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圣叹

- 姓名:金圣叹
- 别名:人瑞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吴县(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1608年4月17日
- 逝世日期:1661年8月7日
- 民族族群:
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原名采,字若采,明亡后改名人瑞,别号圣叹,吴县(今属江苏)人。县庠生,为人倜傥高奇,俯视一切,狂放不羁,“每遇岁试,或以俚辞入诗文,或于卷尾作小说讥刺试官,辄被黜”(采衡子《虫鸡漫录》),又“好批小说,人多薄之”(袁牧《随园诗话》),故一生未举。清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初一,顺治哀诏到苏州,金圣叹与其同志乘地方官绅齐聚“哭临”之机,鼓动群众递揭帖,控告知县贪赃枉法,盗卖库粮,请愿失败,次日他们又组织哭庙活动以示抗议,成为一次声势不小的“秀才造反”,即著名的“哭庙案”,金圣叹等多人以“大逆”罪处斩。
金圣叹毕生致力于文学批评,他用中国独特的序跋、读法、评点方式评点小说、戏曲、诗歌、散文,并在序跋、读法、评点中建构自己的文学理论体系,成为杰出的小说戏曲理论批评家。他的惨死,使他评点《庄》、《骚》、《史》、杜、《水浒》、《西厢》“六才子书”的庞大计划只完成了后两种。他也致力于散文理论批评,他生前刊行的《必读才子书》(即《才子古文》)是一部很好的散文选本,流传甚广,享负盛名的《古文观止》据说就是“《才子古文》的抄袭和窜改”(《张国光《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前言》),其选目及不少评语确都大致相同。《才子古文》的评点有较高理论价值。他论文主真尚奇,最重胆识,推崇雄放灵动的文风,文无定态,随事变笔,透情透理,又主张曲笔达意,所谓“卓然有主于胸中,而笔底又能行之以清折”,其文章风格论颇富辨证情趣,要求穷奇极丽而又自然清出,明畅与幽细,条直与勃郁,平顺与跳跃,板整与圆滑,沉毅与扶疏,相辅相成,大约底里阳刚至极而又不失阴柔之美,对文章的具体笔法的指点也颇能导读入深。他的包括小说、戏曲在内的序跋评点文字,有胆有识,奇情壮采,长于雄辩,对文章风格的描摹喻比,才思汹涌,奇气贯注,优美灵动,不仅足状所评文章之美,本身亦是美文,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他虽没能完成《史记》的评点,但《才子古文》中选评《史记》论赞九十余篇、段,对司马迁史传散文的讽刺艺术有独到理解,并十分推崇司马迁的批判精神。余尚有《左传释》、《孟子解》数篇。金圣叹独具风格的文学批评从内容到形式,都对后世发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批评家,从文章审美角度看,也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散文家。作为一个进步的思想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著作自然为统治者所仇惧,《四库全书》不收只字,且不存一目,但在后代的进步文人中他却广有知音,“读君所著书,恨不相追随”(廖燕语)。他的理论建树涉及哲学、宗教,文学类的各个领域,主要有《第五才子书水浒传》、《第六才子书西厢记》、《金批杜诗》、《才子古文》等,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出版了四卷本《金圣叹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出版了《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岳麓书社1986年版的《金圣叹诗文评选》实亦可读作的选本。
金圣叹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竹谱
《竹谱》一卷,旧本题晋戴凯之撰。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云,凯之字庆预,武昌人。又引李淑《邯郸图书志》云,谓不知何代人。案《隋书·经籍志·谱系类》中有《竹谱》一卷,不著名氏。《旧唐书·经籍志》载入农家,始题戴凯之之名,然不著时代。左圭《百川学海》题曰晋人,而其字则曰庆豫。预、豫字近,未详孰是。其曰晋人,亦不知其何所本。然观其以仑韵年船,以邦韵同功,犹存古读,注中音训,皆引三苍。他所援引如虞豫《会稽典录》、常宽《蜀志》、徐广《杂记》、沈莹《临海水土异物志》、郭璞《山海经注》、《尔雅注》,亦皆晋人之书,而《尚书》条簜既敷,犹用郑玄筱箭竹簜大竹之注。似在孔传未盛行以前。虽题为晋人别无显证,而李善注马融《长笛赋》已引其笼籦一条,段公路北户录引其{紂}必六十复亦六年一条,足证为唐以前书。惟《酉阳杂俎》称《竹谱》竹类三十九,今本乃七十馀种,稍为不符,疑《酉阳杂俎》传写误也。其书以四言韵语记竹之种类,而自为之注,文皆古雅,所引《黄图》一条,今本无之,与徐广注《史记》所引《黄图》均为今本不载者其事相类,亦足证作是书时黄图旧本犹未改修矣。旧本传刻颇多讹脱,如盖竹所生,大抵江东,上密防露,下疏来风,连亩接町,竦散冈潭六句,潭字於韵不协。虽风字据诗卫风有孚金切一读,於古音可以协潭,而东字则万无协理,似乎潭冈散竦四字误倒其文,以竦韵东风,犹刘琨诗之以叟韵璆,潘岳诗之以荷韵歌也。然诸本并同,难以臆改。凡斯之类,皆姑仍其旧焉。
道德经[唐易州龙兴观碑本]
龙兴观道德经幢,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龙兴路附近龙兴观遗址内。建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唐玄宗李隆基亲注《道德经》,并颁布于全国,以供当时人们学习,为存世的道德经幢中形体最大、年代较早、保存最完整者。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兴观是中国唐代北方道观,现仅存道德经幢及三通石碑。经幢通高约6米,由幢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幢顶青石质,余皆汉白玉质。幢座是八角形石基上雕束腰仰覆莲花座,现在仅露出上层的仰莲座部分,其他部分被新建的四角形保护亭的台基包砌。幢身为八角柱体,高4.29米、直径0.9米,每面宽0.4~0.42米,由上端略短下面较长的两块完石衔接雕成。正面上额刻标题“太上玄元皇帝道德经大唐开元神武皇帝注”楷书18字,下刻开元二十年十二月十四日玄宗诏书。下镌刻老子《道德经》八十一章并御注,后有“奉敕”造幢人“易州刺史兼高阳军使赏紫金鱼袋上柱国田仁琬”及唐人题记。幢顶仰莲座上雕屋殿建筑,八角形屋顶的屋面雕饰小脊与瓦垄。檐下角梁以一斗三升栱承托,补间铺作置散斗。其整体造型模仿唐初兴起的佛教经幢形式。龙兴观道德经幢虽无书丹者姓名,但根据幢身书体,对照现存苏灵芝书《易州铁像颂碑》等其他碑刻,应为唐代书法家苏灵芝所书。经文笔画清晰,潇洒飘逸,风神尤佳,对研究《道德经》版本、唐代书法等方面具有极高价值。
独手丐
《独手丐》是还珠楼主所著的长篇武侠小说,该书共五十八个章回目录。本书是还珠楼主的武侠技击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叙述奇侠独手丐席泗及其弟子沈鸿、姜飞等武当、秦岭派的人行侠仗义的故事。
夹竹桃顶针千家诗山歌
拟民歌集。明冯梦龙(1574—1646)撰。一卷。梦龙有《古今小说》已著录。是书摹拟民歌,采用《夹竹桃》调,以顶针格形式,每首末句必用《千家诗》,故名。共收录拟民歌之作一百二十三首,包括前叙、后序各一首,内容多系“郎情女意”、怀人恋旧之情歌,大都以女子口吻唱抒幽期密约,相思爱恋等,其中不乏低级庸俗之作。有明刊本,一九五九年上海中华书局铅印本等。
放翁诗选
宋诗别集选本。有《四部丛刊》本,书题为《精选陆放翁诗集》。分《前集》、《后集》、《别集》三部分。《前集》,南宋末罗椅编选。椅字子远,号涧谷,宝祐进士。该集只加圈点而无评批语,前有序,落款为“大德辛丑立夏日適孙憼百拜谨识”,可知此集于“大德辛丑”(1301)夏由罗椅之孙罗憼再刻。又序中有“善和书卷存者仅十一於千百”之语,可知前此尚有“善和刻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曰:“元大德辛丑其孙憼始刻之”,其语不确。《后集》八卷,南宋刘辰翁编选。该本前后无序跋,句下及篇末时有附批,其体例与所评杜甫、王维、李贺等集相似。详考其词意观点,确为刘辰翁所选评,非伪托本。“明人刻刘辰翁评书九种,是编不在其中,盖偶未见此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一六○)。《前集》、《后集》开始时本各自单行,至元朝时坊贾始将二书合刻,并追题《前集》、《后集》之名,又删其重复者,故两集中无一首重见。《别集》一卷,未题编纂者名氏。其诗皆见之于《瀛奎律髓》中。当是合刻时增补,以补二集之遗。
明孝宗宝训
明孝宗朱祐樘语录汇编。刘健、谢迁、焦芳等编纂。正德四年(1509)成书,与《孝宗实录》同进。十卷。万历三十年(1602),吕本校订刊印,改为三卷。凡四十八子目。前有明武宗序。


![道德经[唐易州龙兴观碑本]](/d/file/books/0f11f5ed8d6b75b5542d981f42858a4d.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