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绩

- 姓名:郑绩
- 别名:字纪常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新会(今广东新会市)人
- 出生日期:1813
- 逝世日期:1874年
- 民族族群:
郑绩(1813-1874年),清画家。生卒年不详。字纪常,新会(今广东新会市)人。知医,善画人物兼写山水。寓粤秀山麓,辟园曰梦香。绘画美学思想上,认为“画山水必须将天地浑涵胸中”。提倡“学写山石,必多游大山,搜寻生石,按形求法,触目会心”。指出“写石欲超脱画派,要游览真石。胸有真谱,乃有真画。”把古人创造的艺术视为流,把自然之美视为创作的源泉。天生如是之山石,然后古人创出如是之皴法。”强调了解自然,以造化为师,还要明客观事物相互关系之理:“学画胸罗造化,若不审明此理,背理岂成法哉!”如“飞瀑千寻,必出于峭壁万丈。如土山夹涧,惟有曲折平流,决无百丈高悬之理。”主张师法自然,又必须熔铸于画家主观情思,不能单纯摹仿自然。强调绘画“立意”的审美原理:“作画须先立意。若先不能立意,而遽然下笔,则胸无主宰,手心相错,断无足取。”提出“意者,笔之意也”的观点,并把“笔意”理解为“品格取韵”:“意欲简古,笔须少而秃拙”;“意欲奇幻,则笔率形颠”;“意欲苍老,笔重而劲”;“意欲淋漓,笔须爽朗流利”;“意欲雄厚,笔圆气足”;“意欲清逸,笔简而轻”;“何为味外味?笔若无法而有法,形似有形而无形”。反映其以笔为主体的中国画学审美观。要求用笔“有起有收,有实有虚,有分有合”。注意用笔的力感:“纵其笔力,使气魄雄厚,有吞河岳之势。”指出用笔与风格的必然联系,又强调“秀致之笔易于弱”,“苍老之笔每多秃”。要“秀致中须有气骨,苍老中必寓文雅”。其美学思想,较为系统地总结了中国绘画的审美经验,对后人尤有参考价值,同治丙寅(1866年)著有《梦幻居画学简明》五卷。
郑绩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卍
《卍》是谷崎润一郎的中篇小说,讲述了四个人之间错综复杂的情感关系。卍(读音wan,四声,同 “万”),在日语中为纵横交错之意,在本书中象征了两男两女、同性异性间纠缠不清的爱欲。故事中,主角柿内园子与丈夫孝太郎的婚姻关系乏善可陈,她在艺术学校认识了漂亮热情的德光光子后,重新点然对爱情的渴望。光子面对园子毫无理性的崇拜,成就感无法抑制地扩张,两人开始了亲密交往。光子的男友绵贯荣次郎为性无能者,他嫉妒园子拥有的光子的爱比他多,旋即展开报复。此后,孝太郎也介入三人恋情,并与光子发生关系。四人的丑闻曝光后,光子、园子与孝太郎集体殉情,三人承诺死后不再争夺爱情……作者在本书中再次以令人窒息疯狂的耽美恶魔主义表现丰饶的官能之美,即便败德,也要歌咏爱情。因为他认为,爱让死比生更幸福;为解放被束缚的灵魂而因爱殉道,是所有崇拜爱情之人最圣洁的皈依仪式。
辰子说林
张慧剑著。1946年2月新民报社初版,列入新民报文艺丛书。收《重庆之树》、《五味》、《国际三妇人》、《四公子之结局》、《国粹》、《拿破仑之墓》等散文278篇。
天工开物译注
中国明代含有农业内容的科学技术专著。宋应星撰。应星字长庚,江西奉新人,万历举人。崇祯七年(1634)出任江西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府(今福建省长汀县)推官、毫州(今安徽省亳县)知州等。明亡后弃官回乡终生不仕。《天工开物》是作者任分宜教谕时所著,初刻于1637年,但此后几乎失传,直到1929年才出现据日本所藏翻刻本的影印本,后又出了日本营生堂本的影印本及万有文库等本。60年代初中国发现原刻本后,又出了原刻本的影印本。全书共三卷,有18篇,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古代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在农业方面,“乃粒”讲耕作栽培,“乃服”讲蚕桑,“粹精”讲米粮,“甘嗜”讲种蔗、制糖和养蜂。此外“彰施”记制植物质颜料,“膏液”记榨油,“蘖”记酿酒,也与农业有关。本书在每篇后均有多幅附图,表达具体操作情状。书中绝不引经据典,全是经作者直接观察、访问和研究所得,内容丰富充实,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少仪外传
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所撰童蒙学礼教材。取《礼记·少仪》为名,中间杂引前哲之嘉言善行,兼及立身行己、应世居官之道,不与《礼记》经义相比附,故名曰《外传》。2卷。原本久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辑出。小学之洒扫、应对、进退,即 “精义入 神之妙” (《少仪外传》卷下) ,而初学者往往忽视。玩乎见闻,汩乎思虑,掉以轻心,故采摘前言往行所当知而易见者,汇编成书,用于训课幼学。认为后生“且须理会曲礼、少仪、礼仪等学” (同书卷上)。主张 “持心以清洁,处心以公平” (同书卷下) 。提倡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 (同书卷上) 。以为学者读此书会 “各因其所得而有自立之地” (同书卷下) 。《四库全书》、《墨海金壶》、《守山阁丛书》、《金华丛书》、《丛书集成初编》收录。
内炼金丹心法
气功著作。不分卷。明伍冲虚撰于天启二年(1622年)。此书系统论述先天炁与后天气之区别;药物、鼎器之真实含义;筑基、炼己之秘诀奥窍、炼药之修习顺序;伏气、胎息之方法奥秘。说理浅近,对道家性命双修、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之法和盘托出。现存1989年北京出版社《金丹集成》排印本。
怡山礼佛发愿文略释
一卷,清书玉略释并序跋,有事义(依驹本印)。 盖谓勤求佛道要须立愿为先。广度众生。必以发心为首。心发。则众生可度。愿立。则佛道堪成。二者兼之。尽善尽美。故从上佛祖。一切圣贤。未有不发誓愿。勤修行业。而能成证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