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霈

徐霈
  • 姓名:徐霈
  • 别名:字孔霖,号东溪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山人
  • 出生日期:约1511
  • 逝世日期:1600
  • 民族族群:

徐霈[pèi](约1511—1600),字孔霖,号东溪,江山人。王守仁弟子。明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任谏议大夫,先后任两湖监察御史、京都给事中御史。二十七年,内阁首辅夏言与陕西三边总督曾铣受严嵩陷害,先后被斩。霈激于义愤,冒死上疏抗议,遭廷杖,血染朝衣,继被远谪贵阳。四十一年,严嵩父子遭黜,被起用,历任河南学政、广东左布政使。隆庆初年(约1567)辞官回乡,于县城北郊建东溪书院讲学,阐发王阳明致良知学说,订学习制度,每月朔、望大会诸友质疑辨难,各求有得。一生好学不倦,学界尊称东溪先生。著作有《世德乘》、《道器真妄诸说》、《东溪文集》。

徐霈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禁色

禁色

日本男同志性爱长篇小说,作者三岛由纪夫,分两部,于1951年~1953年间发表。第一部描写一个老作家桧俊辅的第一任妻子是窃贼,第二任妻子是疯子,第三任妻子是荡妇,三次婚姻都失败,同时又被几个情人所背叛,于是他认为这是由于自己的容貌丑陋而被现实、也被女性所拒绝。当他发现了英俊青年悠一是个不能爱女性的性倒错者,就让悠一与其寄予爱情的少女康子结婚,并让与自己相恋过的镝木夫人和恭子接近悠一,利用悠一的美的力量,让三个女性互相嫉妒和争风吃醋,对现实也对背叛过他的几个女性进行了报复。悠一与女性无缘,缺乏作为“现实的存在”的资格,他是借助俊辅复仇的惰念而开始了自己的生活的。第二部描写悠一试图不再借助俊辅的力量,按照自已的意志行动,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摸索一条构筑“现实的存在”的路。于是,他让妻子康子怀孕生产,同时又往来于男色的世界,过着两重性的生活。后来由于同性恋者的告密,让他的母亲和妻子知道了,在这紧急时刻,他得到镝木夫人相助而得救了。俊辅通过悠一对现实也对女性复仇的计划失败了。最后恭子受到悠一替代俊辅对她的诱惑和侵犯,镝木夫人目击自己的丈夫与悠一同衾的场面而绝望,下落不明,她们都遭到报复而落入悲惨的结局。这时俊辅自白自己也爱着悠一,他给悠一留下巨额遗产自杀了。但是,悠一却相信,正是这时候自己正式开始了作为“现实的存在”的新的生活。

周易集传

周易集传

八卷,元龙仁夬著。书成于至治辛酉年(1321年)。《吉安府志》:“仁夬《周易集传》十八卷,立说主《本义》(即朱熹《易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今存唯八卷,仅上、下经及《彖》、《象》完具。其书即象诂义,于卦象、爻象互观析观,反复推阐,多发前儒所未发,而上下经及《彖传》、《象传》俱全。其阐说《易》旨,宗主程颐、朱熹之解为多;但又兼重《易》象,颇有独到创获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成于至治辛酉。董真卿《周易会通》称其有《自序》一篇,此本无之。朱彝尊《经义考》于旧《序》例皆全录,而亦无是篇,则其佚已久矣。《吉安府志》云:仁夫《周易集传》十八卷,立说主《本义》,每卦爻下各分变象辞占。

小三吾亭词话

小三吾亭词话

冒广生撰。五卷。多为清末民初词坛轶闻、交游纪实与词作评论,时间跨度数十年。所载名家众多,有周星誉、叶衍兰、王鹏运、文廷式、汪瑔、何兆瀛、朱祖谋、江标、郑文焯、易顺鼎、程颂万、曹元忠、谢章铤、张景祁、张鸣柯、沈曾植、冯煦、潘飞声、钱振锽、陈衍、林纾、缪荃孙、夏孙桐、金武祥等五六十家。其间所记学词经历及酬唱之作,为他书所未载,尤为可贵。如卷一云番禺叶衍兰“主讲越华书院十年。余与姚伯怀、潘兰史皆从问学。后堂丝竹,至今犹绕梦寐。乙未(1895),余计偕北上,先生手书‘文章有神交有道,珍珠无价玉无瑕’十四字楹帖见贻,又为赋《庆春泽》慢词以宠其行”。又如卷三记江标 (建霞)“尝为余画扇,题《念奴娇》词于上。词云(略)。时已亥(1899)八月,距建霞之殁,不过五十日,盖绝笔也”。其他如与朱祖谋、文廷式、易顺鼎兄弟等唱和之作,亦赖此以不坠。至于所评当时名流词作,持论精当,足备一说。如卷三谓钱振锽“负气坎轲,不可一世,世目之为狂,非真知梦鲸(振锽)者也。梦鲸人有风骨,能以身分为重,名位为轻,处此颓流,眼中之人吾见亦罕”。又称其词《蝶恋花》、《清平乐》、《菩萨蛮》、《临江仙》等,“皆性灵语,雅与元人为近”。而卷五所评林纾《补柳词》一卷,“殆绝似吾乡王通叟《冠柳词》也”,更为世人所不尽知。是书有国学萃编本,《词话丛编》据以辑入。

煮药漫抄

煮药漫抄

清叶炜撰清光绪十七年(1891)金陵刻本吉大。1881年忽患咯血。病中录诗话,名之曰《煮药漫抄》。书前有朱百遂庚寅(1890年)序。

诗筏

诗筏

诗论著作。清贺贻孙著。一卷。先立总论以阐明其诗学观,然后依时代先后评议历代诗人诗作。论诗以“化境”为极则,又以养气为基本前提。其语云:“清空一气,拢之不碎,挥之不开,此化境也。然须厚养气始得,非浅薄者所能侥幸。”又提倡作者自写性灵,推崇真率自然的艺术风格。

仁王般若念诵法

仁王般若念诵法

一卷,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道场念诵仪轨详略不同。佛为波斯匿王,说念诵仁王般若经持明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