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

苏彦
  • 姓名:苏彦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苏彦,生卒年、字号及籍贯均不详。《隋书·经籍志》录“晋北中郎参军《苏彦集》十卷”,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小传谓东晋孝武帝时人,未知所据。又撰《苏子》七卷,严可均曰:“《隋志》道家,梁有《苏子》七卷,晋北中郎参军苏彦撰,亡。”今存文十一篇并《苏子》佚文十二条,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三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其中《秋夜长》一篇,七言、六言间杂,体在诗、赋之间。


附《秋夜长》苏彦


晨晖电流以西逝,闲宵漫漫其未央。牛女隔河以延伫,列宿双景以相望。


轻云飘霏以笼朗,素月披曜而舒光。时禽鸣于庭柳,节虫吟于户堂。


零叶纷其交萃,落英飒以散芳。睹迁化之遒迈,悲荣枯之靡常。


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翘以凌霜。


苏彦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瑞典20世纪初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芙所著发表于1906—1907年的一部长篇童话,原名为《尼尔斯·豪里耶尔松奇游瑞典》,是一部世界童话名著。14岁的尼尔斯是个懒散的看鹅孩子,由于没有对小狐仙兑现诺言而被变成拇指小人。一变成“拇指”后他便发现自己能听懂禽言兽语。一群北飞的大雁从天上飞过,尼尔斯家的一只雄鹅受到诱惑也想试着跟随飞走,尼尔斯及时抱住了鹅脖子,但不仅没拖住鹅腾飞,反而被鹅带上了天空。雁群的领头雁对尼尔斯的傲慢很反感,但尼尔斯见义勇为在狐狸口中救了一只大雁,从而使领头雁愿意带他到它们要去的拉普兰。在瑞典上空飞行的日子里,尼尔斯目睹了黑鼠和鹤之间的恶战;观看了一年一度的鹤舞表演;遇上了活铜像,也遇上了慈善老人;看到一座海底城堡;被渡鸦劫持等冒险经历使尼尔斯不愿同雁群分离。大雁南飞,尼尔斯随雄鹅回到了家中,此时尼尔斯已变得善良勤劳,可以使父母感到自慰自豪了。

黄氏医话

黄氏医话

黄汉如撰,医话,刊于1935年。本书首答客问数题,包括推拿与中西医、针灸之异同、一指禅与其他推拿法的区别;次录妊娠期腹痛、胃下垂、五更泄泻、重痢等治案三十五则;又收入报载摘要,如一指禅推拿之奇效、医家一席谈、推拿治愈痼疾等十二篇。

新编伤寒论类方

新编伤寒论类方

《伤寒论》研究著作。刘渡舟编著。作者推崇清徐大椿《伤寒论类方》,但认为该书“文简而义略”,遂予阐论补充。全书自“桂枝汤类概述”至“杂方类概述”共十八类方。各方体例分概述、方名、药物组成、煎服法、加减法、适应证、原文、方义、选注、按语、方歌、医案选录十二项,用以增强读者对《伤寒论》方证之认识和提高其应用水平。1984年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草约言

本草约言

4卷,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药性本草》2卷,分草部(134种)、木部(57种)、果部(18种)、莱部(13种)、米谷部(8种)、金石部(26种)、人部(6种)、禽兽部(12种)、虫鱼部(14种)等9部,共收药287种。卷首列“医学启源”“药性要旨”“脏气法时补泻法”“各经引用”“五味所用”“用药各定分两”“药性生熟用法”“药用根梢法”等8个短论,简要介绍药物归经、气味药性、升降沉浮、君臣佐使及药物基本炮制作用等中药基础知识。此后按部属分类,各药先列气味、阴阳、升降、归经、功效主治、炮炙方法及临床配伍使用等,有时也进行一些品种产地、采集时间等方面的讨论。次引前贤对于此药的论述,有时也加以一些按语,发表薛立斋本人的用药经验体会。总之,此书主要讨论药性、用药法及药物炮炙。《食物本草》亦2卷,分水部(34种)、谷部(35种)、菜部(87种)、果部(57种)、禽部(56种)、兽部(38种)、鱼部(58种)、味部(23种)等8部,共载品物385种,多为日常食品。各物品均先注出性味功效,次引前人的论述,偶尔记载此物的形态、产地及优劣选择。如“井水”条指出:“凡井水有远从地脉来者为上,有从近处江河中渗来者欠佳。又城市人家稠密,沟渠污水杂入井中成碱,用须煎滚,停顿一时,候碱下坠,取上面清水用之,否则气味俱恶。”“粳米”条也指出此米有早、中、晚三熟,而以白晚米为第一。书中还记载落花生的形态为:“藤蔓茎叶似扁豆,开花落地,一花就地结一果,大如桃。深秋取食之,味甘美异常,人所称羡。”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

延陵先生集新旧服气经

道家气功著作。简称《新旧服气经》,延陵先生集,桑榆子评。二人时代不详,生平事迹无考,大约为唐宋间人。《通志·艺文略》道家著录“延陵君刊集《新旧气经》一卷”,当即此书,一卷。本书共收唐宋以前十五种服气方法。认为人若能依婴儿在母腹中自服内气,无思无虑,内外兼忘,就会清气凝而为胎,胎成而万病自消,通于仙灵。载《道藏》第五百七十册。

六字神咒经

六字神咒经

一卷,唐菩提流支译,说文殊菩萨之六字咒,与陀罗尼经第六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同本异译。别为六字神咒王经,彼为观音之六字章句陀罗尼也。今之六字为唵(文殊六字功德经作闇)婆髻驮那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