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纲

罗尔纲
  • 姓名:罗尔纲
  • 别名: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广西贵县人
  • 出生日期:1901年1月29日
  • 逝世日期:1997年5月25日
  • 民族族群:

罗尔纲(1901年1月29日—1997年5月25日),中国历史学家。广西贵县人。生于1901年 1月29日(清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1930年中国公学毕业后,先为校长胡适整理其父遗稿,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考古室、国立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南京举办太平天国起义百周年纪念展览会,旋主持南京太平天国史料编纂委员会,筹建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他虽于1954年调到近代史研究所,但至1964年方回北京。195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第二届、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罗尔纲初从胡适学考据,学习西方科学方法。继入北大考古室,考订金石,深受乾嘉学派特别是钱大昕精微缜密考据方法的影响。他治学善于独立思考,敢于打破成说。《水浒传真义考》、《李秀成伪降考》、《洪大泉考》、《清朝统治阶级诬蔑太平军杀人放火奸淫掳掠考谬》、《太平天国史料里第一部大伪书〈江南春梦庵笔记〉考伪》等名篇,便是由此得来。1937年第一部著作《太平天国史纲》出版,被评为"具备时、地、人条件的好著作"。此后著作日多,而始终自视阙陋,经常检查并欣然改正错误,提出"以我为的",请求批评,为百家争鸣起到了表率作用。


罗尔纲在史学上的贡献主要有:①将现代科学的假设演绎方法同乾嘉学派的考据方法融合起来,在辩证唯物论指导下,形成了历史研究的新考证方法。②改造中国古代纪传体,创造了以叙论、纪年、表、志、传五部分组成的综合体史书新体裁。③在太平天国史的研究中,为解决《李秀成自述》真伪的疑案,提出一种用八法鉴定字迹的新方法,以清除太平天国史中的伪史料。④建立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发掘、编纂太平天国文献和资料,为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⑤在他带领下,新一代有创见的史学家开始拓展太平天国史这一领域。⑥论证了太平天国革命是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遂为近代中国社会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近百年中国革命是民族民主革命提供了一个证明。


罗尔纲所著论文四百余篇,著作四十余种,约八百万字。编纂太平天国文献资料,约三千万字。代表作有:《金石萃编校补》、《绿营兵志》、《湘军兵志》、《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困学集》、《李秀成自述原稿注》、《太平天国史》、《水浒传原本·著者及其影响》、《罗贯中水浒传原本》等。1986年是罗尔纲从事学术研究六十周年,广西和南京举行了庆祝会,海内外学者也编有《罗尔纲与太平天国史》、《庆祝罗尔纲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年专辑》,为研究罗尔纲的重要资料。

罗尔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地下人·皮克

地下人·皮克

本书包含《地下人》和《皮克》两部小说以及一篇导言构成。《地下人》创作于1953年,1958年出版,讲述了他与爱莲·李之间的跨种族恋爱。《皮克》1971年出版,讲述了小男孩皮克在相依为命的祖父去世后,前往纽约投奔哥哥,而后两人一同巡游美国的故事。安·道格拉斯的长篇导言清晰地勾画了凯鲁亚克的创作生涯及其在文学以及文化史上的地位,对普通读者较难理解凯鲁亚克特有的写作风格的成因和接受史,阐释地尤为详细。这篇导言对读者是很有益的,对出版者在更为充分理解凯鲁亚克及其创作的基础上宣传于读者,也会很有帮助。

桑苏西来客

桑苏西来客

桑苏西来客【N or M ?】又译作:谍海,密码,二战期间,英军奋力击退了德国空军的进攻,更加险恶的敌人——乔装成普通市民的纳粹分子——却从内部威胁着国家安全。代号为""N""和""M""的德国间谍杀害了英国*秀的特工。迫于压力,情报部门起用被“闲置”已久的汤米和塔彭丝贝尔斯福德夫妇。他们的任务是在海滨旅馆桑苏西的住客中找出N和M。书中的汤米和塔彭丝身边危机四伏,故事作者阿加莎也因创作此书受到军情五处调查。

周易类

周易类

据光绪《井研县志·艺文志一》,光绪十九年癸巳(一八九三),廖平在九峰书院著有《易类生行谱》二卷,爲四益易学之初阶。其书不用京氏八宫法,每卦内三爻爲生,外三爻爲行,一卦生三,故八。别生二十四子息,八和生二十四子息。外卦则皆一人行。三人行于内爲客,故曰“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因取《左氏》一爻变之例,每卦六变爻,每爻爲一卦,又六变合爲三十六卦。因编爲图,纵横往复,悉有条理。每卦一图,由一图以推三十六图,其辞説不下十数万言,皆关于《易》中义例。但《生行谱》十数万言今均不存,惟现存《例言》一篇。民国四年成都存古书局刊本;民国五年(一九一六)成都《国学荟编》第三、四期刊载。今据《六译馆丛书》本整理。

学易记

学易记

九卷,元李简著。自序称:“在东平时,与张中庸、刘佚庵、王仲徽聚诸家《易》,节解取之。张与王意在省文, 刘之设心务归一说,仆之所取,宁失之多,以俟后来观者去取。”又称:“己未(1319年)岁取向所集,重加去取。”则始博终约,盖非苟作,故多根据之说。《通志堂经解》本。此书以采辑历代《易》家之说为主,凡录《子夏易传》以下六十四家解说,一一标明姓氏;或有集数人之说为一条者,亦注曰“兼采某某”;又有不注者,则为李简自立之新义。《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大抵仿李鼎祚《集解》、房审权《义海》之例。

坐忘论

坐忘论

古代养生术书。唐司马承祯著。分总论和信教、断缘、收心、简事、真观、泰定、得道等七条。吸收了佛释的正心和止观学说,阐发道教修仙理论。主张修仙时要收心、守静、简事、真观、去知识、绝欲望,应物而不为物累,“与道同身而无体”(《得道》),以达“形同槁木,心若死灰”(《泰定》)的境界。也就是修道的七个步骤和层次,集中讲坐忘收心,主静去欲的问题。认为学道之初,要须安坐,收心离境,不着一物,入于虚无,心于是合道。因为境为心造,只有收心,使其一尘不染,超凡脱俗,不断清除为凡尘所染之心,才能向“静”和“虚无”的心体回归。故收心的关键在于主静去欲。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地藏菩萨陀罗尼经

全一卷。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本经叙述地藏菩萨之誓愿、功德、陀罗尼等。地藏菩萨系以‘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为其大愿;即为利益五浊恶世之众生,而不惜身命。故凡众生称其名号者,皆可速成意愿,灭除烦恼罪垢,住于涅槃道之第一乐。本经中之陀罗尼共有六十三句,诵此陀罗尼可袪除一切苦恼系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