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志亮

薛志亮
  • 姓名:薛志亮
  • 别名:自寅赞,号耘庐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薛志亮,自寅赞,号耘庐,生卒年月不详,本籍中国江苏江阴邓阳。乾隆五十八年(1793)中进士后,先后担任福建松溪县,南靖县知县,政绩颇佳。於嘉庆8年(1803年)接替程文炘,於台湾担任台湾府台湾县知县。管辖约今台湾南部之嘉义县、嘉义市、台南县、市全境及高雄县部份区域。该区域面积约为4500平方公里,也是清治时期台湾岛之汉人集中地所在。


据台湾志书记载,当时有民谣说:“文中有一薛,武中有一吉。任是薛牵来,土城变成铁。”嘉庆十二年(1817年),他被提升为鹿港海防兼北路理番同知。据《彰化县志》载:“数十年来任鹿港同知者,惟志亮为得民心云。”嘉庆十八年(1813年),薛志亮调任淡水同知。因积劳成疾,薛志亮卒于淡水同知任上。台湾著名爱国人士连横1918年完稿的巨著《台湾通史》,在《循吏篇》中为薛志亮立传,以表彰这位献身台湾的功臣。

薛志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人类向何处去

人类向何处去

本书正如一封来自未来的信,跨越了20亿年文明历程的末人,从未来人类的进化形态、科学技术、社会制度、宗教文化、生存哲学、两性生活等方面,向我们讲述整个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 欧战结束后的380年,初代人类建立第一世界国;约4000万年后,第三代人类诞生,并培育出第四代人类 ,人类从此进入新纪元——人造人时代;第五代人类获得了回溯时间的能力,与此同时,因遭遇天文灾难被迫移民金星;第七代人类获得了飞行的能力,“步行者”与“飞人”之间爆发战争,第八代人类诞生,移民海王星,人类发生退化......在浩瀚的宇宙中,人类文明被一次次推向毁灭的边缘,又在夹缝中寻求一线生机。人类最终会走向何种文明形态,其命运又将何去何从?

墨史

墨史

三卷。元陆友撰。其著作除《墨史》外,还有《砚史》、《印史》,诗文集有《杞菊轩稿》,现均已亡佚。其作《题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七言古诗,可作研究《水浒传》故事演变的资料。今传世著作有《墨史》、《研北杂志》。《墨史》为一部集古来精于制墨者事迹的书。上卷,主要记载魏、晋、刘宋、唐各代著名制墨家事迹。于魏记韦诞一人,于晋记张金一人,于刘宋记张永一人,于唐记李阳冰、祖敏以下十九人。中卷,主要记载宋代制墨家的事迹。记宋代柴珣、陈朗以下一百三十余人。下卷,除记宋代制墨家外,于金记刘法、杨文秀二人,又记载了高丽、契丹、西域之墨,并载有杂记二十五则,均为墨之典故。是书搜罗精全,记载广博,并时有辨析考证,言之有据。如其论奚廷珪非李廷珪一条,作者旁证博引,从世家、子嗣、姓名、居地论证奚、李为二人,不过名字偶同罢了,较有说服力。现存知不斋本三卷、项药师刊本、刘泖生据厉樊榭钞本过录三卷、《敏求记》 载此书也作三卷、《四库全书》本等。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二卷。三国吴陆玑撰。陆玑字元恪,吴郡(今江苏省苏州市)人。仕吴为太子中庶子、乌程令。《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隋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序录》俱着录,皆谓三国吴陆玑撰。然明北监本《诗正义》所引作陆机,明毛晋《津逮秘书》所刻援陈振孙之言,题曰唐陆机,皆误矣。《崇文总目》云:“世或以‘玑’为‘机’,非也,机本不治《诗》,今应以‘玑’为正。”今本二卷,关于今本性质,诸家说法不一:有谓为缀拾之本者,清焦循曰:“陆疏太约,为后人缀拾之本。吕东莱所引陆疏言《毛诗》授受与此大异,知缀拾者未见《读诗记》也。”有谓今本即陆氏原本者,清丁晏曰:“《初学记》‘烛类’引陆士衡《毛诗草木疏》,唐人已误为“机”,幸有《释文》爵里甚明。今所传二卷即玑之原书,后人疑为缀拾之本,非也。以《尔雅》邢疏、《齐民要术》、《太平御览》所引证之,仍以此疏为详。疏引刘歆、张奂诸说皆古义之仅存者。间为遗文,后人传写佚脱耳。下篇叙四学源流,至为赅洽,毛公名亨,得此疏而始备。惟其去古未远,是以述古能详,尤信其为原书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今本乃后人所辑,曰:“原本久佚,此本不知何人所辑,大抵从《诗本义》中录出。”《郑堂读书记》亦谓“元恪原书久佚,此本多从《诗正义》中采辑成编,然以《诗正义》核之,搜摭尚多遗漏,迄今诸家传写不免有所窜乱,又非欧公撰《崇文目》时所见之本矣。”《四库提要》及《郑堂读书记》所言当是,今本乃后人所辑之本;然此书保存了诸多有关《毛诗》的名物训诂,还是很有价值的。《四库提要》曰:“虫鱼草木今昔异名,年代迢遥,传疑弥甚。玑去古未远,所言犹不甚失真,《诗正义》全用其说。陈启源作《毛诗稽古编》,其驳正诸家,亦多以玑说为据。讲多识之学者,固当以此为最古焉。”今本凡草之类四十八、木之类三十一、鸟之类二十二、兽之类七、鱼之类八、虫之类十六;计六类一百三十二则。后有鲁、齐、韩、毛四诗授受源流四则,与《汉书·儒林传》相表里。是书有《续百川学海》本、《汉魏丛书》本、《唐宋丛书》本、《古经解汇函》本等。

南泉普愿禅师语录

南泉普愿禅师语录

唐代高僧池阳南泉山普愿禅师语录散见于《祖堂集》、《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古尊宿语录》、《指月录》诸书,而又各不相同。为便于研究,今依据以上书目,综合各条语录而去除其重复者,共得九十七条,并标以序数,以便查询。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

天台传佛心印记注,二卷,明传灯注并序,日本亮润重刊序,明冯梦祯源流图叙,清灵耀题记。

菩萨十住经

菩萨十住经

一卷,东晋只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