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祖棻

- 姓名:沈祖棻
- 别名:
- 性别:女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海盐人
- 出生日期:1909年1月29日
- 逝世日期:1977年6月27日
- 民族族群:
沈祖棻(1909年1月29日~1977年6月27日),女,字子芯,笔名紫曼、绛燕,海盐人。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后在上海坤范中学、南洋女子中学就学。1930年考入上海中央大学商学院,一年后转入南京中央大学文学院学习,一面从事诗歌、小说等创作,一面潜心于古典文学的学习与研究。九一八事变后的次年春天,有感于民族危机,赋词《浣溪沙》:“芳草年年记胜游,江山依旧豁吟眸,鼓鼙声里思悠悠。三月莺花谁作赋?一天风絮独登楼,有斜阳处有春愁!”展现才华,此后创作了许多旧体诗词的名篇,足以与文学史上的蔡文姬、李清照相媲美。中央大学文学院院长汪东评价其作品:“诸作皆风格高华、声韵沉咽,韦冯遗响,如在人间,一千年无此作矣。”
1934年,沈祖棻从中央大学毕业,又考入金陵大学国学研究班,并结识了同系研究生程千帆,后两人在日本侵略军的炮火中,避难于安徽屯溪,结了婚。1942—1946年,先后在成都金陵大学、华西大学任教。解放后,先后在江苏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学院、武汉大学任教。1957年,程千帆被错划为右派。“文化大革命”中,遭受屈辱和苦难。1977年6月在武昌不幸遭车祸去世。
沈祖棻创作颇丰,既有用生命心血谱写成的各种诗词集、文集,又有闪射出真知灼见的古典诗词研究集。其古典诗词风格深沉,形式多样,长调小令、古体近体,无一不体现出独特的风格。其长篇五古《早早》诗特别为人称道。当代作家舒芜评价说:“我不知道李清照而后真正凭文学成就上了文学史的女词人还有几位,但沈祖棻肯定是一位,而晚年她又自解包缠,舍词而诗,终于写出《早早》这样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空前未有的佳作。”沈祖棻亦擅小说创作,其短篇小说以历史题材为主,如写卓文君的《茂陵》,写南宋忠臣为国殉节的《崖山的风浪》,写杨贵妃的《马嵬驿》等,从中可见其如何将古典文学中的一些传闻敷衍成文,赋予旧题材以新意的才能。其新体自由诗,在自由中讲求大致整齐和词语锤炼,有古典诗词韵味。著有《微波辞》、《涉江诗》、《涉江词》、《古诗今选》(与程千帆合著)、《唐人七绝诗浅释》、《宋词赏析》、《沈祖棻创作自选集》等。
猜你喜欢的书
摩格街谋杀案
这本选集选译了爱伦・坡五类题材的小说中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及他唯一一部可以算作长篇(未完)有时也被算作中篇的小说,以期为无法读完他全部作品的读者提供一个相对精当的选本。其中,《摩格街谋杀案》、《玛丽・罗杰疑案》、《被窃的信》、《金甲虫》被认为是坡的推理小说典范,其影响仍柯见于当今各国的推理小说中;《贝蕾妮丝》、《丽吉娅》、《莫蕾拉》则独具爱伦・坡特色。以描述“死之美”与“美之死”而令读者印象深刻;《厄舍屋的倒塌》、《红死病假面》、《过早埋葬》、《陷坑与钟摆》、《巴尔德马先生病案的真相》表现了爱伦・坡作品的另一个常见题材;极度的身体和心智变态、腐朽和死亡,以及作家对恐怖效果的刻意追求;《泄密之心》、《乖戾之魔》、《黑猫》在一定程度上继续了前一组小说的题材,但更将笔触探及人的内心深处,涉及到心理的和无意识、下意识的层面,虽然作中的主人公大多带有疯人狂汉的特征;《就是你》、《眼镜》和《塔尔博士和费舍教授的疗法》是爱伦・坡笔下为数不多的几篇喜剧故事,情节不失曲折有趣,还暗含嘲讽和讽刺,明眼人当不难看出。最后的《南塔克特的亚瑟・戈登・皮姆的叙述》是一部未写完的长篇,以主人公的航海经历为线索,种种曲折倒也集了坡的短篇题材之大成,如果把它放到同时代麦尔维尔等人的类似作品一起去读,或许更会有收获。
鄱阳集
四卷。宋洪皓(1088—1155)撰。洪皓字光弼,鄱阳 (今江西波阳县) 人。政和五年(1115)进士。宣和中,为秀州司录。累擢徽猷阁待制,假礼部尚书,为大金通问使,被金扣留。副使龚投归刘豫,而洪皓独不屈节,遂流窜冷山,居雪窖中。陈王固新甚敬礼之,使教诸子八人。后兀术杀固新,迁浩云中。至绍兴二十年(1143)始归国,留金十五年。后为秦桧所嫉,安置英州。居九年,始复朝奉郎,内徙至南雄州卒,谥忠宣。《四库全书总目》称:“皓大节凛然,照映今古。虽不必文章为重,然其子适、迈承籍学家并掇词科、著述纷纶,蜚声一代,渊源有自,皓实开之。”著有《松漠纪闻》、《帝王通要》、《姓氏指南》等,传称尚有文集五十卷,今皆不传。《鄱阳集》四卷,乃清四库撰官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编次而成。今有《四库全书》本。
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
经名:洞真上清太微帝君步天纲飞地纪金简玉字上经。又名《步天纲飞六纪玉经》。撰人不详,约出於东晋南朝。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本经自称始于汉刘京,颇不可信。多引《太上隐书》、《青要紫书》、《太上四极明科》诸六朝古道经。述步罡踏斗之道。
纳尔逊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纳尔逊》林白水著。 纳尔逊,英国海军将领、军事家。生于英国诺福克郡伯纳姆托庇村的牧师家庭。二十岁擢升为上校舰长,历任英国地中海分遣舰队司令、地中海舰队总司令。参加、指挥过多次战役。1797年在圣文森特角附近,采取单兵直入、近战猛攻的战术,以劣胜优战胜西班牙舰队,被封为巴思爵士。1798年在埃及阿布基尔湾大败拿破仑舰队,被封为男爵。1799年进军那不勒斯,镇压意大利革命运动。1801年指挥哥本哈根海战,取得对丹麦的胜利,又获子爵称号。1805年在指挥十九世纪规模最大的一次海战,即特拉法尔加大海战中,一举歼灭法、西联合舰队,巩固了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他亦在这次战斗中阵亡。后在伦敦修建了特拉法尔加广场及其铸像。
诗经通论
十八卷。姚际恒撰。是书成书于康熙年间汉、宋学斗争之时,它不受传统传疏束缚,认为《诗序》无论大序、小序皆东汉人卫宏所撰,多不可信;而朱熹《集传》虽反《诗序》,又每每阳违之而阴从之。汉学、宋学各有缺点和谬误,“汉人失之固,宋人失之妄,明人失之凿。”故是书论诗,既不追随《诗序》,亦不附合《集传》,正如《自序》中所云“惟是涵泳篇章,寻绎文义,辨别前说,以从其是而黜其非。庶使诗义不致大歧,埋没于若固、若妄、若凿之中。”主张以求实精神,从诗的本文探求诗义,对历代各家注疏逐一辨析。求得了部分诗篇本义,对历代说诗歪曲诗义处多有驳斥,尤对朱熹《诗集传》驳难最力。有些篇章,录列汉、宋各家释义逐一驳诘,因提不出新解,便以“不可详”或“不得其解”存疑,不肯妄断。是书除逐章串讲诗文,通解全篇意旨外,间或有艺术表现手法的评析。指明诗中的赋、比、兴手法,从章法、句法、修辞法,均有精确评价。如评《关雎》第二章曰:“通篇关键,在此一章。”评《卷耳》末章云:“四‘矣’字,有急管繁弦之意。”评《广汉》谓每章最后三句“一字不换,此方谓一唱三叹。”评《鄘风·君子偕老》中“邦之媛”,犹后世所言“国色”,此篇乃宋玉《神女赋》、曹植《洛神赋》之滥觞。此类见解能突破前人成说,开辟了《诗经》研究之新学风,至今仍可供借鉴,极有价值。然谓一些男女恋歌为“刺淫”之作,则是其因袭传统,美中不足。因是书不倚任何门派,故当时不受重视,《四库全书》竟不录。百余年后,其价值渐被发现。方玉润《诗经原始》多采其说。郑振铎赞曰“此书极为重要,多独特的新解,而能超出于毛(亨)、朱(熹)的聚讼之外”。最初之版本为道光十七年韩城王笃刻本,后有1927年双流郑璋复印本,1958年中华书局排印顾颉刚点校本为最新版本。
温室洗浴众僧经
全一卷。略称温室经。后汉安世高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医王耆域请佛及众僧于所设温室洗浴,佛乃为说澡浴之法,当用七物,除去七病,而得七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