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元璐

- 姓名:倪元璐
- 别名:字玉汝,号鸿宝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上虞县越东乡
- 出生日期:1593
- 逝世日期:1644
- 民族族群:
倪元璐(1593—1644),字玉汝,号鸿宝、园客,上虞县越东乡(今上虞市小越镇)倪梁村人,后移居会稽(今绍兴)。明代学者。七八岁即能诗,17岁中举于乡。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后出主江西乡试,命题有讥讽阉党之意。崇祯元年(1628)正月,上疏为东林党人辩诬,又请毁魏忠贤陷害忠良的《三朝要典》。自此疏出,清议渐明,忠良者始得抬头。后历任南京司业、右中允、右庶子等职,先后上疏言“制实八策”和“制虚八策”。八年,任国子祭酒,为东阁大学士温体仁所忌,唆使刘孔昭攻击其“妾冒妻封”,败礼乱法,因此罢官南归,居于绍兴城南。时逢越中连岁大饥,筹划赈恤之策甚备,史称“处不忘君,退不遗世”。十五年,起兵部右侍郎兼侍讲学士,翌年五月拜为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充日讲官,多次上疏切陈时弊及救援之法,为宦官所嫉。李自成攻下北京后,自缢。南明福王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顺治十年(1653),追谥文贞。
工诗文,著有《倪文贞集》。善画山水竹石。喜用水墨生晕之法,苍润古雅,饶有风致。所画山皆崚嶒突兀,林木则苍莽葱郁。陶元藻评其画云:“倪以雄深高浑见魄力,徐渭以萧疏古淡见风神。”传世作品有天启七年作《临董北宛云壑高逸图》轴,图录于《宋元明清名画大观》;崇祯五年作《树石图》卷,现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书工行草,秀逸有姿。书迹有《行草诗翰》轴,现藏浙江省博物馆。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黄庭外景玉经注
原题“务成子注”。务成子应为隋唐时道士。唐玄宗开元中敕撰《初学记》,已引述“太上黄庭经注”。今本一卷,收入《云笈七签》卷十二。本篇分《黄庭外景经》为上中下三部,逐句解释其名词术语及修养要诀。注文强调修道者应宝精惜气,存神守一,使精气不泄,魂神不去,常守丹田,则病邪自去,自然长生。其说符合原经本义,文字亦简明晓畅。
秤星灵台秘要经
秤星灵台秘要经,撰人不详。据卷首序文,作者应为唐昭宗乾宁(894-897)年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类着录窦子通撰「灵台秘宝符书一卷」;《宋史‧艺文志》杂家类着录扶风隐者撰「通幽子灵台隐秘宝符一卷」,疑即此书。今本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书言禳灾算命之术,内容可分为两部分。前半篇首先论述五行生克,并载各种禳解法术,如禳灾星法。禳火法、禳土法、禳木法、禳暗曜法等。后半篇星命历算法术,有歌诀二首。其一《洞微限歌》,根据人生所禀星命推算吉凶祸福。其二《洞微大数休咎歌》,根据生辰五行推算命运。
夜谭随录
文言笔记小说集。四卷。署“清闲斋氏”(和邦额)撰。成书于乾隆四十四年 (1779)。取材广泛,所记事物繁多,有甘肃沙漠 怪风,西海蜃气观,京师地震等奇观,也有北地 回煞、夜星子等迷信风俗。故鲁迅《中国小说史 略》谓其“记朔方景物及市井情形者特可观”。 其他如《张五》篇记官吏贪财好色,滥施酷刑; 《米芗老》记乱兵掠卖妇女,《陆水部》记雍正朝 文字狱之难,亦颇有社会意义。《自序》云:“每 喜与二三友朋,于酒觞茶榻间灭烛谈鬼,坐月 说狐。”其宗旨与《聊斋志异》略同,以“谈鬼说 狐”寄意人生世态。然颇有“借材他书”者,鲁迅 谓“如《佟觭角》、《夜星子》、《疡医》,皆本《新齐 谐》”。传本有足本和非足本之别。足本有乾隆 五十八年(1793)本衙刊本、《笔记小说大观》 本、上海商务印书馆平装铅印本等。非足本少 《红衣妇人》一篇,有光绪十三年(1887)鸿宝斋 石印本、广益书局石印本、梁溪图书馆沈小英 序本、大达图书供应社排印本等。今通行本为 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排印本。
东明闻见录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王朱由榔的主要拥立者,也是永历朝抗清军事行动的主要支持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具有坚韧不拔的非凡志向,在万分困难中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致力于复兴明王朝的事业。他拥戴永历帝、驻守桂林“都城”、协调各路抗清义军,为永历王朝的建立维持和当时的抗清运动都立下了汗马功勋,瞿共美作为瞿式耜的族人和部下,以瞿式耜幕府官员的身份常伴于瞿式耜左右,得以耳闻目睹永历王朝的许多军政大事。所以,一方面,《东明闻见录》中的许多记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对瞿式耜推崇备至,尊敬有加,故书中有关瞿式耜的记载中便难免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乃至于“为亲者讳”的倾向;有些关于瞿式耜的评价,也会难免有溢美之辞,有失公允,这也是我们在重视该书史料价值的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续古尊宿语要
六卷。宋代晦堂师明编。此书继《古尊宿语要》之后而编,收录临济、汾阳昭、琅琊觉、慈明圆、翠岩真等八十一位禅师的语要。由于所摘录机缘语句较少,很少涉及人物生平履历,没有完整的传法谱系,其史料价值低于灯录。收入《续藏经》。
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
梵名Mukhadas/aikavidya^ -mantra-hr!daya 。全一卷。北周耶舍崛多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略称十一面神咒经、十一面经。与玄奘所译十一面神咒心经为同本异译。乃说十一面观世音神咒及其咒法。佛一时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时,观世音菩萨在会中,为除灭一切众生之忧恼、病苦、障难、灾怪、恶梦等,而说十一面观世音之心咒。次载持诵此咒之功德,复说七种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