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

高启
  • 姓名:高启
  • 别名:字季迪,号槎轩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长洲(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1336
  • 逝世日期:1374
  • 民族族群:

高启(1336-1374),明初诗文作家。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江苏苏州)人。元末,张士诚据浙右,高启依外舅周仲达居吴淞江之青丘,以咏歌自适。洪武二年(1369)正月应诏赴金陵与修《元史》。翌年授翰林编修,七月擢为户部侍郎,他以“谕冒进用”为辞,乃赐金放还。他曾赋诗讽刺,朱元璋隐而未发。洪武六年,知府魏观改修府治,被人告发,《上梁文》为高启所作,遭朱元璋将其腰斩,年仅39岁。


高启有较为明确的诗歌观。他在《独庵集序》中说:“诗之要,有曰格、曰意、曰趣而已。格以辨其体,意从达其情,趣以臻其妙也。体不辩,则入于邪陋,而师古之义乖;情不达,则堕于浮虚,而感人之实浅;妙不臻,则流于凡近,而超俗之风微。三者既得而后典雅冲淡,豪俊秾缛,幽婉奇险之辞,变化不一,随所宜而赋焉。”他提倡“兼师众长,随事模拟,待其时至心融,浑然自成,始可以名大方,而免去偏执之弊矣。”这些理论主张指导着他的创作实践,也是他的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


他才力富健,兼喜各种诗体,乐府诗写得朴素而富有情韵。如《牧牛词》:“尔牛角弯环,我牛尾秃速。共拈短笛与长鞭,南陇东冈去相逐。日斜草远牛行迟,牛劳牛饥惟我知。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可见诗人对农民生活的熟悉与同情。他的歌行跌宕变化,较有气势,如《青丘子歌》表现其狂放不羁、恃才傲物的个性,《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表现祖国山河的壮丽,笔调沉雄,抒发怀古之情,淋漓酣畅。他的律诗写得清雅俊丽,属对工巧,又不露雕琢痕迹,如《清明呈馆中诸公》:“新烟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饶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他的绝句风调翩翩,时有蕴藉之辞,如《十宫词·隋宫》:“五斛青螺一日销,迷楼深贮万妖娆。众中谁解留车驾,风浪如山莫渡辽。”显然有所讥讽。他善于学习,兼师众长,所以具有较深厚的艺术功力。《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于诗拟汉魏似汉魏,拟六朝似六朝,拟唐似唐,拟宋似宋,凡古人之所长,无不兼之。”某些诗篇或过于粗疏,或过于纤弱。


他的散文,如《游天平山记》、《槎轩记》、《送唐处敬序》、《姑苏杂咏序》、《胡应炎传》、《墨翁传》,有的长于议论,有的善于描状,有的叙次井然,都具有顺畅明达的艺术特长。他的词能较好地抒写襟抱,如[念奴娇]《自述》:“策勋万里,笑书生、骨相有谁曾许?壮志平生还自负,羞比纷纷儿女,酒发雄谈,剑增奇气,诗吐惊人语。风云无便,未容黄鹄轻举。”著有《高太史大全集》18卷,《凫藻集》5卷,《扣舷集》1卷。

猜你喜欢的书

克莱芙王妃

克莱芙王妃

《克莱芙王妃》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小说以亨利二世(1547-1559)时的宫廷为背景,影射了17世纪后期的皇室生活。宫廷生活的中心内容是野心勃勃的争权夺利和男女风流韵事,仅仅因为人们“不断寻欢作乐、勾心斗角”,才没有感到百无聊赖、无所事事。贵夫人们相互嫉妒,拉帮结派。这里,“有一种激动不安的情绪,但秩序井然。对一个姑娘来说,这既令人欢悦,但更潜伏着危险”。克莱芙王妃出身名门,一心敬爱自己的丈夫。在一次舞会上,她与内穆尔公爵一见钟情。她逐渐发现,自己对丈夫的爱只是一种尊重与敬仰,但她对内穆尔公爵却产生了一发不可收拾的热烈爱情。她拒绝承认这种爱情,向丈夫寻求帮助,以期达到解脱。她的丈夫因此抑郁不已,悲愤而死;她本人也最终拒绝了内穆尔公爵,在修道院内孤独地了结余生。

佛道散论

佛道散论

宗教哲学学术论文集,作者是蒙文通。本书主要讲述作者对宗教哲学的研究,收入论文十余篇。其中包括深受近代唯识派大师欧阳渐推崇并在当时产生重大影响的两篇佛教方面的文章,以及道教、道家研究的若干篇文章。可以看作蒙文通宗教研究的论文总集,也是他宗教哲学研究成果的代表。

初寮词

初寮词

一卷。宋王安中 (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阳曲 (今属山西)人。进士及第。官至尚书右丞、河北河东燕山府路宣抚使、知燕山府等。对王安中之为人,历史上多有微词者,然其才华富艳,亦不可掩。宋人黄升所撰《花庵词选》即已收其词,其中 〔小重山〕之“椽烛乖珠清漏长,庭留春笋缓飞觞”,〔蝶恋花〕之 “翠雾萦纡消篆印,笛声恰度秋鸿阵”等句,皆为当世所称道,实为南北宋间一佳手。陈振孙《书录解题》所载《初寮词》一卷,与四库所见本相合。集中有 《安阳好》九阕;宋人吴曾在 《能改斋漫录》中称:韩魏公于皇祐初镇守维扬,曾作《维扬好》词四章,其后于熙宁中罢相而镇安阳,又作《安阳好》十章。而吴曾所录中的一首,即为本书《形胜魏西州》一首。安阳是魏郡地,王安中不曾镇之; 似乎此词宜属韩琦所作,而本书误收。何况又经后人裒集,非陈氏所见原本。疑以传疑,《四库》亦存之待考。是书有《四库全书》本、《中国文学珍本丛书》第一辑、《宋六十名家词》本、《百家词》本等。

虚空藏菩萨经

虚空藏菩萨经

梵名A^ka^s/agarbha -su^tra 。亦名《忏悔尽一切罪陀罗尼经》,又名《不可思议方便智救济一切众生经》,还名《能满一切众生所愿如如意宝珠经》,该经文由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译 。又称虚空藏经、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三册。本经述说佛陀住佉罗底翅山时,虚空藏菩萨从西方一切香集依世界之胜华敷藏佛所来诣,以神力变娑婆世界为净土,大众两手皆有如意摩尼宝珠,由其珠内流现种种宝。次说除病得福之诸陀罗尼,及念此菩萨可得忆持不忘之力用,并圆满诸愿。刘宋昙摩蜜多译之虚空藏菩萨神咒经一卷、隋代阇那崛多译之虚空孕菩萨经二卷,皆为本经之同本异译。

大般若经关法

大般若经关法

大般若经关法,六卷,宋大隐排定,明月潭题赞,宋濂序,诸景题赞,宋诸珣叔后序,守一后序,明祖益后序,日本卍山老衲题记。

弥勒大成佛经

弥勒大成佛经

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略称弥勒成佛经。姚秦鸠摩罗什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在弥勒经中具有最完整之型态,内容亦最丰,故冠以‘大’字。内容记述佛陀因舍利弗之问,在摩伽陀国波沙山说弥勒出世之时代及国土。与弥勒下生经大同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