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祥麟

- 姓名:毛祥麟
- 别名:名对山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上海(今属上海市)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毛祥麟,生卒年不详,清医家。名对山。上海(今属上海市)人。生活于十九世纪。幼年病弱,后以习方书消遣,略有领会。父疾,杜门不出者数年,遂搜采群书,究心《内经》,于切脉调剂之法亦渐贯通,嗣是偶有所得,辄笔录之,积为《事亲一得》十二卷(已佚)及《对山医话》四卷(1902年)。于医理颇有发挥,如以虚损一症,认为朱丹溪之“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即《金匮要略》所言脉“极虚亦为劳”之义;而李东垣以脾胃为本,乃“脉大为劳”之义等。尚撰有《墨余录》、《达生篇详注》等。
毛祥麟,清上海人,祖籍吴县(今江苏苏州)洞庭东山。字瑞文,号对山。监生。授浙江候补盐大使。设捐局蕊珠书院延为襄办。咸丰三年(1853年)上海小刀会起义后,数迁其家,以行医为业。同治三年(1864 年)倡赈常州、镇江难民。六年寓居上海南门,与友齐学裘 以文字交二十余年如一日,称三益友。光绪初仍在世。通 经史,晓音律,工诗善画,书得文徵明笔意。与修《上海县 志》。辑有《内经辑要》,著有《对山书屋墨余录》《诗画闲 评》《养性格言》《亦可诗话》《亦可居吟草》《三略类编》 《对山医话》等。
猜你喜欢的书
多收了三五斗
短篇小说集。叶圣陶著。红色经典文艺作品,曾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其中蕴涵的主流价值、精神实质,在革命战争年代给人以力量和勇气,在和平建设时期给人以激励和鼓舞。《多收了三五斗》为题,由北京大学教授、叶圣陶研究专家商金林提供篇目建议,共纳入《夜》《赤着的脚》《冥世别》《某城纪事》《某镇纪事》《多收了三五斗》《我们的骄傲》《皮包》《邻舍吴老先生》《辞职》《春联儿》11篇富有时代意义和革命色彩的短篇小说作品,为“红色经典”的有机组成部分。
钦定盛京通志
《盛京通志》130卷。康熙二十三年(1684)奉天府尹董秉忠奉敕纂修,为32卷。雍正十二年(1734)奉天府尹吕耀曾等再修,为33卷。乾隆元年(1736)宋筠等将此书又增修为48卷。十二年、四十九年乾隆皇帝又亲自令大学士汪由敦、阿桂等人两次纂修,增纂为130卷,定名为《钦定盛京通志》。其内容包括盛京地区的坛庙、宫殿、建置沿革、疆域形势、山川、城池、关邮、津梁、田赋、户口、职官、选举、学校、兵防、圣制、京城、山陵等,集中记载了满族入关前帝王后妃的活动,及入关后历朝皇帝来此祭祖的情形,对研究爱新觉罗家族史和东北史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此书目前流传的版本较多,有咸丰二年(1852)重修的48卷本和1917年袁金铠重印的乾隆四十九年修130卷本。
牛天赐传
老舍著。1936年出版。牛天赐一出身就被父母抛弃,把他丢在商人牛老者的店铺门口。牛老者夫妇年迈无子,发现门口丢弃的男孩时,高兴地抱回家去,认为是天赐给的,取名为牛天赐。作品写了牛天赐出生以来二十年的经历。作者说:“这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小英雄的传记。”目的是想从家庭教育角度探索市民知识分子的成长过程。牛天赐在家中接受三种教育。养父牛老者是个老实本份的商人,牛天赐从他身上理解了金钱的作用和意义。养母牛太太望子成龙心切,以“天官赐福”为儿子命名,从小给他灌输学而优则仕的封建教育。男仆四虎为人机灵、善良,深明世事,又有在艰难中挣扎生活的能力。而天赐则是娇娇公子,在牛老者死后,天赐对经商一窍不通,只会跟着四虎上街去卖梨。作者通过四虎与天赐的对比,对牛老者夫妇的市民家庭教育作了否定与批判。作品还写牛老者的破产过程。牛老者所采用的旧式商业经营方法在与新式商人竞争中不断失败,加以名目繁多的苛捐杂税,最后终于破产,从中反映了商业竞争中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发展的必然趋势,批判了旧中国腐败政治,表现了作者对民族商业破产的同情。
吴郡二科志
书分《文学》、《狂简》为二科。所载自杨循吉以下凡七人,皆偶录一二事,不为全传。盖一时互相标榜之书。其纪徐祯卿方登贤书,於文徵仲尚称文璧,而以徵明字之,则犹弘治中所作也。
决定藏论
梵名Vinirn!i^ta -pit!aka-s/a^stra 。凡三卷。陈·真谛译。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册。本论唯有心地品一品,属大乘论部,系瑜伽师地论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品之异译,相当其第五十一卷以下四卷,二者译语相异处不少。本论并无注疏,若将瑜伽师地论略纂卷十三(乃瑜伽师地论意地品之注疏)方便视为本论之解说,依之,本论上中二卷分十门揭明阴、入、界、四谛、因缘、二十二根等六种胜智,下卷广释之。
阿吒薄呴付嘱咒
一卷。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