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登桂

张登桂
  • 姓名:张登桂
  • 别名:字延芳,号端斋、广溪
  • 性别:
  • 国籍:越南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793年
  • 逝世日期:1865年
  • 民族族群:

张登桂(越南语:Trương Đăng Quế,1793年—1865年),字延芳,号端斋、广溪,越南阮朝权臣。嘉隆年间及第,明命年间充当绍治帝等皇子的师傅,得到明命帝赏识,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机密院大臣,封绥盛男,绍治朝升为文明殿大学士,嗣德朝升为勤政殿大学士兼辅政大臣,晋绥盛郡公,权倾朝野,位极人臣。


张登桂祖籍河静省河清府石河县。后黎朝永祚五年(1623年),远祖张登长迁居阮主控制下的广义府平山县。从张登长开始,子孙多在阮主政权中任职。西山起义爆发后,广义府成为西山朝领土。张登桂的父亲张登朴受西山朝中亲友举荐,先后担任慕华知县和和义知府。嘉隆元年(1802年),阮福映复国后,张登朴继续担任广义知府。


西山景盛元年(1793年),张登桂出生。嘉隆十八年(1819年),张登桂参加乡试,考中直隶场举人,是广义历史上第一个举人。


明命元年(1820年),张登桂初授礼部行走,从此踏上仕途。后升任编修。因为学识渊博,被任命为皇子直学,不久又擢升侍读,教导明命帝的年长皇子阮福绵宗、阮福绵定、阮福绵宜、阮福绵宏、阮福绵安等人。后升任尚宝少卿,管理文书房事务。明命十一年(1830年),任工部侍郎,充办阁务。又改礼部,充任各省教职主考。明命十二年(1831年),擢户部参知,兼管武库,不久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印篆,充机密院大臣。


明命十四年(1833年),黎文?在南圻藩安省发动叛乱,农文云则在北圻高平省发动叛乱。张登桂为叛乱,日夜筹画。明命十六年(1835年),叛乱被扑灭,张登桂因功加太子少保衔,并成为会试的主考。明命十六年(1835年),任南圻经略大臣,整顿田土,修缮各省地簿,并大力各地盗贼。张登桂回朝复命时,明命帝赐张登桂一对金鱼形,寓意两人君臣和谐,犹如鱼水相得。不久,张登桂擢升协办大学士,仍领兵部尚书充机密院大臣。


明命十七年(1836年),清华省有土匪滋扰地方,张登桂任经略大臣前往土匪。匪患平息后,张登桂又建议在当地增设常春州,改定区划,方便管治。明命十九年(1838年),张登桂兼管国子监,充会试场主考,又充殿前读卷。明命二十年(1839年),因担任南圻经略大臣期间勘察田地,增设关津,朝廷增加了三倍财税收入为由,晋封绥盛男(越南语:Tuy Thạnh Nam/綏盛男),并兼管礼部印篆。


明命二十一年(1840年),张登桂董理孝山万年吉局,与裴公宣一起,负责设计明命帝陵寝孝陵。十二月,明命帝逝世时,令张登桂为辅政大臣,辅佐绍治帝。绍治帝继位后,升张登桂为署文明殿大学士,加太保衔,领兵部尚书,充机密院大臣。绍治元年(1841年),绍治帝和张登桂讨论镇西城存废,张登桂认为一旦弃守镇西城,就不能保全河仙省,所以不能弃守。如今停止在镇西城用兵是一件难事,只能慢慢料理,不能操之过急。同年(1841年)大计,绍治帝准张登桂实授文明殿大学士,并兼充国史馆总裁,负责编纂《大南实录》。


绍治二年(1842年),绍治帝北上河内,接受清朝册封。张登桂充御前大臣。绍治帝回到顺化后,晋封张登桂为绥盛子(越南语:Tuy Thạnh Tử/綏盛子),同时赏赐一枚垂缨攀龙附凤一项金钱、三十两银子和一个御用大金刚玉帮指。绍治四年(1844年),张登桂因病请假,绍治帝每天遣使者前往张登桂住处慰问,并赏赐药方药材。同年(1844年)八月,荫授张登桂长子张登柱为翰林院承旨,张登桂上疏请辞荫授,绍治帝不许。张登桂于是请求录用河仙镇总兵鄚天赐后代,彰显鄚氏开辟河仙的功劳。这一建议被绍治帝采纳。


绍治六年(1846年),张登桂再次生病,绍治帝派黄济美前往探问,要张登桂在家安心养病,不要勉强自己办理公务。不久又以张登桂长子张登柱尚皇四女安美公主。绍治七年(1847年)六月,张登桂晋封绥盛伯(越南语:Tuy Thạnh Bá/綏盛伯),并获赐“顾命良臣”玉牌一块。不久又充任总裁,编纂钦修《绍治》。同年(1847年)九月,绍治帝去世,遗诏命福绥公阮福洪任继位,以张登桂、武文解、阮知方、林维浃等人充辅政大臣。


嗣德元年(1848年),嗣德帝擢升张登桂为勤政殿大学士,晋封绥盛郡公(越南语:Tuy Thạnh Quận công/綏盛郡公)。同年(1848年)八月,西洋商船运来价值161267盾银子的货物,张登桂连同六部尚书上疏反对朝廷出资购买该批物资。他认为,“今以有限之农功,易无穷之远货,岁岁不知几万”,将使百姓陷入饥寒交迫的地步。嗣德帝对此大为赞赏,赏赐张登桂一枚大项飞龙金钱。嗣德三年(1850年)大计,嗣德帝嘉赏张登桂一面“三朝硕辅”金磬。不久,张登桂上疏乞休,嗣德帝慰留不许。嗣德五年(1852年),张登桂与武文解等人上疏请求解除辅政大臣一职,嗣德帝不许。同年冬天,张登桂等人再次请求解除辅政大臣一职,方获准许。


嗣德八年(1855年),张登桂再次以年老请求致事,嗣德帝再次不许。不久张登桂再上疏,请求解除兵部尚书和兼管钦天监两个职务,只留国史馆总裁,负责钦修《大南实录》,并充经筵讲官和机密院大臣,给当嗣德帝老师和顾问。嗣德帝也不许。嗣德十三年(1860年)九月,张登桂再请求致事,认为法国入侵南圻三年,自己身为兵部尚书,对击退侵略者一筹莫展,不能再在朝中任职。嗣德帝要求张登桂继续留任,但普通事务不再由张登桂处理,重大事务则必须先报告给张登桂,询问张登桂的意见。嗣德十五年(1862年),张登桂再请致事,嗣德帝依然慰留,但准许解除兵部职责。张登桂再次上疏,请求将自己降为尚书衔,褫夺郡公爵位,仍以伯爵身份留在京中担任顾问。嗣德帝不许。张登桂又请求只领一半俸禄,嗣德帝勉强答应。同年(1862年)十一月,张登桂七十大寿,嗣德帝赏赐御制诗一首,同时赏赐大量器物。


嗣德十八年(1865年)二月,张登桂病逝,寿七十二岁。嗣德帝辍朝三日,追赠他为太师,赐谥文良。嗣德二十八年(1875年),附祀于世庙第七案。


著作


张登桂有《广溪文集》传世。


家庭


妻妾


张登桂有二妻四妾:


先室裴氏香


正室一品夫人尊女氏玉梨,福隆公阮福昇之女


如夫人阮氏特


如夫人陈氏德


如夫人吴氏得


如夫人黎氏杏


子女


张登桂共有十二子九女:


张登弘,早卒


张光柱,裴夫人生,驸马都尉,袭封绥盛侯,尚安美公主阮福徽柔


张光憻,一品夫人生,任辅政大臣


张文悌,一品夫人生,任兵部左参知


张光恬,一品夫人生


张登懏,早卒


张光愉,一品夫人生,任翰林院编修,商办广义省务


张光悦,黎氏杏生,任翰林院供奉


张登惧,早卒


张登惇,早卒


张登愫,早卒


张登憪,早卒


张氏恩,裴夫人生,嫁按察使阮调


张氏恕,裴夫人生,嫁从善王阮福绵审


张氏清,阮氏特生,嫁郎中尊室谦


张氏妆,一品夫人生,早卒


张氏点,一品夫人生,早卒


张氏盘,阮氏特生,嫁广宁郡王阮福绵宓,后改嫁户部尚书黄文选


张氏禹,陈氏德生,嫁协管邓德萃


张氏延,嫁延年社人百户潘某


张氏娴,早卒


参考资料


《大南实录》正编列传二集 卷二十一、二十二 张登桂传(上、下)


《张族世谱》


张登桂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清史九讲

清史九讲

本书是内藤湖南在京都大学任教期间,于1911年和1915年所做两次演讲的内容。1911年,正值清朝风雨飘摇之际,作者从兵力、财政、思想三个方面,对清朝何以走上末路做出了精辟深刻的分析,并对中国此后的命运进行了大胆而理性的预测。1915年,中国已进入民国时期,作者再度梳理清朝历史,从政治谈到艺术,纵横经学、史学、文学,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绘出一幅包罗万象、与众不同的清史全貌。听内藤湖南讲历史,听一段尘封的往事,得一种崭新的领悟,展卷始知历史竟还有这般读法,研究原还有那般做法。

楼居杂著

楼居杂著

一卷。《野航诗稿》一卷。《野航文稿》一卷,《附录》一卷。明朱存理 (1444—1513)撰。朱存理,字性甫,号野航,长洲 (今江苏吴县)人。布衣终身,性好藏书,手自抄录,精致不苟。著有《旌孝录》。据文徵明作存理墓志称,称其著有《野航集》,不言卷数。朱存理自作《募刻诗疏》,称选得诗百首之外。沈周题其诗稿,虽止有百篇,但诸体皆备,但可知其集不过一卷。《千顷堂书目》载其 《野航渔歌》、《鹤岑集》二种,亦不言卷数。盖已久佚。是编为其族孙观潜所辑。惟《楼居杂著》一卷为当时原帙。凡题跋二十二篇,引一篇,逸事一篇,记二篇,尺牍二篇,募疏二篇。然编次杂乱无序,又以王鏊募造《野航疏》窜入其中,殊不可解。诗稿、文稿各一卷,则观潜采掇诸书而成。其中,诗稿仅十四首,其中一为佚句,一为联句,实只十二首。仍冠以杨循吉、祝允明二序。文稿亦仅十篇,而见于《吴都文粹续集》者十之有八。附录一卷,杂录朱存理逸事及诸家为朱存理所作诗文,后以观潜跋语为终。朱存理嗜古,精赏鉴。杂著中如:《题云林子诗后》、《跋席上腐谈》、《跋夷白斋稿》、《跋鸣鹤余音后》诸篇,皆足以考证诸书之始末。诗文则皆散佚之余,不足以尽见所长。然以仅存之诗文见之,其诗文多为抒写性灵、有感而作。故在成、弘之际,台阁体盛行之时,使人耳目一新。是集收入 《四库全书》,还附于 《天尺楼丛钞》。

落花水面皆文章

落花水面皆文章

《落花水面皆文章》是叶圣陶先生写的一本教人如何写作的书,全名《落花水面皆文章——叶圣陶谈写作》。 《落花水面皆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从写作是什么、怎样寻找写作的材料、怎样写作、怎样修改文章、怎样评判文章的好坏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写作要法,并仔细解答了写作过程中可能遇到 的疑惑之处。书中既有干货满满的写作技巧,又有精辟入里的文章道理。这是一本大师经典,不容错过。

竹谱

竹谱

《竹谱》一卷,旧本题晋戴凯之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凯之字庆预,武昌人。又引李淑《邯郸图书志》云,谓不知何代人。案《隋书·经籍志·谱系类》中有《竹谱》一卷,不著名氏。《旧唐书·经籍志》载入农家,始题戴凯之之名,然不著时代。左圭《百川学海》题曰晋人,而其字则曰庆豫。预、豫字近,未详孰是。其曰晋人,亦不知其何所本。然观其以仑韵年船,以邦韵同功,犹存古读,注中音训,皆引三苍。他所援引如虞豫《会稽典录》、常宽《蜀志》、徐广《杂记》、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郭璞《山海经注》、《尔雅注》,亦皆晋人之书,而《尚书》条簜既敷,犹用郑玄筱箭竹簜大竹之注。似在孔传未盛行以前。虽题为晋人别无显证,而李善注马融《长笛赋》已引其笼籦一条,段公路北户录引其{紂}必六十复亦六年一条,足证为唐以前书。惟《酉阳杂俎》称《竹谱》竹类三十九,今本乃七十馀种,稍为不符,疑《酉阳杂俎》传写误也。其书以四言韵语记竹之种类,而自为之注,文皆古雅,所引《黄图》一条,今本无之,与徐广注《史记》所引《黄图》均为今本不载者其事相类,亦足证作是书时黄图旧本犹未改修矣。旧本传刻颇多讹脱,如盖竹所生,大抵江东,上密防露,下疏来风,连亩接町,竦散冈潭六句,潭字於韵不协。虽风字据诗卫风有孚金切一读,於古音可以协潭,而东字则万无协理,似乎潭冈散竦四字误倒其文,以竦韵东风,犹刘琨诗之以叟韵璆,潘岳诗之以荷韵歌也。然诸本并同,难以臆改。凡斯之类,皆姑仍其旧焉。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

药师瑠璃光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一卷,日本无等题记,略云药师如来消灾除难念诵仪轨,极略药师消灾仪轨。

观音玄义记

观音玄义记

凡四卷。宋代四明知礼述。又称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记、观音经玄义记、观音别行玄记、别行玄义记、别行玄记。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乃观音玄义之注释书。
依自序所载,系知礼六十二岁时所撰。知礼初投宝云义通,适逢义通讲观音普门品,经数番咨疑,遂得奥义,于宋天禧五年(1021)抄录之。以唐宋训诂主义之学风解释玄义之文句,强调性恶法门。天圣二年(1024),由遵式奏请收入大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