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柏

- 姓名:库柏
- 全名:詹姆斯·费尼莫·库柏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纽约州
- 出生日期:1789年
- 逝世日期:1851年9月14日
- 民族族群:
詹姆斯·费尼莫·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1789年-1851年9月14日),美国作家。出生在纽约州一个大地主家庭,曾在耶鲁大学攻读法学,但中途辍学。 1806~1811年当水手,航行世界各地。1826~1833年出任美国驻法国里昂的领事,并且赴意大利和英国旅行。1833年回国,蛰居故乡奥特赛加湖畔的库柏镇。
库柏从1820年发表处女作《警戒》起到逝世为止,一生共写了将近50部作品,除小说外,还有旅行随笔、政论、讽刺小品、寓言故事,以及美国海军史和哥伦布传。决定他在美国文学史中的地位的主要是长篇小说,按题材来说可分为4类。第一类是描写美国革命的历史小说,如《间谍》(1821)歌颂了独立战争时期普通群众的爱国主义精神。 此外还有《维安多特》(1843)、《橡树林》(1848)等。第二类是描写冒险生活的小说,如《舵手》(1823)、《红色海盗》(1828)、《女海妖》(1830)、《卡斯蒂里的麦塞德斯》(1840)、《两位海军上将》《1842)、《鬼火》(1842)、《陆地和海洋》(1844)及其续篇《麦勒斯·沃灵福德》(1844)、《海狮》(1849)等。第三类是所谓边疆题材的小说,亦即描写印第安人生活的小说,其中最著名的是五部曲 《皮袜子故事集》。这组作品以主人公绰号“皮袜子”的猎人纳蒂·班波的一生为穿线,按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包括有《猎鹿者》(1841)、《最后的莫希干人》(1826)、《探路者》(1840)、《拓荒者》(1823)和《草原》(1827)等5部长篇小说,揭露了殖民主义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迫害,反映了美国早期移民艰苦创业的生活。属于印第安题材的小说还有《维什敦维什山谷》(1829)等。第四类是描写欧洲历史的小说,如三部曲《刺客》(1831)、《黑衣教士》(1832)和《刽子手》(1833)等。
库柏的创作以歌颂独立战争时期“美国式的自由”开始,于30年代后半期对美国的社会采取批判态度(《返乡路上》,1838;《故乡的面貌》,1838;《旅欧札记》, 1836~1838)。晚年写有描写地主生活的三部曲《萨坦斯托》(1845)、《戴锁链的人》(1845)和 《红皮肤的人》(1846)。最后的一部作品是乌托邦小说《火山口》(1847),表现出悲观主义情绪。
库柏的小说体现了美国早期浪漫主义的最高成就,情节曲折离奇,色彩艳丽奇异;同时也体现了启蒙运动的影响,但有的缺乏思想深度。他在美国文学史上首次描写了民族生活的题材,创造了“纯美国式的”小说,被誉为“美国的司各特”。
库柏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控方证人
伦纳德·沃尔被控谋杀富婆艾米丽以图染指其巨额遗产,他却一再表明自己的无辜。伦纳德的妻子是唯一能够证明他无罪的证人,却以控方证人的身份出庭指证其确实犯有谋杀罪。伦纳德几乎陷入绝境,直到一个神秘女人的出现…… 墙上的犬形图案;召唤死亡的收音机;蓝色瓷罐的秘密;一只疯狂的灰猫……十一篇神秘的怪谈,最可怕的不是“幽灵”,而是你心中的魔鬼。
皆大欢喜
英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取材于洛治的《罗瑟琳德》和传奇故事《甘末林》。法兰西某公国的公爵被弟弟弗利德里克篡位,被放逐到阿登森林。公爵的女儿仍留宫中陪伴堂妹西莉亚。已故大臣罗兰爵士的长子奥列弗不遵父嘱,虐待幼弟奥兰多。罗瑟琳一见奥兰多便产生了爱情,不久,她也遭到放逐,便和西莉亚扮成牧人兄妹奔入阿登森林,奥兰多弟兄也先后来到森林,受弟弟感化悔改的奥列弗爱上了西莉亚,大家一起来到流放公爵身边,正高兴地举行婚礼时,有人报告:率军前来准备消灭流放公爵的弗利德里克,在某高僧的点拨下,看破红尘,决定潜心修道,将爵位归还兄长。与罗瑟琳姊妹、奥兰多弟兄同时举行婚礼的还有小丑试金石与村姑奥德蕾,牧羊青年西尔维斯与菲苾,真是皆大欢喜。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 (1373),召修 《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院编修,以老病乞外,授太平府 (今安徽崇左)教授。入为国子助教,寻迁司业。以事废为民。后复官福建长乐县教谕。著有《东家子》、《沧螺集》。是集为明末汲古阁刊本,凡六卷。诗一卷,文五卷。其诗为追黄庭坚,在元季自为别调。五言古与七言律绝稍有特色。如集中《与陈检校诗》有:“苏子落笔崩海江,豫章吐句敌山岳。汤汤涛澜绝崖岸,㟧㟧木石森剑槊。”等句,皆可见其熔铸陶冶之匠心,然其才力不及黄庭坚之富,故虽颇拔俗却未能造古;其文则磊落奇伟,隐而有程度,卓然足以自传。宋濂 《东家子传》评论说:“他人之文束于理则词不畅,肆于词则理不直。唯作洞瞩千古之上,析之则理胜,阙之则词严,动有据依,皆非臆说。”《明史·文苑传) 亦称其文醇正典雅。是集收入《四库全书》。《江阴丛书》、《粟香丛书》、《元四家集》亦收入此集。
叶天士曹仁伯何元长医案
医案,辑成于清道光元年(1821),三册。本书首册为《叶氏医案》,载录春温、夏暑、冬温、疟疾、痢疾、泄泻、痰饮、喘咳、肿胀、水气、黄疸、痘症、痈疡、痔漏等案,共计三百七十八则;次册为《曹氏医案》,载录曹仁伯胃脘痛、胁痛、久痢、噎膈、痿症、小肠气、乳痛及外感温邪、风湿等各类治案七十则;后册为《何氏医案》,载录何元长经治中风、肝风、呕吐、吐血、虚劳、胸痹、泻痢、便血、遗精、淋浊、肿胀、黄疸、哮喘、痹症、痞块、不寐、三消、痫症、晕眩、头痛等各科病案共计三百零三则。本书反映了清代三位杰出医家的精湛医技和不同治疗风格,可师可法。
海船客
那是一个深秋天气的星期六下午。春江轮船已定在这晚上一点钟驶往香港。到了黄昏十点钟光景,船上热闹异常,男男女女的乘客都陆续地上船,舱面上挤满了乘客,船员,送客的人,和许多搬运行李的脚夫。这些送客的人们即使不是新婚夫妇或是相知的密友,可是都照例地临别依依,不到开船的时刻,谁也不肯早一刻分手。但是那无情的汽笛不时发出那吁吁刺耳又刺心的锐声,一再地警告这些送客者们:“船将开了,快分手罢。”同时它又似乎残酷地故意要扰乱这班送客者们喝喝的谈话。下层的货舱中和舱门口,脚夫们的声音更是喧闹。原来开船的时间将到,码头上还堆积着许多货物,时间既是很短促了,脚夫们便不得不拚命地搬运。
岛噫诗
「岛噫诗」一卷,明卢若腾撰。若腾字闲之,号牧洲;福建同安金门人。明崇祯十三年庚辰进士,尝官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分司宁绍巡海道。遗爱在民,有「卢菩萨」之称。南明隆武立,授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温、处、宁、台;後加兵部尚书。闽败,赴水拯起。寻入舟山,辗转至闽海;偕王忠孝、沈光文等居浯洲屿,自号「留庵」。永历十八年东渡,寓澎湖。病亟,值崇祯帝殉难日,一恸而绝,享年六十七;遗命题其墓曰:「有明自许先生之墓」。所著甚富,然仅「岛噫诗」最为完整。本书正文得自抄本,注称「八世胞孙德资重录」。其中,所咏颇足反映明郑时代戎马倥偬之社会状况,可作史料读,亦可作文学作品读。另於书末附录有关卢若腾的相关资料,及其年谱简编,以利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