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珠杰

克珠杰
  • 姓名:克珠杰
  • 全名:克珠杰·格雷贝桑
  • 性别: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西藏昂仁
  • 出生日期:1385
  • 逝世日期:1438
  • 民族族群:

克珠杰·格雷贝桑(1385-1438),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早期代表人物,宗喀巴的八大弟子之一。与宗喀巴、贾曹杰合称为“师徒三尊”(“杰亚赛松”)。原名格雷贝桑,生于后藏拉堆朵雄(今西藏昂仁)。幼时聪慧,曾从多位名僧学法,名声大振。后为哈勒拉混地方达勒奇通寺寺主,从寺中耶喜巴拉喇嘛听金刚经、从坤格哲拉森等喇嘛学显密宗法。僧人皈依者甚多,并以寺名尊称之。曾为仁达哇熏奴洛追(1349—1413,萨迦派著名学者)的门徒,从其学《中观论》、《入中论》、《中观名句论》等。明永乐五年(1407)仁达哇将其推荐给宗喀巴,从学各种经论,成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他博通群经,精于五明,善于雄辩,宏扬黄教所向披靡,故被尊称为“克珠杰”(藏语译音。“克”意为“精通显宗”,“珠”意为“精通密宗”,“杰”意为“尊贵”;“克珠杰”即“显密宗取得最高成就的尊者”)。明宣德五年(1430)接替贾曹杰为第二任甘丹寺墀巴。曾任一世达赖根敦主巴的法师。此后格鲁派僧人建立班禅活佛转世系统时被追任为一世班禅额尔德尼。著作甚丰,后编为《克珠杰全集》。其影响较大的为因明著作,有《因明七论除暗庄严注》、《量理海论》、《现量品述记》等。所著《宗喀巴传》为了解宗喀巴最早资料。他的著作还同宗喀巴、贾曹杰的著作被后人编为《师徒三尊全集》(拉萨版三十八函,日喀则版三十六函),影响极大。

猜你喜欢的书

金正希先生文集

金正希先生文集

文集,九卷,明金声撰。金声,明末抗清义军首领。字正希。安徽休宁人。崇祯进士。官庶吉士。清军进逼北京,他上书建议破格用人御敌,未被采纳,辞职罢归。弘光帝时,擢为左佥都御史,坚辞不就。南京失陷,他与江天一起兵抗清,分兵扼守山隘,响应者甚众。隆武帝任为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清军破绩溪,他与江天一等被俘,在南京被杀。

元宪集

元宪集

又名《宋元宪集》。诗文别集,北宋宋庠(996—1066)撰。三十六卷。庠字公序,初名郊,安州安陆(今属湖北)人。后迁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进士,曾任平章事、枢密使,被包拯弹劾,出任地方官。与弟宋祁并有文名,时称“二宋”。封莒国公,谥元宪。原集久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出。卷一至卷十五收各体诗及词赋八百三十八首,卷十六至三十六收颂、表、制文、札子、行状、墓志铭、祭文、祝文、序、记等各体文五百八十三篇。庠与弟祁少时同作《落花》诗“一夜春风拂苑墙,归来何处剩凄凉。汉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脍炙得名,其诗中名章秀句,络绎缤纷,乃晚唐纤体。其文多馆阁之作,沉博绝丽,均为一代之作者。 《蚕说》一篇,阐述封建社会奢侈之风种种弊端,用骈偶铺叙、夸张烘托之法,词藻华美,语句整齐,代表北宋初期之文风。有《丛书集成初编》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活字、福建、广雅书局)本,《湖北先正遗书》本。另《四库全书》本作四十卷,题名《宋元宪集》。今人栾贵明自残存《永乐大典》中又辑得十六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清人辑本之缺遗。

医学入门

医学入门

医学门径书。9卷。明·李梴编纂。作者为便于初学医者,决意写一部易学而实用的医学论著。因此他“寓目古今方论,论其要,括其词,发其隐而类编之,分注之”,历经四年,书成于1575年(万历3年)。书分内外集,自谓“医能知此内外门户,而后可以设法治病,不致徇蒙执方,夭枉人命,故题之曰《医学入门》”。全书以《医经小学》为蓝本,纂辑各家医书分类扩充,用歌赋形式为正文,以注文补充阐述。内容有医学略论、医家传略、经络、脏腑、诊法、针灸、本草、各科临证及急救方等,每类各有所宗。其中“历代名医姓氏”,载明代以前名医215人,具有医史价值。在诊法上除重视脉诊与望诊外,还强调了问诊的重要性,主张初学者必先学会问诊,列举了应询问的事项55项。本草二卷,按药性的寒凉温热及其效用,把九百余味药分为治风、治热、治湿、治燥、治寒、治疮、食治七门,每门又分几目,使众多的药味分类明晰,易懂易记。“习医规格”一节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教育思想,论述了对习医者学习与医德修养上的要求,认为学医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专科知识,并忠诚于自己的职守,但同时也存在较明显的理学佛学的思想影响。此书简要实用,流传较广,不但国内有多种刊本,而且有日本、朝鲜刊本,据《大南会典》记载,该书也传入越南。故《医学入门》是古代在医学普及和对外交流方面卓有贡献的一部名著。

雷海宗史论集

雷海宗史论集

本书是史学大师雷海宗的文集,“其声如雷,其学似海,史学之宗”中西融汇、古今贯通的史学大师中国历史研究绕不开的先行者全新整理的文集带我们重回被忽视的“雷海宗时代”雷海宗,字伯伦,生于1902年,河北永清县人。雷先生博闻强识、学贯中西,被称为“通中外,贯古今,兼宏微,融史哲”的史学大师。雷先生于1927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和南开大学,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雷先生逝世于1962年12月,被认为是20世纪中国杰出的学者之一,与梁启超、蒋廷黻、郑天挺并称“南开史学四大家”。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

楞严经宝镜疏悬谈,一卷,清溥畹述。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投身饲饿虎起塔因缘经

北凉高昌沙门释法盛译,佛游干陀越国,说法垂毕,微笑放光。阿难请问,乃说往古栴檀摩提太子,广行布施,卖身为奴,得栴檀,医他国王病。及出家山中,以身饲虎,余骨起塔事。与舍身品事义相类,故附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