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智

刘智
  • 姓名:刘智
  • 别名:字介廉,号一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上元县(今南京市)人
  • 出生日期:1669
  • 逝世日期:1764年
  • 民族族群:回族

刘智(1669—1764年)清代伊斯兰教学者、译著家,也是哲学家,心理学思想家,回族著名学者。上元县(今南京市)人。字介廉,号一斋。伊斯兰教著名经师刘汉英之子。自幼随父问学,即“好泛览群书”,先后学习阿拉伯文、波斯文和伊斯兰教教义,并攻读儒、佛、道经典及西方自然科学书籍。其代表译著有:据许多伊斯兰教哲学著作编译而成的《天方性理》。其心理学思想的基本倾向是唯心主义的,这表现在他把神秘万能的“真宰”视为宇宙和人类心理的起源,指出人的心理活动(“知觉”)是依赖于大脑的发育成熟的,在7月胚胎时就初步具备了动物所具备的“活性”,出生40天后产生了“爱、恶、言、美”等初级心理活动,长大成人后才产生“遵礼节”“用明语”等高级心理活动和道德品质。明确提出大脑的总觉作用问题。《天方典礼》是一本论述伊斯兰教教法、典章制度的译著。《天方至圣实录》是以河南朱仙镇的《天方至圣录》为蓝本译述的。是一本以年为经,以事为纬的穆罕默德传记,是第一部用汉语介绍穆罕默德其人其事的史书,有其独到之处。印有英、法、日、俄几种版本。他受父教诲,自幼立志于献身译经事业,在学术思想上,深受清初伊斯兰教学者马注“以儒铨经”,“借儒以自重”的影响,先后译著数百卷,刊行仅五十卷左右。父死后,秉承父志,深研伊斯兰教义经常夜以继日地伏案工作,过着“冬不炉、夏不扇”的生活,这种对事业孜孜不倦,如痴如狂的态度,被时人视为“一怪”,甚至遭到家人的厌恶。他治学严谨,为了求教高明和寻觅可译、可作参考的经书,他“谢绝人事,不惜倾囊购百家之书而读之”,甚至不辞劳苦,遨游各地。广东、江西、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主张译文应力求典雅、规范,认为经文、汉文原相吻合,奈学者讲经训学,多用俚谈有失经旨,”愚不惮烦,每训文解字,必摹对推敲,使西文恰合,然后下笔”。所以,他的译文通顺、流畅,既能表达原文精神,又能符合汉语习惯。这在我国翻译史上是不可多得的。其著作尚有《五功释义》、《真境昭微》、《天文三字经》、《天方字母释义》等。

刘智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德的知识学

康德的知识学

《康德的知识学》是齐良骥未完成的遗著,齐良骥是著名的伊曼努尔·康德研究专家,倾毕生精力研究康德思想。该书只完成了原先构想中完整著作的感性、知性两编,共7章23节,但仍可独立成书,是一部代表汉语学术界康德研究最高水平的著作。 该书是几十年研究康德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无论分析与证明,批判与另立学说,都有令人信服的根据,同时不仅是对康德哲学思想的研究,而更以康德哲学为根据,提出新的思想和观点,很有价值,成为汉语康德研究中的经典。

重订三字经

重订三字经

《三字经》世传为宋代著名学者王应麟所著,千百年来,相沿作为启蒙教材之一.明清两代续有增补.降及近代,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以此书"所举人事部类,其切者犹有未具",1928年季春重为增订,"其所增者三分之一,更定者亦百分之三四",章太炎先生重订三字经,对原三字经可以说是动了一次大手术.1932年《重订三字经》由上海汉文正楷书局排印问世.嗣章太炎先生在苏州创设章氏国学讲习会,此书由该会重印五百册行世,时章太炎先生与他的门弟子讲述读史日程,由诸祖耿,王乘六笔录整理成文,附录于该书之后.由于两次印本均系小开本,所用纸张极为单薄,不易保存,故今日已不易见到.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曹氏伤寒金匮发微合刊

曹颖甫编著,全书约32万字。该书原为二编,其中《伤寒发微》成书于1930年,1931年印行;《金匮发微》著于1928年,因故散佚,1931年重加编注,1936年印行于世。1956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将二书合刊出版。合刊本卷首附门人秦伯未序及蒋维乔先生撰曹颖甫先生传。《伤寒发微》部分注起于太阳病篇,止于痉湿暍病篇,并附丁仲英、沈石顽序及自序。《金匮发微》注始于脏腑经络先后病篇,止于妇人杂病篇,附陆渊雷、许半龙、章次公序。该书乃著者将仲景之书为之实验发挥后而加之详注。有如下特点:①本书为著者数十年临证经验之总结,一字一句都出自心得,与一般汇集前人注释不同;②本书融会仲景全书,本仲景著书之精神,详细分析,不标新立异,亦不泥于一家之偏见;③书中注释各条,不但解析病理,且博引著者多年治验。以为佐证,俾读者知所运用,与徒托空言而无实践者不同;④著者认为内脏解剖当以西说为标准,不应坚执旧说,因此注中间采西说,以阐释中医学理。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太上升玄三一融神变化妙经

上下二卷。道教经书。作者不详。所作时代无可考,疑为隋唐或之前所出道经。上卷讲至真无上大道(又称无上大法),认为不悟大乘无为法教,故难解脱,而无上大道具足圆满,成就一切,导引群迷,速登道岸,度脱生死,解脱无为。要人守无为,护身心,内无所起,外无所染,心无所住,遍行圆满。卷下讲玄一、真一、太一三一融神变化之道。认为三一是子,上承玄父之灵炁,下乘玄母之元精,养育成形,故上取玄父炁二,下取玄母炁一合成,故名三一赤子;道炁分形,变化百亿神通,故称空洞变化三一;分断阴阳,生成万物,布化十方,故称阴阳三一。三一又变化生成九一之道,在虚无无形,上号为九玄,中号为九空,下号为九炁之道。道有九一,天有九一,地有九一,人有九一,四九合成三十六炁,总会三百六十炁。人修道养生,先须解存元炁而养神,神炁若住,人命则得长生。此经可作研究道教教理教义的参考资料,尤其是对研究其三一说较有价值。收入《道藏》洞真部本文类。

清宣宗实录选辑

清宣宗实录选辑

本书(三册五二○面三一二、○○○字)系选自「大清宣宗成皇帝实录」之集辑,为清道光朝对台湾所作设施之纪录。在此一朝(一八二○~四九)中,中英发生鸦片战争,结果签订丧权辱国之「江宁条约」。台湾在此战争中、亦曾有两次与英人接仗:一在道光二十一年八月,一在二十二年一月。其事前事后之措置,本书均有详情记载。且为明了此战之前后果,并扩及战争始末;除各地「纯防守性质」之文件以外、几均全行收录。此外关系台湾之事,有道光六年李通等、十二年张丙等、十四年许戆成等、十六年沉知等、十九年胡布等、二十四年洪协等事变以及二十六年漳、泉分类械斗等案。其中尤以十二年张丙等事变为剧,曾派钦差大臣驰驿渡海;至十四年,闽浙总督并奏定「台湾善后事宜」二十条。

慈氏菩萨陀罗尼

慈氏菩萨陀罗尼

一卷,赵宋法贤译。纯咒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