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之骥

黄之骥
  • 姓名:黄之骥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黄之骥,清代人。撰有《宏远谟斋家塾程课条录》作者里籍、生平未详。

黄之骥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牛虻

牛虻

长篇小说。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代表作。它以19世纪30—40年代意大利人民反对奥地利殖民统治为背景,描写意大利爱国者的革命活动。小说的主人公牛虻是爱国志士亚瑟的化名,他生于意大利一个富商的家庭,母亲死后受到比萨神学院院长蒙泰尼里神父的抚爱和教养。亚瑟除在大学上课以外,其余时间都消磨在蒙泰尼里的书房里。在他的心目中,蒙泰尼里是他的良师慈父。后来亚瑟参加了大学里的一些青年革命活动,接着又参加了青年意大利党。蒙泰尼里发现了亚瑟的活动,曾经加以劝阻,但没能动摇亚瑟的决心。不久,蒙泰尼里被调去罗马当主教。新来的院长卡尔狄神父成了亚瑟的忏悔神父。在卡尔狄的诱骗下,亚瑟泄露了青年意大利党领导人波拉的党员身分,和他的一次秘密行动。当天夜里,亚瑟和波拉即被逮捕。亚瑟一直没有招供,直到被释出狱,才明白他是被卡尔狄神父所出卖。在监狱门口等候他出狱的他的恋人琼玛,误以为是他出卖了波拉,打了他一记耳光便离开了他。万分痛心的亚瑟这时又发现他最崇拜的神父蒙泰尼里原来是他的生身父亲。双重打击使亚瑟认清了教会的虚伪和阴险,于是他悄然乘船前往南美,走上了新的生活道路。亚瑟辗转流浪于南美各地,饱尝了人间的辛苦,苦难的生活反而把他磨炼成一位坚强的革命战士。13年后,亚瑟埋名隐姓,回到了意大利,用“牛虻”为笔名发表文章,揭露反动统治当局和天主教会。同时他还组织武装起义,从国外私运军火,准备把军火运入山区,分给起义者。正在这时,一位偷运军火的负责人不幸被捕,牛虻冒险在布列西盖拉布置工作时也遭逮捕。敌人威胁他,蒙泰尼里劝诱他,他都丝毫不为所动。后来牛虻越狱不成,终于英勇就义。

台湾县志

台湾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王礼修,陈文达等纂。十卷。本志利用旧志资料和档册,并广采见闻,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成书,约十七万字。前有舆地、学宫等五图。正文分舆地、建置、秩官、武备、选举、典礼、赋役、人物、杂记、艺文等十志,含封域、沿革、土产、风俗、潮汐、海道、兵防、营制、朝贺、诏令、户口、田赋、祥、灾、奏疏等八十目。土产目所载占仔、甕菜、檨、番柿、地瓜、薏苡、洋茶等传自海外。户口记康熙年间地亩、田赋数字甚详。记陆饷、水饷、杂税、存留经费尤详。记妈祖庙、五妃墓、澎湖暗澳城、弥陀寺等近百处名胜古迹。艺文志所收季麒光《条陈台湾事宜文》、高拱乾《台湾赋》、李钦文《平台记》等颇有史料价值。有康熙五十九年(1720)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校勘铅印本并附索引。李秉乾《台湾沿革和方志管见》(载《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1982、1)可参考。

袁政府秘史

袁政府秘史

卖朋友,卖朋友。我民国自三年以来,此种声浪忽纷腾于一般人之耳鼓,如流行时疫然。其始惟一隅一区,偶或有之。未几,传染遍各地,发现渐多,盖闻风兴起。乎视卖朋友为职业者,已不乏人。
是何也?
凡卖朋友者,实可称为特别优美之事业,既不须自措资本,而获利最厚,且价值大概有定,免种种烦难手续,但卖一二友,立致千万金。天下便宜,孰逾于此?
在昔社会上,所谓人口买卖,惟卖儿女及卖奴婢妾妇为恒有之事,若卖朋友则罕闻。自前清末,革命党中有所谓汉奸者,稍稍开此种风气,然为社会所痛绝。

昌谷集

昌谷集

四卷。《外集》一卷。唐李贺撰。李贺,字长吉,福昌 (今河南宜阳)人。其祖上郑孝王亮,系唐高祖李渊从父,故李贺可谓唐王朝宗室后裔,故自以郡望称“陇西”,但家道早衰。李贺七岁能辞章。深得韩愈、皇甫湜赞誉。在应河南府试后,入京赴礼部试,但不第。后以恩荫得官,为太常寺奉礼郎。郁郁不得志,死时二十七岁。著有诗集五卷。李贺长于歌行,尤善乐府,辞尚奇诡,构思奇特。其诗作想象丰富,善熔炼辞采,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称为“李长吉体”。此集又名《李长吉歌诗》、《李贺诗集》等。又因李贺生于昌谷,故名《昌谷集》。有诗二百三十三首,分为四卷。杜牧为之作序,李贺亲自编定,授其好友沈子明,故得以传世。到了宋代,又增加《外集》一卷,并有五种版本流传,即京师本、蜀本、会稽姚氏本、宣城本、鲍钦止家本(又谓上党本)。宋以后,除鲍本外,其余四本皆不传世。现今通行的所谓金刻本,即碣石赵衍本。据赵衍称“此书原本系北宋司马温公旧物。”虽标金刻,实为元蒙哥六年,即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刻。《四部丛刊》据此影印,名为《李贺歌诗编》。元明时,刻本有复古堂本,复古堂本翻刻本,万历广平王家瑞刻本,丁丙《善本书室藏书志》称此本“雕印极精”,可能出自碣石赵衍刻本。毛晋汲古阁本,依鲍氏本覆刻。

圣驾南巡日录

圣驾南巡日录

明陆深撰。深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弘治乙丑进士,官至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学士,卒谥文裕,事迹具《明史·文苑传》。世宗嘉靖十八年,南幸承天,相度显陵。深时官学士,命掌行在翰林院印扈行。是编乃纪其往返程顿,自二月癸丑至四月壬子,凡六十日之事。《南巡日录》中载有《永乐后内阁诸老历官年月》一篇,乃得之於孙元者。深最留心史学,故随所见而录之云。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

根本说一切有部略毗奈耶杂事摄颂

一卷,唐义净译。摄略毗奈耶杂事之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