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礼

- 姓名:王礼
- 别名:字子让
- 性别:男
- 朝代:元代
- 出生地:庐陵(江西吉安)人
- 出生日期:1314
- 逝世日期:1386
- 民族族群:
王礼(1314-1386),元代文学家。字子让,初字子尚。庐陵(江西吉安)人。元顺帝至正十年(1350)中江西乡试,至正十一年授安远县学教官。至正十六年任兴国主簿,以亲老为由辞官还家。江西行省参政辟为幕府参谋,迁广东帅府照磨,不久,便辞职归隐。在家乡教书度日,学者称为“麟原先生”。入明后隐居不出,曾聘请他作为科举考试的考官,他也没有就职。去世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享年73岁。
所著有《麟原文集》24卷,所收入的都是文章。他的诗久已亡佚无存,《元诗纪事》卷18曾辑有残句。他还把同代人的诗篇辑为《长留天地间集》(或名《天地间集》),李祁曾为此集作序,但原书久已亡佚。他的文名较大,颇受时人推重,李祁在《麟原集序》当中说:“观其所为文数十篇,皆蔼然仁义之辞,而凛然忠愤之气,深切恳至,无不可人意者。”王礼的文章以义理见长,但往往有辞不胜意之处,相比而言,他的序写得较有文彩,可以视作特色所在。他是儒家文学观的自觉维护者,在《长留天地间集自序》中阐述了创作思想。
王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止堂集
诗文别集。南宋彭龟年(1142—1206)撰。二十卷。龟年字子寿,号止堂,清江(今属江西)人。乾道进士,授袁州宜春尉,历官太学博士,江陵知府,湖北安抚使,以数论韩侂胄奸,落职,未久复官,以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为官清正,敢于诤谏;从朱熹、张栻游,学识宏博。《宋史·艺文志》载有集四十七卷,明永乐后佚。清乾隆间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抄诠次成二十卷,得《历代名臣奏议》辑得文二百二十三篇,诗二百二十首,依类编次,厘为二十卷。集中有奏折、札子五十五篇,敷陈明确,多关国家大计,论时弊帝责,直言恳道,“史称其学识正大,议论简直,善恶是非,辨析甚严。故生平虽不以文章名,而恳恻之忱与刚劲之气,浩然直达,语不求工而自工”。今人栾贵明据今残存《永乐大典》中辑得诗一首,记、省状、哀辞、祭文九篇,《经解》五条,见《四库辑本别集拾遗》,可补清人辑本之缺。另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作十八卷。
妇科玉尺
成书于1775年。清代沈金鳌撰。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铅印本。本书系妇科专著,全书共6卷,分月经、胎前、临产、小产、产后、带下、崩漏、妇女杂病8篇。炮制多在方药的脚注下。有关炮制药物80余种,记述较简单,但对妇科主药香附的炮制非常讲究,有童便醋艾制:香附一斤各半,童便、醋各浸九日,和净熟艾四两,加醋五碗,砂锅内炒干;酒醋盐童便制:香附一斤,用酒、醋、盐、童便各浸一分,焙,治妇女劳伤气血,诸虚百损(滋阴百补丸);盐姜醋栀子童便制:能调和经脉,香附一斤分四制,一盐水姜汁煮,略炒,主降痰,一醋煮,略炒,主补血,一山栀四两同炒去栀,主散郁,一童便洗,不炒,主降火;七制香附:香附米十四两,匀七分,一同当归二两,酒浸,一同蓬术二两,童便浸,一同丹皮、艾叶各一两,米泔浸,一同乌药二两,米泔浸,一同川芎、延胡各一两,水浸,一同三棱、柴胡各一两,醋浸,一同乌梅、红花各一两,盐水浸,各浸春五夏三,秋七,冬十日,晒干,只取香附为末,治月事不调,结成癥瘕或骨蒸发热。此外,明矾麸炒黑治气块(苍术香附丸)亦见于本书。
读易私言
一卷,元许衡著。其书论六爻的德位,多发明《系辞传》的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又类聚每一卦画居于六位之爻,分别论说其吉凶悔吝,而以所值之时必正且得中为上,以发明《彖》与《象》每以当位、不当位、得中、行中之说。《通志堂经解》刊入其书。此书专论《易》卦六爻之“德位”,大旨多阐发《系辞传》“同功异位”、“柔危刚胜”之义;且又类聚诸卦各爻居于六位者,分别评析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盖健、顺、动、止、入、说、陷、丽,其吉凶悔吝又视乎所值之时,而必以正且得中为止。
摄大乘论抄
摄大乘论抄,一卷,首尾缺,编号二八〇六。
成唯识论演秘释
成唯识论演秘释,五卷,唐如理撰,日本定胤题记,存卷一。
净土警语
念佛三昧。其来尚矣。自远祖崛起庐山。肇兴莲社。六时净行。遂成千古芳规。虽日功高易进。乃末世行人罕获灵验。良由信愿不专。未能导其善行。以要归净土故也。今既广邀善侣。同修净因。若非谛审发心。那知出苦要道。凡我同人与斯法会者。须具真实信心。苟无真信。虽念佛持斋放生修福。祇是世间善人报生善处受乐。当受乐时即造业。既造业已必堕苦。正眼观之。较他一阐提旃陀罗辈。仅差一间耳。如是信心岂为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