吉集》一卷。后世刻本较多,清王琦、姚文燮、方扶南三家评注《李长吉歌诗》较通行。陈本礼注本称《协律钩元》,时以政治事件比附,穿凿过甚。《全唐诗》编其诗为五卷,见卷三九○至三九四。《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五补其诗一首。生平事迹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旧唐书》卷一三七和《新唐书》卷二○三本传、《唐诗纪事》卷四三、《唐才子传笺正》卷五等,年谱以朱自清《李贺年谱》及钱仲联《李长吉年谱会笺》较为通行。
猜你喜欢的书
吕思勉国学经典入门
吕思勉著,全书共分三篇,分别为经子解题、史学与史籍、中国史籍读法。内容涉及论读经之法、论读子之法、史学定义、史籍溯源、史学缘起、史部大略、史家宗旨今夕异同、论搜辑考证、论史事之法、史学演进趋势、读旧史宜注意之点、治古史的特殊方法,等等。三篇内容都是吕思勉先生盛年时期,指导学子学习国学的入门佳作,至今对国学爱好者和研究者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和指导价值。
文心
《文心》是叶圣陶与夏丏尊先生,用故事的形式,来讲解语文知识的一部启蒙书。共三十二篇文章,每一章一个主题,例如信的书写、朗诵的技巧、修辞的运用……通过几个中学生乐华、大文等人的生活,将之串联起来,使语文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中延展发散。更有社会时事的穿插互动,将文字技巧的说明升华为文字背后精神的挖掘宣扬。陈望道先生和朱自清先生为《文心》写了序,将该书的价值意义做一表彰。陈先生说这本书的特点是“把关于国文的抽象的知识和青年日常可以遇到的具体的事情融成了一片。”朱先生说“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还“将教学也打成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
本草纲目拾遗
清赵学敏撰。此书撰于1765年,刊于1864年,共10卷,分18部,其中716种药物《本草纲目》未记载,加已载而需予补充药物共921种,其为补充《本草纲目》的著作,故名《本草纲目拾遗》。《本草纲目拾遗》引用参考多种文献资料,结合临床经验及采、种草药予以介绍,参照《本草纲目》体例编撰,较之多出藤、花二部,书前首列“正误”。全书内容皆论述《本草纲目》误记或漏记的药物,如“大腹子”条称:“大腹子乃大腹槟榔,与槟榔形似而性异……至今日药肆中所用槟榔,半多以大腹子代用,率由濒湖一言之误也。”凡例称:“川贝不分川象(指川贝母、浙贝母);大枣不分南北,传误非浅。”又如“小序”中称:“濒湖之书成博矣,然物生既久则种类愈繁……如不解一也,今产霍山(在今安徽省西部)者则形小而味甘;白术一也,今出于潜(霍山,汉置潜县)者,则根斑而力大,此皆近所变产,此而不书,过时罔识。”这说明许多药物同物而异种。皆载录以别之。书中所收许多药物来自民间,如:紫草茸清解痘毒,鸦胆子治疗冷痢,千年健治疗风湿,独角莲治疗毒虫咬螫等等,还收录了许多外来药物,如西洋参、西国米、吕宋果、金鸡勒等等,此外还发掘了民间验方和当时传入的西医药资料。赵学敏还著有《本草话》《升降秘要》《药性玄解》等,但已佚失,仅存此著,解放后有排印本。
三塔主峰禅师语录
《三塔主峰禅师语录》是一部记录明代高僧三塔主峰禅师言行的禅宗语录集,汇集了禅师与僧人、居士之间的对话以及禅师在各种场合的讲法内容。该书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禅师对禅理、修行方法及日常生活的深刻见解,为后世禅宗修行者和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全书以语录形式为主,通过禅师与弟子、信徒之间的机锋问答,探讨了诸多禅宗核心思想。例如,禅师常以“明心见性”为修行宗旨,强调通过“道心”的培养,达到解脱和觉悟。书中多处记录了禅师对修行的指导,他劝诫弟子要勤奋修行,不可贪图安逸,并主张通过诵经、礼拜、坐禅等日常修行方式,不断精进。
法华经演义
法华经演义,二十卷,清一松讲录,广和编定。光绪二年,在会稽(今绍兴)传灯寺整理时,苦思了12昼夜,于神思恍忽中如见光亮,听到声音: “得意无心为本。”于是以此为宗旨,对这讲稿进行增删,并补入《法华经》原文,改名《法华演义》刊行。
辩中边论述记
凡三卷。又作辩中边论疏、辨中边论述记。唐代窥基着。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四册。本书为玄奘译之辩中边论现存唯一注释书。辩中边论另一译本为真谛译之中边分别论,其注释书有新罗元晓之中边分别论疏四卷(仅存卷三),元晓之疏与本书同为研究辩中边论或中边分别论不可或缺之资料。窥基著作此书时,曾对照三种梵本,而与真谛译本作严密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