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恒庆

- 姓名:陈恒庆
- 别名:字子久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潍县城里(今潍城)松园子街人
- 出生日期:1844
- 逝世日期:1920
- 民族族群:
陈恒庆(1844—1920),字子久,潍县城里(今潍城)松园子街人。清同治十二年中举,光绪十二年进士,在京都工部任都水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升兵科给事中,掌河南道监察御史等,后外放任锦州知府,宣统二年辞官归里,晚年在家写下了《谏书稀庵笔记》,于民国六年(1917)出版。
陈恒庆是潍县陈大观家族的第十八世孙。祖父陈官贤与清道光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陈官俊是堂叔兄弟,嘉庆二十一年(1816)丙子科举人,任馆陶县教谕,署临清学正。父介侯,咸丰元年(1851)恩科举人,任滨州训导。大哥孚庆、字筠轩(又字希颜),同治十二年(1886)由府学拔贡,授惠民训导,主讲武定、惠民两书院十余年,后监理济南泺源书院事十余年。二哥咸庆,光绪六年(1880)贡生,任蒙阴县训导。侄子润综,副贡、候补训导。恒庆本人在中举后曾任过馆陶训导,由此,潍县人称他家是“一门五科第,四世六教官”。
他长期做京官,曾出任工部都水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屯田司郎中等职.后到都察院做官,曾任巡城御史、兵科给事中、河南道监察御史、掌印给事中等职。60岁时辞官归里。终日与故友以文字为乐,常同潍城学者名流宴饮于十笏园内,诗词酬答,觞咏流连。
恒庆在京都做官二十多年,官职四品,由于身在皇帝跟前当差,他有机会结识诸如亲王、军机大臣、相国、尚书等达官显贵,也时常与部曹、书吏、经承、买办等官场的中、下层人物有交结。在巡视京都察访办案时,也认识了京都的一些属于“下九流”中的人物,了解京城的茶寮、妓院、戏园子里等草民的生活。因为他经多见广,能洞察晚清的朝政积弊、制度陋习、官场腐败。对于清政府歧视汉人的制度感受尤深。如他所在的工部,“满缺九十余人,汉缺只十八。汉人正途到部,须十五年后,方得补缺。而主稿行文,则汉人任其劳。汉人之向隅久矣。四川赵亮熙,以进士分工部,十八年补主事。人谓之“苦守寒窑王宝钏”。而满员以二百金捐一笔帖式,不数年,荐升工部郎中、员外,外放府道,荐升抚藩矣”。
陈恒庆在京时,先是中日甲午之战,清廷丧权辱国。又亲身经历了庚子义和拳之乱、八国联军侵占京都的幕幕惊险。那时,他身在枪林弹雨之中,住所靠近什袭库法国教堂,亲眼目睹了昏聩无能的满清大学士启秀,面对洋人的长枪利炮,却献策于端王、庄王,令义和拳及虎神营兵在五台山大和尚率领下,口念神咒,指令纵火,白白送死在洋人枪下。而后东华门失陷,慈禧太后连煮熟了鸡蛋也来不及吃,与皇帝仓皇出逃。当时,恒庆和家人也被迫躲到北城去了。
光绪三十四年,他被外放任锦州知府期间,虽然当时在东三省主政的徐世昌十分重用他,委任他代理巡警道事,并兼办全省垦务。恒庆也“既期利国,复思便民,屈指心计,尝深夜秉烛不寐”,并得到了保以在任候补晋二品封典。但是,当时的满清王朝,已经到了内忧外患,难以收拾的地步。陈恒庆谢绝上峰和民众的再三挽留,毅然辞官归里。
宣统二年,陈恒庆回到了潍县后,与其长兄孚庆续修家庙,整饰先茔,创建支祠。空闲时间就与好友、亲朋在十笏园里饮酒、作诗。在闲暇时舞文弄墨,将他所见所闻,写了下来,于民国六年成书。名之曰《谏书稀庵笔记》。
《谏书稀庵笔记》共有短文165篇,其涉猎内容十分广泛。这些文章中,有反映满清末年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的。如:捻军北上、义和拳排外、八国联军侵犯京都、辛亥革命、中华革命军东北军占领潍县城、张勋复辟等等。有通过描写王公大臣、部曹、书吏等人的私生活,揭示晚清朝政昏庸、官吏贪腐的;有记叙家乡山东,特别是潍县的经济资源、乡土、风俗、名人轶事,赞扬那些洁己奉公、立言有体、鞠躬尽瘁、存心无私的名宦、乡贤、高师、大儒的。也有记叙京都所谓“下九流”人物的。如《赛金花》、《大老板(程长庚)》等等,还有反映他晚年思想情怀的,这位曾以对联“八载退隐抱赤子,十年进士如白丁”释怀的晚清逸民从《笔记》的若干文章中透露出,在经历了辛亥革命的洗礼后,他也拥护五族共和、赞成男女平等、解放妇女,兴办平民教育,其思想逐步开明起来了。其在身后留下的《谏书稀庵笔记》,也为后人认识和研究晚清社会及地方乡土文化,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文史资料。
他病逝于1920年,年76岁。著有《谏书稀庵文草》《谏书稀庵诗草》《谏书稀庵随笔》《归里清草》《清季野闻》等。其书法也很见功力,今十笏园中尚留其手迹。
陈恒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空中历险记
18世纪50年代的一个9月,我来到了缅因河畔的法兰克福。我乘气球穿越了德国的几个主要城市,因此这次旅程很是惹人注目。可当呆在吊舱里时,我的身边并没有德国人相伴,而我在巴黎成功的升空也吸引不了那些板着脸孔做人的德国人尝试着做次空中旅行。
此夜绵绵
《长夜》是阿加莎·克里斯蒂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她的后期作品之一,作品中并没有出现侦探的角色。吉卜赛庄,美丽宁静的山庄,却被传言是一所遭受了诅咒的住所。这里曾发生过诸多的不幸,没有人能逃过悲惨的命运。然而英俊潇洒的穷小子迈克尔还是一眼看中了这里。他奢望成为这里的主人。富家小姐艾丽在这里爱上了他,她是一个生而甜蜜的姑娘。他们像一对金童玉女,在这里结婚,在这里定居。然而最终艾丽死于意外,真凶让人诧异。
水云村稿
元文别集。15卷。刘壎撰。《四库全书》曾据江西巡抚采进本编入别集类。刘壎文集另有《水云村泯稿》,但现在已无全本传世。《水云村稿》原目为20卷,但今存本仅15卷,佚去5卷。本集是刘壎裔孙刘凝收拾遗佚,重新编次而成。卷首无序言。卷1为赋,卷2为碑,卷3为记,卷4为传,卷5为序,卷6为赞,卷7为题跋,卷8为墓表志铭,卷9—10为启,卷11为书翰,卷12为祭文,卷13为杂著,卷14为公牍,卷15为表笺,卷16—20有录无文,所收都是青词、祝文。《四库全书总目》指出,所缺5卷“无关体要之作,其存佚无足为轻重,则虽阙犹不阙矣”。但某些在《隐居通议》中引称的得意之作也未收在《水云村稿》15卷里,可见刘壎的文章散佚者不在少数。《水云村泯稿》有元抄残本,存卷15、20—25、35—37等10卷,内容要比《水云村稿》丰富得多。但《水云村泯稿》另有1种不分卷的抄本,其中多有采自《隐居通议》中的文章,编辑比较草率。刘壎另有诗集《水云村吟稿》12卷。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题"太白山见素女胡愔撰"。《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载此书,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愔撰”,文字略有异同,为同书之异本。前有序,末署大中二年戊辰(848)。为早期炼养著作。分述肺、心、肝、脾、肾、胆等五脏之修养法、治病法、导引法、吐纳法等。所述五脏之生理、病理、多与医理合。
北方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
全一卷。为唐代不空(705~774)所译之密教仪轨。又作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毗沙门随军法。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本仪轨乃毗沙门天王与其孙那吒太子,为护持佛法、摄化恶人或起不善之心者而说,其内列举护持国界之自心暴恶真言,并叙述画像法及护摩仪则。卷末记载此法曾降伏五国五万军,故称随军护法。
无垢优婆夷问经
一卷,后魏般若流支译。有无垢优婆夷,贤优婆夷等,问佛拂佛塔地,乃至四梵行三归戒之功德差别。佛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