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百里

蒋百里
  • 姓名:蒋百里
  • 别名:名方震,小名福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海宁硖石人
  • 出生日期:1882年10月13日
  • 逝世日期:1938年11月4日
  • 民族族群:

蒋百里(1882年10月13日—1938年11月4日),名方震,小名福,字百里,晚号澹宁,笔名飞生、余一等,海宁硖石人。祖父光煦系江南著名藏书家。父早故,靠母亲抚养长大。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中秀才,二十六年入杭州求是书院。二十七年自费赴日留学,入成城学校习军事。曾发起组织浙江同乡会,主编《浙江潮》,积极宣传革命,结识蔡锷及梁启超。后入陆军士官学校步兵科。毕业时名列全校冠军,日本明治天皇亲赐指挥刀,日本朝野震动。三十二年春回国,任东北新军督练公所总参议。同年秋,赴德国实习军事,在一次演习后,受德军统帅兴登堡元帅的赏识,亲自召他谈话。宣统二年(1910)回国,复任原职。辛亥革命爆发后,积极策动东三省独立,险遭张作霖杀害,乃南下到杭州任浙江都督府总参议。1912年冬,以陆军少将衔受任保定军官学校校长。次年,因改革学校计划遭陆军部刁难,愤而拔枪自杀,幸而得救。伤愈后任袁世凯总统府军事参议。1916年赴广东参加反袁斗争,曾任两广都司令部出师计划股主任,继又到四川配合蔡锷积极从事讨袁护国运动。讨袁胜利后,陪同蔡锷去日本就医,蔡锷逝世,为之料理丧事。回国后,任黎元洪总统府顾问。此时,致力于军事理论,写出《孙子新释》及《军事常识》,出版后风行军中,成为教本。1918年底,随梁启超赴欧考察。1920年春回国后投入新文化运动,与梁启超一起创办松坡图书馆,主编“共学社丛书”,出版《改造》杂志。进步作家瞿秋白、郑振铎、耿济之等翻译的许多俄国文学名著,都得到百里的支持,编入“俄罗斯文学丛书”。次年,与郑振铎、沈雁冰等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又整理欧游所得,写成《欧洲文艺复兴史》。1923年,与胡适、徐志摩等组织新月社。


1920年,蒋百里当选浙江省议会议员。曾参与浙江、湖南的省宪起草工作,积极支持“联省自治”,反对段祺瑞政府的武力统一。1924年秋,奉系入关,百里南归定居于上海。周旋于孙传芳、吴佩孚间,推动他们讨奉。1925年出任吴佩孚的总参谋长。因吴改变“讨奉”策略,不久即辞职回沪。支持北伐统一中国,曾说服门生唐生智所部湘军全师参加国民革命军。1929年底,唐生智起兵反对蒋介石,百里因暗中支持,被囚于南京,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始得保释。1932年,参与创办农商银行。1935年,受蒋介石之聘,任军事委员会高级顾问,赴欧美考察军事。归国后写了《总动员纲要》、《世界军事之新趋势》等,竭力主张发展空军,以应抗战急需。1936年西安事变时,百里也在从行之列,亦被囚禁,旋即获释,进行斡旋,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起了一定的作用。1937年初,奉命视察沿海国防,春末夏初,又陪意籍财政顾问史丹法尼考察各地情况,以推行财政改革。夏,应聘至庐山暑期训练班讲课。其历年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亦于此时出版。“七七”抗战爆发,受任为国防参议会(后改为参政会)议员。不久,曾以蒋介石特使身份出使德、意。1938年春返国,任军委会顾问,于军事、外交颇多建议。并经常撰写论文,激励抗战。每次文章一出,国内外竞相转载。是年1月在《大众报》上发表《速决与持久》一文,文章中一些观点符合毛泽东的《论持久战》的战略观点。同年10月,受命为陆军大学代校长。迁校途中,病逝于广西宜山。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1939年,百里收藏的8000册军事书籍全部捐赠陆军大学。蒋百里学识渊博,文武全才,一生著述宏富,大部收入后人所编《蒋百里先生全集》,其中《国防论》尤其著名。

蒋百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神话学ABC

神话学ABC

谢六逸著。世界书局1928年出版。127页。分为绪论、方法论、神话之比较的研究等四章。谢氏主要参考日人西村真次的《神话学概论》和高木敏雄的《比较神话学》,在本书中提纲挈领地勾勒出神话学的意义及其源流、神话的本质、神话的研究方法、中西方神话母题之比较等核心问题。同时,谢在书中将神话学作为一门系统的学科进行研究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他提出神话学就是民俗学或者民俗学就是神话学的观点。本书语言通俗易懂,实用性强,条理明晰,材料丰富;适合高校文学、文化学专业的学习者、研究者及对相关问题感兴趣的普通读者。

江泽之医案

江泽之医案

清代江泽之著,医案,成书年代未详。原分上下二卷,共272则,涉及病证有54类之多,以内科为主,兼及妇科、外科及五官科。病案中既有外感时病,又有内伤重证,用药繁简不一,剂型丰富多样,基本上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江泽之丰富的临证经验及独到的学术见解。现存抄本,藏于上海中医药大学图书馆。

临证一得方

临证一得方

外科类中医文献,清代朱费元编著。约成书于清道光十三年(1833)。全书按部位分类,详述外科疾病病因病机、症状、治疗。卷一论述发于头面部的疾病;卷二论述发于咽喉颈项部疾病;卷三论述发于上下身及内痈病症;卷四论述发于手足、无定处的疾病。书末附《疡医探源论》、《读<疡医探源记>》、《论疔疮对口发背治法》及《外科应用经验要方》。《外科应用经验要方》载膏、散、丹、丸诸方三十四首。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

还丹金液歌注,原题「元阳子修,通玄先生注」。元阳子疑为唐人羊参微,通玄先生应为五代道士张荐明。《通志‧艺文略》着录元阳子撰「金液还丹龙虎歌一卷」,当即此书。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方法类。元阳子歌为五言诗二十八句,咏颂外丹。大旨以龙虎铅汞为丹药,以水银为丹基。诗云;「和气和太初,初气终归一。母子本相生,相生又相失。」注文曰:「姹女水银,玄阴水基,二气相合一体,而成还丹。」此诗又见于元阳子撰《还丹歌诀》卷下。

黄庭坚诗选

黄庭坚诗选

宋诗别集选注本。今人潘伯鹰选注。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初版。注者以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义宁陈三立覆刻日本宽永六年(1629)大和田意闲翻宋绍定五年(1232)闽中刊本《山谷诗集注》和朝鲜活字本《山谷外集诗注》为依据,精选一百五十首诗作,详加注释,为建国后出版的第一部黄庭坚诗歌选注本。注者在任渊、史容注释的基础上,广泛搜集史传及宋人笔记中与黄诗有关的材料,并参照钱钟书《谈艺录》中的有关见解,对所选作品在用典、句法、诗旨等方面的特点作了颇为详赡的注解。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注者常常联系对具体作品的阐释将这类诗作的句法特点作简要交待,如《内集·次韵公择舅》注云:“这是一种六言四句的诗,宋朝人多喜欢作,山谷尤精于此体”,“这其中要诀,须将句法炼得坚挺,把不相干的转折字、虚字删得干净。这样才能将意思的转折藏在里面,因而耐人寻味”。凡此种种,对读者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进而探讨宋诗的独特面貌,颇富启发意义。卷首导言对黄庭坚的生平、政治见解、思想渊源及其诗作在章法、写景、句法方面的特点作了细致的阐述,对理解所选诗作甚有裨益。

奈女只域因缘经

奈女只域因缘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柰女生于柰树上,后通萍沙王而生耆域(又曰耆婆),耆域为世之名医,能治种种之奇病,并出往昔之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