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清

蔡清
  • 姓名:蔡清
  • 别名:字介夫,号虚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福建晋江人
  • 出生日期:1453
  • 逝世日期:1508年
  • 民族族群:

蔡清(1453-1508年),明理学家、经学家。字介夫,号虚斋。福建晋江人。生于英宗天顺三年,卒于武宗正德四年。成化二十年(1481)进士,授礼部主事,转吏部稽勳主事,后调南京文选司郎中,以病告归。起爲江西提学副使,以忤宁王朱宸濠,乞致仕。正德三年(1508)起南京国子监祭酒,命甫下而卒。万曆中追諡文庄。饬躬砥行,贫而乐施。


少从学于林玭,以善《易》知名于世。其学初主静,后主虚,自述说:“反覆体验,止是虚而已。盖居常一念及静字,犹觉有待于扫去烦嚣之意。唯念个虚字,则自觉安,便目前纵有许多劳扰,而裹面条路无自分明,无用多费力,而亦自不至懈惰也”(《明儒学案·诸儒学案上》)。提出“最要静,愈静愈灵”,认爲 “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气运于内而洩耳,故仁者静而寿。天下事断,非浮躁者所能完也”,“天地人物,欛柄皆在静上”,“心当静极天机见,气到定时鬼力随”。但后来又悟出“静亦须虚,方是静本色,不然形静而心鹜于外,或入于禅者何限”? 因此主张“人心本是万里之府,惟虚则无障碍,学问工夫,大抵祇是要去其障碍而已……吾妄意虚之一字,就是圣贤成终成始之道。”对于朱熹和陆九渊,指出他们虽“俱祖孔、孟,而其门户乃不尽同”,“正统所以独归朱子,而陆氏所就,犹未免爲偏安之业” (同上)。于诸经尤精于《易》与《中庸》。其《易》说不与本义同者,如卜筮不专在龟筮,取卜相筮占决疑爲徵,其辩七占古法也有佳论。罗钦顺评其《中庸蒙引》:“论鬼神数段极精,其一生做穷理工夫,且能力行所学,盖儒林中之杰出者” (同上)。著作有 《四书蒙引》、《易经蒙引》、《虚斋集》、《密箴》、《看河图洛书说》。

蔡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徐渡渔先生医案

徐渡渔先生医案

医案,一卷。初刊于1924年。徐渡渔生平履历不详。本书为徐氏临诊医案集,由吴县张元瑞录、绍兴裘吉生校。全书分为温、疟、痢、杂证四类,其中温病分春温、夏暑、伏暑、冬温;疟病分暑风疟、暑湿疟、湿温疟、三阴证、伏署疟等;痢证分暑湿夹滞、休息痢、脾肾两虚下利、湿热痢等;杂证中有遗泄、病证、情志病、淋浊、便血、咯血、久嗽、痰饮等病证。徐氏治温病注重清解透泄;治疟病重视和解。扶正达邪;治痢常用升清降浊之法;治杂证强调纠正脏腑阴阳之偏胜偏衰。具体治法每宗前贤,案语简明,立法严谨。

黄帝阴符经译注

黄帝阴符经译注

简称《阴符经》。道教重要经典。旧题黄帝撰,道教传说由骊山老母传与唐李筌,一说为筌托黄帝之名而作,也有人断其为战国末期作品。其书多谈道家修养,间亦涉及丹术,并有部分纵横、兵家言。它根据阴阳五行奇正变化, 阐明“天人合发,万变定基”的道理,主张对客观世界冷静观察,谓“圣人知自然之道不可违,因而制之”。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谓其要旨是:“以知机为运用,以食时为先天,守三要为隄防,见五贼为观执,所以观其时而合其符,察其机而应其事,运生煞之柄,则神机鬼藏矣。”收入《道藏》第27册。另有《阴符经十真集解》三卷及李筌、张果、蹇昌辰等人注本多种。

萍踪忆语

萍踪忆语

邹韬奋著。生活书店1937年出版。收文37篇。作者在“弁言”中说:“这本书是我于一九三五年夏季在美国观察所得的结果。”由于“材料虽是在美国所得到,但是回国以后才把它整理追记下来,只得称为‘忆语’了。”作者从亲身见闻感受出发,记叙并谴责了包括对华侨与黑人施行歧视的“帝国主义麻醉下的种族成见”,更通过客观的调查研究,“对于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如政治背景、劳工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杂志和新闻事业等等,都根据种种事实,有所论述;尤其注意的是旧的势力和新的运动的消长,由此更可明了资本主义发达到最高度的国家的真相和它的未来的出路。”其间,对于“掌握全美国经济生命的华尔街”、美国头号富豪梅隆的发迹、“世界上最富的城市”纽约的两极分化,以及美国劳工运动、失业救济、生产效率、利润与工资、教育的真相、新闻的垄断等社会问题的剖析,尤为具体而深刻。记叙南方之行,观察南方工人运动的发展,描绘大瀑布大工厂的特色等,也颇能捕捉新意。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希望国人对于这三大国之一的美国能有更深刻的认识”,从中看到“种种事实和教训”,借鉴于中国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其观察敏锐,记述全面,擅长分析而文笔简明生动。

海野词

海野词

一名《海野老人词》。词集。南宋曾觌撰。一卷。觌字纯甫,号海野老农,汴(今河南开封)人。孝宗朝,以潜邸旧人权知阁门事,后除开府仪同三司。用事二十年,权震中外。帝知其奸,渐疏之,忧恚而死。此集录词一百○三首。曾觌长时间趋奉宫廷,故词多应制之作, 粉饰太平,奉进谀词。《直斋书录解题》载《海野词》一卷。《宋六十名家词》本、《四库全书》本、《千顷堂书目》、《佳趣堂书目》俱作《海野词》一卷。《也是园书目》作《海野老人词》一卷。《赵定宇书目》、《脉望馆书目》俱作《海野老人词》一本。毛斧季校本作《海野老人长短句》二卷。

圆鉴禅师语录

圆鉴禅师语录

全一卷。全称敕谥圆鉴禅师藏山和尚语录。又作藏山和尚语录、藏山录。日本临济宗僧藏山顺空(1233~1308)撰,日本延宝八年(1680)刊行。收于大正藏第八十册。辑录高城护国禅寺语、东福寺语、法语、小佛事、赞、自赞、偈颂、遗偈等,卷末附录虎关师炼所撰之圆鉴禅师传一篇。

摄大乘论释疏

摄大乘论释疏

佛典注疏。作者和卷数不详。敦煌遗书藏本。存斯2747号背面,首残尾存。尾题:“《摄大乘论释疏》卷第五。”现题乃据内容新拟。本书是对世亲著、真谛译《摄大乘论释》的疏释。《摄大乘论释》是世亲对无著著《摄大乘论》的注疏,故本书是为“复疏”。书中的“《论》本云”,指的是《摄大乘论》,而“《释论》云”指的是《摄大乘论释》。释文从《应知依止胜相第一》的《释引正品第三·出世间净章第五》起,至《释差别品第四·相貌章第七》止,主要诠释关键的词句和观点。与该号正面的《摄大乘论释义记第七》体例一致,抄写笔迹相同。研究者或谓原系同一部著作。本疏未为中国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出土后,被收入日本《大正藏》第八十五卷,题作《摄大乘论疏》,但编号误为斯2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