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克己

- 姓名:段克己
- 别名:字复之
- 性别:男
- 朝代:金末
- 出生地:绛州稷山
- 出生日期:1196
- 逝世日期:1254
- 民族族群:
段克己(1196~1254),字复之,号遯庵,本贯河东,世居绛州稷山(今属山西)。段成己之兄。自幼兄弟并有才名,金宣宗兴定三年(1219)同游京师,受到礼部尚书赵秉文赏识,目为“二妙”,还为其居里大书“双飞”二字。段克己正大七年(1230)以进士贡,天兴元年(1232)兄弟二人陷于被蒙古围困的开封,金亡,与其弟避地隐居于龙门山中。在元初,一些金遗民隐于河汾之间,其中八人(麻革、张宇、陈赓、陈庾、房皞、段克己、段成己、曹之谦)的诗篇被列入元人房祺于大德五年(1301)所编《河汾诸老诗集》,因之称为“河汾诸老”。在“河汾诸老”之中,以段氏兄弟成就较高。泰定年间,段克己之孙段辅出任吏部侍郎,将克己、成己的作品编为一集,名为《二妙集》,共八卷。卷首有吴澄序,卷一至六将二人之诗以体类编,卷七是克己词,卷八是成己词。《二妙集》之外还有一些佚作。薛瑞兆、郭明志《全金诗》有克己诗三卷,存诗一百一十七首;成己诗三卷,存诗一百九十九首(均见第四册)。《全金元词》有克己词六十七阕,成己词六十三阕。另外,《全元文》(第二册)收有段克己文一篇,成己文十一篇。《元诗选·二集》,选入克己诗四十首;成己诗六十五首。段氏“二妙”是重要的遗民诗人,是“河汾诸老”的领军人物。今存的作品大都写于元初,受到元好问的影响。吴澄《二妙集序》说,河汾诸老活动的时期“干戈未息,杀气弥漫”,致使“贤者避世”。所以段氏兄弟之诗“陶之达,杜之忧,盖兼有之”。段氏兄弟,金元诸史均无传。生平事迹见元人虞集撰《段氏世德碑铭》(一般附见于《二妙集》)、清人孙德谦撰《二妙年谱》二卷(有民国四年求恕斋刻本)、《元诗选·二集》克己、成己小传。
段克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德意志悲苦剧的起源
本书是本雅明的代表作,作者在本书上所耗费的心力,所寄托的希望,所装载的哲思,从谋篇至行文都有十足的体现。原本在文学史上不被人看重的巴洛克时代德意志悲苦剧,在他笔下却勾连起了西方自古典经中世纪而至他所处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文化史、美学史、宗教史。笔墨既驰骋古今,释义则不落窠臼。哲学式批评的角度在文学研究内部屡破藩篱,而在广义文化研究层面更让人耳目一新,及至今日,费解之名仍在,独创魅力不减。
堕落
Gefallen,短篇小说,托马斯·曼著。写于1894年。我们四人又聚在一起了。这一回,是矮个儿迈森柏尔格做东道主。我们在他的工作室里晚餐,吃得很痛快。这是一间布置得别出心裁的工作室;富有怪僻的艺术趣味。这里既有埃特鲁利和日本花瓶①,西班牙的扇子和短剑,中国屏风和意大利曼陀林,又有非洲的贝壳号角,古老的小雕像,五光十色的洛可可小摆设,蜡制的圣母像,铜版画,以及出自迈森柏尔格本人手笔的一些作品。这些东西在工作室内排列得十分显眼,而且井井有条,有的在桌上和墨架上,有的在托架上和墙壁上。墙上和地板上一样,都覆有一层厚厚的东方绒毯和褪色的刺绣丝织物。
止山集
诗文别集。明丘云霄(号止山)著。二十卷。本集又析为《南行集》四卷、《东游集》二卷、《北观集》四卷、《山中集》十卷。前三集均为诗集。《南行集》卷首有嘉靖十三年(1534)丰熙序,卷一为《建安稿》,卷二为《延津稿》,卷三、卷四为《晋安稿》。《东游集》二卷均为《括苍稿》。《北观集》卷首有嘉靖二十六年黎节序,卷一为《楚稿》、《越稿》、《吴稿》,卷二为《宋稿》、《鲁稿》、《齐稿》,卷三、卷四为《燕稿》。《山中集》卷首有嘉靖二十六年冯承芳序,卷一至卷四为诗,卷五为赋,卷六至卷一○为文。有旧抄本,《四库全书》据以录入。
急救广生集
医书。又名《得生堂外治秘方》清·程鹏程抄录于1831年。本书为中医外治法专集。现存清道光十一年辛卯 (1831) 序刊本。
大乘起信论浅释
马鸣菩萨造, 美国万佛圣城宣化上人讲述于1971年,上人于1971年应弟子之请开讲本论,惜未讲完。现就当时所存之录音带整理成文刊出。
传法宝记
禅宗史书。唐代杜朏(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皆不详)撰。一卷。约撰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唐宋以来诸家经录不见著录,后发现于敦煌遗书中。此书以禅宗北宗的观点,记述了另一个禅宗传法世系,即:东魏嵩山少林寺释菩提达磨、北齐嵩山少林寺释惠可、隋皖公山释僧璨、唐双峰山东山寺释道信、唐双峰山东山寺释弘忍、唐嵩山少林寺释法如、唐当阳玉泉寺释神秀。这一传法世系在弘忍和神秀间多出一位法如,是不见于他书记载的;同时,此书所记某些人物的事迹也不为他书所载,从而为研究禅宗史提供了许多新的资料。此书的敦煌写本有三种,分别保存于日本和法国。1943年日人神田喜一郎首次将此书发表于《续禅宗编年史》的附录中。1966年,日人柳田圣山又对此书进行了校订和注释,编入《初期禅宗史的研究》一书。